健美操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时间:2022-07-14 11:46:00

健美操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摘要] 本文针对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当前健美操教学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信心、表现力、健身意识等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具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和承受各种复杂的环境,在个性上逐步走向成熟健康,为大学生的终生心理素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大学生 健美操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宁夏大学2006级本科生53人,2007级本科生67人,共计120人。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对这120名学生分别发放两次问卷,第一次为新生刚入校时,第二次为大二上完健美操专项课后,在第二次的问卷中,同时发放一份能力创造测试题(内容在结果分析中)回收120份,回收率100%。

1.2.2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方法

1)素质品质的形成,强调表现力的培养。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健美操不仅能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塑造美的形体,培养高雅的气质。教学中遵循的是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严格抓好站立姿势,手法、步法的灵活运用动作力度、动作协调性、头的方向、眼神的处理等方面的训练。运用量的积累和一定负荷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对基本动作形成最初的表现意识。

2)强调表现意识

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健美操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塑造美的形体,培养高雅气质。完美的动作节奏和音乐旋律的结合可以造就出最完美的动作表现,可以渲染动作的感染力。

3)强调自信心的培养,选修课的初期在注重表现意识形式的同时也使学生建立初步信心。随着动作幅度的加大,力度的增强,难点动作的完成,对动作的层次美、流动美的体验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4)动作语言(形体语言)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人们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而动作要靠头、眼、胸、腰、肢体等动作语言来展现美的风采。当学生运用好动作语言把内心对动作美的体会,对动作的理解以及身心美的修养全部表现出来时,他们就会体验到心理上的变化,得到心理上的训练。

5)语言刺激的运用。课堂上不断通过语言刺激,对学生的心理过程施加影响,为了鼓励学生,我们常常提醒学生“当自己站在那里表演时就应想我是最好的。”让学生做到从内心里自我欣赏。通过自我暗示和接受暗示,起到调节情绪、思维和意志的作用。同时,我们在教学中后期的每节课,在教学完成一段(节)动作或成套动作后,让学生进行感动或想象训练,时间在5~10min之间,以此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心理生活。

6)尽可能提供心理稳定能力的训练机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采用分组练习、个人练习,增加预测、补测的机会,让学生在不同的氛围中经受心理锻炼。

2 结果与分析

2.1心理训练是在心理方面有目的地定向训练和对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

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的稳定和成熟,增强自信心,并形成最佳心理状态。从两个年级教学班的信息反馈中看出,我们在大学生健美操课中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2.2表现力的提高

在教学初期(1~6周),很多同学都有一些顾虑,觉得自己在做动作时有很多人在盯着看,越想心理越紧张,动作表现的很疆硬,不协调。这种时候我们通常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身上,采取集体练习,安排简单,节奏较慢的动作,让学生逐步度过这段动作学习的非常时期,同时,不时的用语言鼓励大家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期(7~12周),尽管大多数同学对健美操有了一定了解,也学会了不少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但大多数同学还是害怕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此时,创造一种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身体力行,有目的地培养那些表现欲望强烈,动作熟练,动作规范的同学,让他们先站在台上做动作,最后,在教授新动作过程中不时抽调同学上台,以此锻炼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稳定性。

在教学中期(13~18),针对表现力和自信心的训练,我们在考核内容方面做了一些改革,规定内容考核占50%,自编动作考核占30%,理论知识占20%,这样一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以体现,为了完成自选动作的创编,教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勾通密度加大,人际关系与交往能力都得到极大改善,学生的综合表现力有了很大提高,见表1。

2.3自信心的增强

随着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提高,心理状态也更加稳定。在建立初步信心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高质量完成动作并取得好成绩的过程中,使他们更增强了自信心。

由于学生表现力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强,考试的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从前后两个学期学生自编自演了min健美操的考试成绩对比看(看表2),优秀率由原来11.7%提到39.2%,而及格和中等的大幅度下降,充分证明了学生心理素质有了显著的变化。

2.4增强了锻炼的自觉性

高校的体育旨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让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以健康的体魄迎接竞争和挑战,而增强锻炼的自觉性和获得终生体育的关键在于引导。从学生选修健美操课的初期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自觉地锻炼,这就要在健美操课中通过提高表现力吸引学生热爱健美操,并从胆小拘束到投入热爱而获得认同,达到自觉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2.5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

健美操不仅是体育课,而且是一门综合课,是一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课,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陶冶学生的情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在形体美的练习中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在大运动量中磨练他们的意志。总之,健美操课愉悦了学生的身心,使他们将来能以健康的体魄,优雅的气质,开朗的性格和高品位的欣赏能力迈入竞争社会。

3 结论与建议

在普通高校健美操课中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接受技术训练之外的心理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过学生的表现力的提高,自信心的增强和锻炼自觉性的提高等,充分说明在大学体育课中所实施的心理训练方法是有效的。普通高校的健美操课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能,而且是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议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加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和承受各种复杂的环境,更有利于他们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张英根.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体育科学,1998,18(1):55-56.

[2]朱来朝.现代体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1.

[3]丁雪琴.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2,20(5):83-86.

[4]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上一篇:浅谈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下一篇:论体育生活方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