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时间:2022-07-14 08:48:33

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会计事务处理的手段,从而不可避免会对会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理论、实务、教育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作初浅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算化;虚拟公司

1 信息技术与会计电算化

信息技术是指涉及到信息的产生、获取、检测、识别、变换处理、存储、显示、控制、利用和反馈等与信息活动有关的,以增强人类信息功能为目的的一切技术。从管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来考虑,具体可以分为: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开发技术。

会计电算化就是当代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它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并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必将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实务、教育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2 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传统会计理论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但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Internet的日益普及,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会计理论中的假设都将面临挑战。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这个实体是有形的、相对稳定的,它从空间上界定了会计活动的范围,强调的是会计信息提供的对象的特定性和单一性。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经济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了较强的变动性。企业可以由各个相互独立的公司,将其中密切联系的业务划分出来,经过整合而形成,是一种临时结盟体即“虚拟公司”(Virtual Corporation)。虚拟公司可以不断调整结盟体成员,甚至经常解散或重组。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对会计主体作出新的界定,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挑战。

(2)对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是从时间的角度对会计活动作出的假设性设定。前者假设企业在未来不会被清算或破产,后者在此基础上出于核算和报告的需要,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各个会计期间。作为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的临时性联盟体――虚拟公司是随着市场机遇而产生的,市场的瞬息万变决定了虚拟公司的不稳定性,它的存续时间可能很短,可能随时终止。在这种情况下,既谈不上持续经营,也谈不上会计分期。

(3)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货币计量假设是为了满足人们将不同性质的资产加以汇总反映的需要而提出的,使人们能够以货币作为工具来考察企业经营状况的全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无形资产对利润的贡献将会超过有形资产,在资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将会逐渐加大。货币计量逐步走向一个多重计量的模式,会计对象和会计确认的范围由资金运动向非资金运动领域拓展,货币和非货币计量单位都可以并且应该作为会计计量的单位。同时,“网上银行”的兴起,“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货币逐渐成为观念的产物。

3 信息技术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历史成本计价原则要求以历史成本来计量企业的资产价值。但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虚拟公司作为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其所有会计要素均来自各个组合方,没有有形的办公场所、固定资产、雇员等,仅仅作为一个抽象的联合体而存在。由于存续时间短,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使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失去存在的价值。

(2)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传统的会计报告根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一般是按月、按年编制的。现在我们正处在产品生产周期不断缩短、竞争日趋激烈、创新不断加速、经营活动不确定性日益显著的时代,故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效期间大大缩短。此时,实时的会计报告显得更加重要。巴林银行就是一例:巴林银行在1994年末报告的资产净值为4.5亿到5亿美元之间,但在1995年2月末就倒闭了,而这个时候巴林银行1994年的年度报告还没有完成。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得财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都非常及时、准确、迅捷,为实时报告的形成提供可能。另外,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财务报表中不仅要提供综合信息,而且还要提供一些非财务报表信息,如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信息、各种数据的分析信息和近期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等。所有这些都使得传统财务报告受到了冲击。

4 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的影响

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大量的会计核算工作实现自动化,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将从事中记账算账、事后报账转向事先预测、规划,事中控制、监督,事后分析、决策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人员不再仅仅是客观地制造和反映会计信息,而且应使会计信息增值和创造更高的效能。会计人员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通过财务控制分析参与企业综合管理和提供专业决策。把原来会计人员所从事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等常规的、结构化较强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而会计人员将更多地从事那些非结构化的、非常规的会计业务以及完成对信息系统及其资源的评价工作。因此,未来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管理和决策方面的知识,还应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对信息系统及其资源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这样就需要会计人员对知识结构进行一次大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铮,韦华宁.论信息时代会计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上海会计.

[2]张后启,等.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经济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论软件的可重用性设计 下一篇:另类QQ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