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用于足月分娩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14 02:24:29

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用于足月分娩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2008年拟经阴分娩初产妇160例,均满足下列条件: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无子宫及宫颈手术史,胎儿监护NST反应型,估计胎儿体重在4kg以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静脉推注。孕妇年龄在22~31岁,孕37+5~41+2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分娩,年龄在24~32岁,孕37+5~41+3周。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药物与方法:间苯三酚每支40mg/4ml,地西泮10mg/支。两组均在进入活跃期后入待产室待产,由专人观察,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cm后,静脉推注间苯三酚80mg,间隔10分钟后再静推地西泮10mg,令其卧床休息,严密观察宫缩及胎心变化。对照组,除未采用间苯三酚与地西泮静推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

有效性评估标准:镇痛效果评定标准,按WHO标准及临床表现对产妇的疼痛进行评估,分四级。0级:无痛、表情自然,安静合作;Ⅰ级:轻微疼痛,可忍受能合作;Ⅱ级:中度疼痛,难忍受,不断,合作欠佳;Ⅲ级:严重疼痛,不能忍受,不合作,叫嚷不安。0级、I级为镇痛有效。

临床观察指标:临床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胎儿及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量,产妇生命体征及其他不适情况。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结 果

两组镇痛强度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结果比较结果,见表1。

进入活跃期后,胎儿窘迫率:观察组11.25%,对照组13.75%;新生儿评分,观察组:4~7分:2例;≥8分:78例。对照组:4~7分:5例;≥8分:75例。产后出

血量,观察组:150~240ml,对照组165~280ml,观察组4例剖宫产,1例持续性枕后位,3例胎窘,对照组剖宫产11例,胎窘3例,宫颈水肿2例,6例产妇不能耐受疼痛要求剖宫产。两组在胎儿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血压、脉搏、呼吸均在正常范围内。

讨 论

产妇对分娩所引起的疼痛和恐惧、焦虑心理,均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使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导致产程延长,酸碱平衡失调和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后果。间苯三酚能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平滑肌,是亲肌性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纯平滑肌解痉药,与其他平滑肌解痉药相比,间苯三酚不具有抗胆碱作用,在解除平滑肌痉挛时不会引起低血压、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症状,对心血管功能没有影响。另一特点为:只作用于痉挛的平滑肌,对正常平滑肌影响极小。而地西泮能选择性作用于宫颈平滑肌,使之松弛,并软化宫颈,从而加速宫口扩张,加快产程进展。地西泮与间苯三酚起协同作用,软化宫颈,加速宫口扩张及产程进展。

综上所述,应用静推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能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增加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措施,且经济简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萍,李兆申,邹多武,等.间苯三酚治疗痉挛性腹痛的临床观察.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3:390.

2 初幸之,李光太.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阴道分娩.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6):294-297.

3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8-201.

上一篇:慢性盆腔炎100例诊治体会 下一篇:必奇和金双歧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