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时间:2022-07-14 06:45:08

让信息技术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让语文课堂从此亮起来,活起来。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课程组织形式,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整合,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素养并促进他们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语文 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 整合 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在内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1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科技产品、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越来越多地进入教育领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深深地体会到: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发展语言

语言的运用表达是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在学生理解语言和积累语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用,以画面再现情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如在《卢沟桥的狮子》一文的教学中,有一段描述狮子形态的文字。学生对这一段描述的内容是极其陌生的,但教师此时可以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我边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我再次运用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出现一幅幅画面:有蹲坐在石柱上的狮子,有低着头的狮子,有偎依在母狮子怀里的小狮子,有被大狮子按在地上的小狮子……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练习说话。学生在观察画面时,已有经验储备,按照课文中的“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句式进行说话练习,这样一来,既加深了理解,激发了想象,又发展了语言,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挖掘潜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多媒体教学从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这一角度来看,它更具优势。它可以依据教材内容“还原”,把作者笔下的“境”再现出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情、景,也可以模拟与教材相似的情境,谋求形似和神似。我们平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讲的就是文与画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诚然是通过语言文字传达信息的,但借助于图像把作品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年言”的效果,便于学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写景文章,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此处的迷人风光,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画出自己最喜爱的词句,朗读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充分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实现语言的积累和感悟。然后抓住契机,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本地的景点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合作学习,运用积累到的词句练习描述,展开丰富的想象。最后还可组织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利用大屏幕出示的画面,向大家介绍各景点的风光。这样既进行了语言和能力的训练,同时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三、运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人脑对感觉和知觉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过程,它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 现代课堂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丰富内容,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起到深远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一些动态课件,较好地表现事物的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四、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中师生交流的工具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它的功能不只是停留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学生也不是课件的观看者,要充分发挥其学习工具的作用,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环境。而通过网络这种形式的沟通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零距离交流,可以使教师掌握到第一手的最真实的学生心理活动的状况,它必然能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改变这一切的有效手段就是实现时时沟通,网络为实现时时沟通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指导,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学习《鸟岛》一课时,可以建立“青海湖鸟岛”、“鸟岛”两个主题学习网站,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满怀热情地展开学习。“青海湖鸟岛” 主题网站是一个关于青海湖鸟岛的知识平台,学生通过这一情境,可以了解到鸟岛的各个方面知识,还可以通过留言板交流网站上没有的知识。“鸟岛”主题网站是一个课文内容的学习平台,这个网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通过这里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师生之间可以利用留言板交流信息。基于这两个网站,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就能够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老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从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转型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使学生由无奈地听授,以记忆为主的个体行为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个性化的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充分表现的主体地位,使之自主快乐地学习。

上一篇:记叙文速成方法研究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