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学生语言积累

时间:2022-07-13 11:51:04

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学生语言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84-02

本文结合在习作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来谈谈教师如何优化习作指导,激发学生兴趣,从贴近学生生活入手,抓童趣,多角度,多方面培养学生写的欲望,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再通过教师的优化指导,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强化诵读,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诵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诵读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诵读。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才能逐渐感悟文章魅力,由悟入境,最终能够实现与作者的对话。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位语文教师毕生追求的。

学习语言,需要强化诵读,而诵读并不是简单地放声来读,读的过程中包含着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D吸收积累D转换创造",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具体引导如下:教师要正确认识诵读的重要性,要将诵读落到实处,要将诵读贯穿课堂始终。当然,教师要清楚地知道每个时期诵读的要求,同时也要和学生沟通好每个诵读时期努力的方向和要达成的目标。初读时,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至少达到诵读顺畅的目的。之后需要学生细读,要求学生理解内容、章节大意、作者情怀。然后精读,要求学生能领悟文章妙在何处,美在哪里。最后要求学生熟读到背诵的程度。当学生到达熟读的程度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积累的鼓励,鼓励他们将好词好句重点记忆。

然而,考试不会考诵读,诵读的成果又不能在考试中呈现,所以有些教师内心尽管明了诵读的重要性,但是为了考试不得不牺牲诵读。笔者认为这是本末倒置,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清楚自己语文教学的目的,不能一味地根据考试来要求学生,这样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还会使学生无法清楚知道学习的目的。所以,笔者建议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保证诵读的时间。一般一节语文课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给予学生,让学生放声诵读,细细品味和思考文章。给予学生诵读时间教师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而应时刻跟踪和检测学生的诵读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

做到上述几点,学生不仅能在诵读中积累语言,还能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这更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2.抓好阅读,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语言积累的基础。我在教一年级新生学拼音期间,经常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为孩子讲故事,有时干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我讲,孩子们每次都听的津津有味,当拼音全学完后,我故意好几天没讲故事,孩子们纷纷询问为什么,我趁机说:"老师讲的故事全是书上看来的,现在你们拼音学完了,完全有能力自己阅读了,老师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由你们来给我讲故事。"就这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马上被激发起来。当孩子们有了阅读的兴趣后,我及时的为他们推荐了一些优秀的书籍。如《小学生拼音报》《经典童话》等。

另外,我对作业也进行了优化。改变以往作业抄抄写写的形式 ,把阅读留为作业,要求每天阅读二十分钟,并带领孩子们制作出精美的读书卡,把每天读书的时间及看到的好词写在上面,累计够五小时后可以兑换一张闯关卡,十张闯关卡便可以兑换一张书香卡,等集够一套书香卡后,就可以得到老师的特别奖励──一本精美图书。这样大大提高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慢慢成为自然。随着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提高,我开始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让他们轮流讲故事。内容不限,只要能完整的叙述出来即可。孩子们非常积极,都精心准备。班里也随之涌现出一批故事大王,其中张玲伟同学讲的《一个金币的故事》,张景琛同学讲的《动物世界》至今令大家记忆犹新。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见识长了,视野开阔了,各种谴词造句,表达方式就会化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了语言的积累。

3.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俄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巧红笔,使其像数学练习一样,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俄文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着眼点有四方面:

3.1 练在知能转换处。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发下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又如仿写句式,仿写篇章结构,仿写过渡句等,都是属于知能转换的训练。

3.2 练在情感交融处。如《我的心事》,课文教学到"我刚进屋,见一位阿姨坐在椅子上……我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不由行流下了眼泪"一段时,我指导完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童境中,我马上安排了写一段话的练笔:"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大林会有许多话要对小姐弟说,他会说什么呢?"这样一安排,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3.3 练在思维的发散点。教学《凡卡》最后一段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了。

综上所述,诵读、博览、作文,三者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再加上三管齐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的语文素质定能得以提高。

上一篇: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点滴感悟 下一篇:首届“童声里的中国·成长的歌谣”创作大赛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