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

时间:2022-07-14 02:59:11

31例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

【摘要】 总结了31例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包括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全身重要器官功能监护,营养支持,伤口的观察及护理,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认为精心的护理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护理

腹部手术后患者易于发生炎性肠梗阻的并发症,此并发症需给予患者及时处理,如延误会导致短肠综合征、重症感染、肠瘘等危重疾病发生1。2005年至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治疗3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保守治疗的患者有3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至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治疗3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保守治疗的患者有31例,患者在手术之后3—20d中发生肠梗阻,平均9.2d,13例患者为女性,18例患者为男性,患者的年龄为21—82岁,中位47.3岁。对患者进行触诊可触及痛性包块有4例患者,3例患者有不频繁呕吐,25例患者有停止排气排便、腹胀的表现,12例患者有轻微酸痛表现。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可看到患者腹部有多个液气平面的表现。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进行维持能量、酸碱平衡,维持水电质平衡,给予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并进行禁食治疗。

2 结 果

所有保守治疗的患者中因为经济原因而终止治疗出院后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得到了有效改善,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为8—36d,5例患者进行随访工作,5例患者在出院后5—9个月复发,给予其再次进行保守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

3 护理措施

3.1 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并保持其通畅 此疾病保守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即为持续胃肠减压2。对患者进行此项治疗可降低患者胃部中的积气,降低患者各项体液的分泌,促进患者疾病改善。但进行治疗期间应保持其的通畅,并对引流的体液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上报给予处理。

3.2 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的监护 发生此并发症患者的手术术式都各不相同,故患者多会出现感染性休克、肾功能损伤、电解质失衡等严重情况。故给予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如下几点情况。①根据医嘱,输入晶体及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输液注意均速,充分考虑患者心脏负荷水平;②保证观察患者病情的连续性,做好护理记录,警惕感染性休克、ARDS发生;③根据需要及时做好血气分析、电解质、酸碱度、血糖监测,记24h出入量,警惕肾功能衰竭形成;④因患者腹胀积气,膈肌上抬,影响呼吸则应取半卧位,必要时间断低流量吸氧;⑤特殊合并症患者曾有脑梗塞、冠心病的予以相应观察处理。

3.3 给予患者进行营养支持 患者疾病需要相应的营养支持,本组资料中给予患者营养1440ml卡文进行营养支持。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体重情况并无重大变化,这和给予患应用营养支持有很大关系。经支持患者对于治疗可更加耐受。

3.4 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密切观察 患者出现症状后密切观察其疾病情况,并应重点预防患者发生狡窄性肠梗阻,如患者疾病进一步加重,发生烦躁、腹膜刺激征、便血、呕吐、腹痛加重等临床表现时应立即上报医生给予及时治疗。

3.5 观察伤口及引流的情况 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渗液的情况,尤其是皮下积液、感染或因患者低蛋白血症等引起的伤口裂开,均应在早期及时发现并作出相应处理。

3.6 心理干预 患者出现此并发症后会延长治疗时间,故经济、心理方面的压力都非常大。给予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促进疾病康复3。给予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告知其出现此并发症为术后并发症,经治疗患者完全可以康复。对患者耐心细致,热情周到,以稳定患者情绪,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以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及护理。

3.7 患者出院时给予宣教 应首先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饮食、锻炼等指导,此疾病易于出现复发,故患者在出院后仍要进行饮食控制,并进行身体锻炼,如患者出现有腹胀的临床表现时可自行服用小麻油进行改善,如仍无效果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根阻的特性.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7):387—388.

[2]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6—86.

[3] 周菲.2000—2004年心理护理方面文献统计分析.长江大学学报,2005,2(2):85—87.

上一篇: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护理和防护 下一篇:儿科患者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