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与选修3中相同知识点的教学思考

时间:2022-07-14 03:20:29

高中生物必修与选修3中相同知识点的教学思考

摘 要: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必修与选修3相同知识点,不是简单的重复,更不能相互代替。本文通过细胞全能性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思考,从中了解到教材蕴含了编者的编写意图以及教材深刻的思想内涵,充分体现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

关键词:教材;相同知识点;教法;思考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与选修3教材中有部分相同知识点,很多老师都感到不好教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以细胞工程中的一个知识点细胞全能性为例进行分析:

一、细胞全能性这个知识点,三本教材中呈现的方式不同

必修1教材呈现的是细胞全能性的概念。第119页通过图片6-11,介绍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放入含有植物激素、无机盐和糖类等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这些细胞旺盛地分裂和生长,形成一个细胞团块,继而分化出根、茎、叶,移栽到花盆后,长成了一株新的植株,之后给出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必修2教材呈现的是细胞全能性的实例。第87~88页在单倍体育种中只简单讲了育种工作者常常采用花药(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这个实例,没有提出细胞的全能性这个名词,但编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到这是细胞全能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实例。选修3教材呈现的是做细胞全能性实验。第34~35页通过对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方法步骤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相比必修1、2教材中多了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胚状体或丛芽以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等新的信息,并通过胡萝卜的组织培养实验来获得这一技术,达到运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特点,以提升能力。

二、细胞全能性这个知识点,三本教材的编写意图不同

必修1教材直接给出了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必修2教材则通过单倍体育种中花药离体培养实例,让学生理解细胞全能性的概念;选修3教材却没有规律性的结论和表述,它通过科技探索之路、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细胞工程的技术介绍,提出问题,然后把大量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了解前沿生物科学知识。必修1、2教材注意知识的有序重现,要求学生阅读、识记、理解教材内容,层次要求比较低,对于初学者非常适合,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选修3教材具有开放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明显比必修1、2高了一个层次。实际上三本教材对同一个知识点的体现是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认知层次要求。

三、细胞全能性这个知识点,三本教材教学处理方式应不同

1.教学中有意让学生了解不同教材的编写意图

要从必修1中简单传授细胞全能性到必修2中,通过实例理解细胞全能性概念,再到选修3运用细胞全能性知识、动手做实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让学生知道基础性的模块教学与深化性的专题拓展是人教版现行教材编写的特点。

2.教学中有意将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结合使用

在讲授必修1第119页克隆羊多利是将乳腺细胞的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养成的时,为了满足学生对克隆羊的好奇心,可向学生提问:多利羊长得像谁?多利羊是否健康?在必修1中没有详细说明问题,老师可以简单地给学生在学习必修1这个知识点中做拓展性介绍,用一个体现这个知识点的实例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并提高运用能力,在选修3的教学中教师只要起组织作用。在必修教材的教学中有选择性的将选修教材中的一些小活动和实例提前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系统地构建知识网络。

3.教学中有意在不同教材中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教师要加强基础知识识记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必修部分知识是以模块形式呈现的,从宏观到微观,很符合学生心理对于生命系统的认知层次。必修教材的知识是基础,常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来组织教学。选修教材能体现生物学素养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它以专题形式呈现的,特别是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细胞全能性知识点是必修1、2知识点的深化拓展。

此外,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前后相同的内容还有几处,这些内容在此不一一分析,但都有其不同要求,不是简单的重复,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按照新课程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教学,从而达到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下一篇:教师语言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