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创新远离虚伪

时间:2022-07-14 03:27:37

让语文创新远离虚伪

摘要:在一些教师眼里,创新就是找文本的毛病, 就是与文本基本精神唱"反调", 越奇特新潮, 越能体现个性和创造。殊不知, 这些虚伪的创新,既削弱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 又流失了语文教学本应具有的人文精神。本文中笔者认为,在当前教改继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 我们应该有一种理性的思考, 让语文教学远离虚伪。

关键词:小学语文;虚伪;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159-01

例一: 一位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 课文第二节是这样的:"有一天, 乌鸦飞出去给她的孩子们找吃的。她找到一片肉, 叼了回来, 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 心里很高兴。"学生自主学习后有的说:"乌鸦已经飞到窝旁边的树枝上, 为啥不到窝里去喂小乌鸦, 偏要等狐狸来骗她? "有的说:"这时窝里的小乌鸦肯定会呱呱大叫, 急着要妈妈喂食, 乌鸦妈妈怎么会有心思去跟狐狸聊天? "教师便顺水推舟说:" 大家说得有点道理, 课文是人写的, 如果不妥当, 当然也可以修改。你们觉得怎样改才合理? "于是, 学生们更来劲, 多数意见认为, 可以改成"乌鸦飞累了, 停歇在半路的一棵树上, 心里很高兴。一只狐狸跑过来?"

学生能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固然可贵, 问题是, 其观点是否确有道理? 课文是否真有"不妥"之处需要"修改"? 这就需要教师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仔细阅读课文就可以发现,乌鸦妈妈并不是等着狐狸来跟她聊天, 但可以看出她很得意,有点自我欣赏的意味, 满以为这一片肉就是她孩子的一顿美餐了。狐狸就是利用了她的得意心理和好表现的虚荣心, 才把她已经到嘴边的肉骗去的。

课文突出对乌鸦妈妈功败垂成的可惜和可叹, 虚荣心要不得的主题才得到更加深刻的表现。这样因势利导,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同样是个性化的阅读, 是自己发现, 与作者艺术匠心发生共鸣的过程, 同样体现着创新教育的理念。创造性阅读不是要在课文中找出什么"瑕疵"。超越文本, 挑战权威,首先要尊重文本, 深入文本, 了解文本, 吃透文本。

例二: 一位教师在他公开发表的文章中, 为了说明"生成有度"的道理, 陈述了自己教学《小马过河》的片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老马教育小马的话语时, 生成了下面的对话:

生: 老师, 我认为老马的话不对。

师:( 一愣) 为什么?

生: 因为老马说:"你去试一试, 就明白了。"假如什么事情都去试试, 要是有危险那怎么办? 其他学生受到了启发, 也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

生: 我认为老马说的话一半对, 一半错。

生:"孩子, 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 是不行的。"这句话对。"你去试试, 不就明白了吗? "我认为这话不对, 要是什么都去试试, 可能会有危险的。

生:( 其他学生附和) 对呀!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生命。

师:( 适时进行启发) 那假如你是老马, 应该怎样对小马说呢?

生: 孩子, 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你要动脑筋想一想老牛和松鼠的差别, 知道能不能过河了。

生: 老师, 我觉得, 小马只要听了老牛的话, 就知道自己能不能过河了。

生: 因为, 小马与老牛比一比高矮, 不就知道河水有多深了吗?

师: 真是个会动脑筋会思考问题的孩子。

众所周知,《小马过河》是通过老马与小马的对话, 说明了实践第一的道理。老马的话说得很清楚, 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 然后再去试试, 说明了"想"与"做"的关系, 以"试"和"做"检验所"想"和所"听"对不对。可学生却生成出两个与文本主旨毫不相干的话题:(1) 去试一试, 有危险怎么办? 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生命。难道为保护生命就不能作任何的尝试和探索吗? 按照这个逻辑, 还能有科学实验和社会变革吗? 所有的改革和创新都离不开"试一试"的过程, 都有一定的艰难险阻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而人类就是在这"试一试"的过程中前进的。这与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并不矛盾, 也不排斥。学生节外生枝的" 生成", 以" 保护生命"为由而否定亲自"试一试",显然是违背了文本精髓的片面理解。(2) 把"想"和"做"割裂开来, 以"想一想"和"比一比"否定" 试一试", 同样与实践第一的精神背道而驰。我们不能责怪学生无中生有地"创新", 也不必跟学生讲实践论, 但是, 作为教学对话的首席, 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教师岂能不分是非黑白, 一律冠以" 会动脑筋"的高帽子? 如果认为只要学生提出与文本相反的观点, 就是"创新", 就是" 精彩的生成", 这样只能使学生如堕五里云中, 失去追寻真理的方向。其实, 教师只要点一点, 试问:"只是想一想, 比一比行吗? ""不试, 行吗?"试一试, 就一定有危险吗? "学生自然能从阅读与对话中走进文本的灵魂, 萌生获取成功的喜悦。

以上课例反映了少数教师错误的价值取向, 在他们看来,创新就是找文本的毛病, 就是与文本基本精神唱"反调", 越奇特新潮, 越能体现个性和创造。殊不知, 这些虚伪的创新,既削弱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 又流失了语文教学本应具有的人文精神。在当前教改继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 我们更应该有一种理性的思考, 让语文教学远离虚伪, 走向本真,努力追求既有创新思想又实实在在的教学境界。

上一篇:乐于表达 易于表达 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高效写作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