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时间:2022-07-14 03:26:05

摘 要:随着慕课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其规模化、趣味性、交互性的特点推动着中国教育模式的发展和变革,必将逐渐成为中国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本文着重提出慕课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考核等方面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慕课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具有高等教育理论基础以及职业教育实践特色的教育体系,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照职业岗位的分类,以及职业岗位实际活动的需要培养出岗位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调对岗位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信息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的今天,国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具备技术革新和创造能力的员工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企业不仅要求就业者有较高的学历,还要求他们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高职教育恰恰能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高职院校承担着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而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也随之增强。新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是高职教育的发展的根本动力,职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同时高职院校也面临着如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难题。今年来一股新型教育思潮席卷全世界,正逐渐从欧美传入中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慕课”。慕课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英文缩写的音译,2012年,一场由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顶尖名校掀起的教育改革――“慕课(MOOCs)” 风暴,震动了整个高等教育界,引发了各界的密切关注,唤起了人们对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重新审视。“慕课风暴”标志着教育开始真正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为“慕课元年”。“慕课”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在这种新的教学体系下,学习模式反转了过来:学生晚上在家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新的概念和知识点;白天来学校完成作业,遇到问题相互讨论或由老师当场解答;老师们通过软件监控学生们的学习状况。这种课堂形态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

一、慕课的特点

1.规模式:慕课课程平台没有注册人数的限制,参与者不限国籍、年龄、学历、种族、身份,只要在电脑上注册电子邮箱,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免费完整的教学体验,学习无时间、空间之限,全世界的学员共享一门课程赋予的知识的乐趣,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慕课开发之中,课程的规模急剧扩大,使得更多的学员从中收益。

2.趣味性:慕课教学内容设置的视频一般以5-15分钟为主,每个视频突出教学的要点、重难点,它们之间既是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视频中间充斥着一些必要回答的问题,类似闯关一样,答对问题方能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若有问题,可以向学习论坛求助,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会有老师提供答疑,帮助你顺利闯关,这种课程设置方法无疑会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交互性:学习论坛由课程网站牵头,或由教师、学员自主成立的,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提供学习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鉴于此,高职院校应根据“慕课”的特点,针对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等内容,大力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

二、慕课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1.教学方式的转变:慕课来袭,在给课程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高校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慕课的挑战,不能继续沿用传统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必须认识到慕课带来的是一种教学观念的改变,探索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相长的课堂。但是由于高职学校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不能完全舍弃课程教学而是将原来“课堂授课+课后作业”改为“课前学习+课堂研究”,教师从原先课堂主体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助学者,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导向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

2.教学方法改革: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实行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整合,将复杂的内容精悍成5-15分钟的视频材料、闯关游戏式的测试和课后作业等,上传至上课班级群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于课前自主进行下载学习,自行掌握学习节奏,反复多次观看,课上与老师、同学们就疑问和重难点内容进行探讨式研究学习,并且可以及时向老师提问,得到及时解决。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在课堂重复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而是掌控学习进度,监控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学习就某一学习任务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将学生出现在课前作业中的问题作为例题进行讲解,使学生体会到课前任务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和紧密关系。

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不应该只是粉笔在吱吱呀呀在黑板上写个不停,现代化的教育信息计划、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应该更加广泛的应用到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来,采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形象直观,便于不同接受能力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课前网络授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时的时间、进度,利用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4.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就意味着对学生考核标准的改变,不能简单的以学生课堂是否认真听讲、举手回答问题等作为“好学生”的标准,而是采取过程考核的方式,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方面综合进行评价考核。学生自评,考核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学生互评考核学生间交际、为人处事及团队合作能力;教师评价主要对学生平时讨论、阶段性测验以及期末考试进行评价。此外,网上在线学习的时间、资源下载和浏览情况、参加论坛的次数等都可以占学生评价总成绩的一定比例。

作为新型的大规模在线课程,慕课推动着教育由标准化向个性化的转变,慕课把教育模式从传统的有形知识传授逐渐向无形的价值构建转变,多样性的学习内容正在潜移默化的引导着学习者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转变,其正悄然改变着世界教育的现有格局,慕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必将给高职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01)

[2] 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

作者简介:邢颖 (1982― ),女,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进行教学管理研究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下一篇:ISO9000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