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级仔细阅读内容效度分析

时间:2022-07-14 04:08:52

大学英语四级仔细阅读内容效度分析

[摘 要] 本文以Bachman &Palmer(1996)的任务特征框架为理论基础,参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对阅读理解部分的要求,从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两方面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共四次大学英语四级仔细阅读试题的内容效度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四级仔细阅读理解试题总体符合两纲要求,但体裁较单一,考察的题型主要集中于对理解文章具体信息的细节题。据此,尝试为今后大学英语四级仔细阅读理解试题命制的改进提出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内容效度 材料选择 阅读速度

前 言

目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属于尺度相关常模参照性考试,目的在于全面考核已修完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作为大规模标准化考试,CET-4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本文以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四次大学英语四级仔细阅读理解部分4篇选词填空、8篇短文理解,,共12篇文章为样本, 根据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考试任务特点框架,比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对阅读的教学和考试要求,从语篇输入、预期回答方面入手,对英语四级仔细阅读理解内容效度进行分析,解析英语四级仔细阅读理解的命题现状与趋势,为今后该题的命题提供一些建议。

研究对象与方法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仔细阅读部分测试内容要求考生在25分钟内阅读三篇文章,一篇为选词填空,两篇为多项选择的短文理解测试,共占分值25%。Bachman和Palmer认为,任务特征分为情景特征、测试指令特征、语篇输入特征和预期回答特征,其中后两个特征涉及语篇内容分析,即语篇输入(包括体裁、题材、文章长度和文章阅读速度)和预期回答(所考查的阅读技能)。结合《要求》和《大纲》在阅读方面所涉及内容,本文根据目前大学英语新四级阅读理解试题分析项目,并据此对项目内容进行一一分析,最后将所得数据汇总成表。

结果与讨论

下文分别从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语篇输入

语篇输入包括题材、体裁、词汇范围和阅读速度。

1.题材、体裁

从四次测试统计来看(表1),说明文为主要测试文体;在阅读题材方面,科技类大约占25%,人文类大约占25%,社会综合类大约占42%,环境类比例较小,约占8%。

CET-4仔细阅读题材和体裁(表1)

从选材来看,话题与题材可谓多才多样,涉猎到了生活的许多方面。经过统计,发现大部分材料选自原汁原味的英美报刊。例如:2009年12月份仔细阅读中Section B的Passage one选自2008年11月刊的《新闻周刊》;2010年6月Section B的两篇文章均选自《时代周刊》2009年7月刊的文章;2011年6月Section B的Passage one来源于《时代周刊》,Passage two选自《纽约时报》。

这些文章易读性高,既能增长见识,又能拓展知识面,但如果考试连续采用相同或相似的题材和体裁,可能引起考生对某一题材或体裁过于重视而忽略其他题材和体裁的阅读。本文建议选题题材和体裁应注意多样化。从社会政治、文化体育、科普知识、人物传记、生活习俗等方面进行选题;在体裁上也要有所变化,比如:议论文、记叙文、新闻、书信、广告等,这样才能使学生直接运用英语能力,使学生重视对文章主旨,行文结构和深层意义的领悟和对信息快速筛选的能力培养。

2.词汇范围

据统计,12篇文章的词汇基本属于《教学要求》规定的范围,如有超出该范围的关键词汇,影响理解时也以汉语释义。如:

例1: But for many African-American women like me, just a little of her poise (沉着), confidence and intelligence will go a long way in changing an image that’s been around for far too long.(the last sentence , Passage one, Section B,12,2009)

分析:这篇文章讲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太太,如何能代表美国的第一夫人的形象,她的国际形象将会是什么样子,如何去提升她所代表的黑人妇女的国际形象。“poise”属于低频词,根据上下文也无法猜测词义,只能猜出是一个褒义词,而第61题 What do many African-American women hope Michelle Obama will do?只有理解最后一段话,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因此标注了汉语意思,符合《考试大纲》要求。

例2:Placed in an insulated (隔绝的) case and surrounded by a quarter-inch-thick panels of stainless steel, the boxes can withstand massive force and temperatures up to 2,000°F.(Line 3, Para. 4, Passage one, Section B,6,2010)

分析:文章是关机飞行当中的黑匣子的问题,属于科技类,考生对这方面不是特别的熟悉,“insulated” 短时间内猜测正确的词义比较困难,会影响考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因此标注了汉语意思,符合《考试大纲》要求。

此外,我们也发现有的词汇超出《教学要求》中要求的一般词汇,而且可能直接影响对文章的理解,且没有给出汉语释义。

例3 :The effects are complex, affected by socio-economic factors, health-service provision, emotional support and other more physiological (生理的) mechanisms. (Line 2,Para.3, Passage Two, Section B,12,2010)

分析:“mechanisms”属于低频词,在《教学要求》中属于较高要求,虽然后面给出解释该句话的例子:For example, social contact can boost development of the brain and immune system, leading to better health and less chance of depression later in life. 但是这句话又出现了一个超纲词“ immune”,因而加大了考生阅读的困难。

因此,词汇应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加强对所用文章使用词汇范围的审核,力求避免生词对考生阅读理解的影响, 如有超出该范围的词汇应以汉语释义。

3.阅读速度

关于阅读速度,《大纲》规定:仔细阅读部分要求的三篇短文中,一篇选词填空长度为200-250词,另外两篇短文理解测试,每篇长度为300-350词,总阅读量加起来约800-1050词,考试时间共计25分钟。

CET-4试卷仔细阅读材料字数统计一览表(表2)

从表3中可以清楚看到,阅读材料数量总计950-975左右词,跟《大纲》要求的800-1050词还是相符的。加上指令数字、题目数字以及问题与选项总阅读量为1650-1750词之间,阅读速度为67-69词/分钟。这与《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对仔细阅读每分钟70词的要求相吻合。

(二)预期回答

阅读理解测试考核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李筱菊认为:“阅读理解测试考核的应该是受试对材料传达的多层次,多范畴信息的理解能力。”(李筱菊,2006)《大纲》规定:阅读理解部分考核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主旨大意、重要事实和细节、隐含意义、判断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考核的技能是:

CET-4试卷阅读理解材料考核的能力(表3)

数据显示,大学英语阅读理解部分考核覆盖了《大纲》规定的三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辨别和理解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及查读文章,获取特定信息方面。其中考核理解明确表达的概念或细节共有16道题,占总题量的40%;考核理解隐含表达的概念或细节有8道题,占总题量的20%。两项共有24道题,占总题量的60%。基本符合《大纲》的规定:阅读理解部分考核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

结束语

本文从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两个方面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共四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仔细阅读部分进行了内容效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部分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体现在文章选材基本符合《考试大纲》要求,题材新颖,词汇在《教学要求》规定的范围内;阅读速度达到《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对仔细阅读每分钟70词的要求。但是,分析也表明该部分在选材、考查技能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12篇仔细阅读材料中表现为文章的体裁较单一,并集中于对理解文章具体信息的考查。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仔细阅读部分选材应更注重体裁多样化,难度适中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过鉴于本文的研究材料仅限以四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12篇文章,样本很小,研究结果不具有概括性,文中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希望本文所做的分析对CET-4阅读理解的命制有所帮助,为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提供有用的信息。

参考文献:

[1]Bachman, L.F. & A.S. Palmer.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 1996.

[2]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辜向东,关晓仙.CET阅读测试与大学英语阅读教材易读度抽样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3): 39 - 42.

[5]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6]辜向东,李志芳,张书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部分内容效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9(01): 258 -259.

[7]于婷.TEM4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分析[J].宁波教育院学报,2008(6):49-52.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上一篇:“输入假设”理论与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佛教东传对中国绘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