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1号线制动闸瓦替代研究

时间:2022-07-14 12:04:55

天津地铁1号线制动闸瓦替代研究

摘要: 天津地铁1号线经过15个月时间完成闸瓦国产化试验,证明国产闸瓦在性能及使用寿命等方面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闸瓦;试验;国产化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

1 概况

自2010年起,天津地铁1号线车辆闸瓦月消耗量较前几年同期出现大幅增长。其中,闸瓦磨耗率为2009年的2倍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闸瓦表面出现金属镶嵌、剥落和偏磨等缺陷,部分轮对踏面出现沟槽、飞边现象[1][2],如图1所示。

图1 闸瓦及轮对磨耗状况

为了解决闸瓦磨耗过快和各种缺陷问题,降低车辆维修成本,保证运营安全和维修质量,天津地铁在对国内科研和生产单位以及国内同行业进行了调研之后,决定寻找符合天津地铁各项要求的国产闸瓦进行替代试验[3]。

2 技术要求

2.1环境要求

干燥轨面,环境温度0℃-40℃;

列车自重(空载AW0) 201 t。(其中TC车 32 t, M车 35 t。)

制动方式:混合制动,再生制动和闸瓦制动;

试验用列车车轮直径: 805~840mm;

最大运行速度:80km/h。

2.2闸瓦技术要求

试验闸瓦的物理、机械性能、制动距离等各项指标必须满足铁道部关于合成闸瓦的有关规定,并且完成1:1试验台型式试验[4]。

闸瓦技术参数见见表1:

长度(mm) 宽度(mm) 厚度(mm) 洛氏硬度 密度(g/cm3) 重量(Kg) 平均摩擦系数 常温压缩强度(MPa) 制动磨耗量(cm3/MJ) 参考价格(元)

352±3 85±2 45±1 55~100HRR 2.05 3.9±

0.05 0.26~0.34 ≥25 ≤1 115

80km/h紧急制动平均摩擦系数要求:0.27—0.32;

试验过程中,车轮踏面温度不得超过400℃;

闸瓦磨耗量小于 1.0cm3/MJ。

制动过程中不能有明显的火花,车轮踏面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应出现沟状划痕、严重热斑、裂纹等现象;闸瓦不得有贯穿裂纹、严重掉块、大块金属镶嵌、结构失效现象。

2.3车辆要求

为满足试验条件,运用天津地铁1号线制动性能良好(车轮踏面旋削过)、闸瓦磨耗较为严重的列车进行试验。

3试验方案

闸瓦装车试验分三个过程:静调实验、磨合实验、正线载客实验,三个过程依次进行,在试验过程中,若发现任何一项不能满足要求,立刻终止试验。

利用PTU记录试验过程中的速度、平均减速度,将温度纸贴于车轮的三个不同位置与闸瓦的侧面,记录试验过程中车轮与闸瓦所达到的最高温升。利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制动后车轮的温度,记录试验前后车辆的运行公里数、闸瓦厚度、车轮直径,并定期检查闸瓦的物理状态。

3.1静调试验

对安装试验闸瓦的车辆进行所有制动、缓解动作,观察闸瓦动作,检查闸瓦与闸瓦托以及闸瓦与车轮的贴合情况。静态试验一切正常后,将温度试纸贴于试验车轮与闸瓦上(闸瓦外侧一处,轮缘外侧一处),进行试车线试验。

3.2试车线磨合试验

闸瓦装车后,在试车线进行反复常用制动30次,直到闸瓦与车轮的磨合接触面积>80%。磨合时的起始温度低于60℃或每次制动间隔15分钟,确认有无异常噪音。磨合实验完成后,应满足以下要求:

闸瓦使用均匀性良好,制动过程中无火花、噪声小,无刺激性气味。

闸瓦表面无金属镶嵌和严重龟裂等缺陷,闸瓦钢背无裂纹、无明显变形,车轮踏面无异常磨耗、无热斑、剥离、裂纹、龟裂等缺陷。

车轮踏面不应有宽度≥20mm,深度≥1mm的沟槽。

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符合以下规定要求:≥1.2m/s2。

3.3正线载客试验

静调及磨合试验合格后按照日常运营标准进行正线试验。每天对闸瓦物理状态进行检查。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对闸瓦摩擦面和车轮踏面表面状况进行检查,直至3万公里运营结束。正线试验阶段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否则立即终止试验:

闸瓦应与天津地铁1号线车辆目前使用的闸瓦具有互换性,耐磨性好;

闸瓦使用均匀性良好,制动过程中无火花、噪声小,无刺激性气味;

每次检验闸瓦表面不应有金属镶嵌和严重龟裂等缺陷,闸瓦钢背无裂纹、无明显变形,车轮踏面无异常磨耗、无热斑、剥离、裂纹、金属镶嵌等缺陷;

每次检验车轮踏面不应有宽度≥20mm,深度≥1mm的沟槽,直至3万公里运营试验结束;

车轮踏面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90℃;

完成3万公里运营试验后,检测闸瓦每万公里的磨耗量以及对车轮踏面的磨耗情况,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4试验结果

国产闸瓦正线运行共37567公里,试验期间无任何异常,经计算:闸瓦的平均磨耗率为3.64mm/万公里,较原有闸瓦磨耗率降低约36%。

5结论

通过国产化替代试验,结果证明国产闸瓦互换性、耐磨性、制动效果等性能良好,完全能够到达天津地铁使用要求。而且国产滤芯价格低廉,采购周期短,售后服务及时,能够降低天津地铁运营维护成本,提高采购及售后服务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 霞 温泽峰 金学松. 地铁车轮踏面异常磨耗原因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2010.

[2] 金学松,刘启跃.轮轨摩擦学[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3] 南京地铁. 南京地铁新型合成闸瓦研究报告[R]. 2010.[4] 上海铁路局机车车辆配件供应段. 地铁合成闸瓦理化检验报告[R]. 2007.

[4] 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车车辆检验站. 地铁合成闸瓦摩擦性能检验报告[R]. 2007.

上一篇:天津地铁1号线车辆空压机滤芯国产化研究 下一篇:中小城市停车问题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