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问题有了答案之后……

时间:2022-07-13 11:32:04

当问题有了答案之后……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注重通过讨论、实践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然而,当问题有了答案之后,却往往缺少对过程或结果的进一步领会与反思。这是有些课堂看上去热闹、积极,当学生独立解题时却又不会的主要原因。因为集体讨论过程不能代替学生个体的领会与获得过程,所以,教师要在问题有了答案之后,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反思能力。验证结论是否合理,回想方法是否真会,再问过程是否最优,总结获得什么策略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与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反思意识与能力落后的表现

1.匆忙运用结论,缺少实证过程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对此,教师做得比较好。但通过各种形式与过程得到结论后,继之的往往是运用结论解决问题,而较少对结论或过程的正确性、合理性、优越性进行进一步验证、反思、总结、归纳。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养成“轻信、懒惰、随意、形而上”等思想习惯。并且,没有经过验证、总结、归纳等反思过程,学生对结论的理解是粗浅的、模糊的。因此,我们的学生常会问:“老师,这样做正确吗?”或者当结果绝对荒谬时,也不能发现,缺少实证意识,往往使学生面对许多问题,总是处在一种“是吗”“可以吗”“究竟对不对呢”的状况。这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自信性格的培养。

2.轻易信任结论,缺少思辨意识

经验思维是“物质的思维”“偶然的意识”,这是一种完全沉浸在感性材料中的思维。形而上思维则在非现实的思想中推论,以脱离内容为自由。只有思辨思维能做到让内容按照它自己的本性自行运动,并进而考察这种运动。思辨思维避免夹杂一切没被概念理解的和不是概念的东西,而我们的学生却经常接受一些不被理解的概念。表现在知识的推导过程中,就是不问每一步是否真懂,是否具有充分根据,也不问结论是否符合既有的定律、公理,是否可能、全面,对老师讲的或书上说的几乎从不追究。

同学们总是这样:“可以这样做!”“那我就照这样的方法做!”这种思维方式导致学生只获得了许多死的模仿性知识,一旦碰到稍有变化的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

3.就为得出结论,不问方法与策略

为得出结论,使学生理解,我们做到了步步引导,尽可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而一旦有了结果,学生(或我们教师)就以为大功告成。对结果是怎么来的,方法是怎样的,过程或方法是否对绝大多数学生产生意义等问题就关心甚少了。正因为如此,学生也就养成只关心结论的习惯。也正因为学生还不知道结果、方法究竟是怎么来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学生独立解题时还是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如果面对的是稍有不同的问题,更是束手无策。

正因为儿童在思维或能力表现出如上不足,我们认为,学习要重过程,也要重结果,更要注重有了结果之后的进一步反思、归纳、发现与总结,要使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知识,领会方法,掌握过程,获得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说,当问题有了答案之后正是更有价值的学习的开始,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这个教育时机。如何在问题有了答案之后再引导学生反思呢?我们提出了“四问策略”。

二、“四问策略”培养反思习惯

1.是这样吗――验证结论,深刻理解

有位老师在《0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引导很有意义。在学生初步得出0与任何数相加得任何数后,老师问:“你对这一结论有没有怀疑?请对这个结论绞尽脑汁地想,看能否举出反例。”于是学生不断举出许多许多的例子,如0+8=8,0+10=10,0+200=200,0+555=555等,通过思考实践,写不出一个反例,于是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自信地说:“用这个规律,我还知道0+10000=10000,0+=,0+=。”还有的说:“我用别的数去减0,发现任何数减0得任何数。如7-0=7,100-0=100。”看,通过验证,学生不仅更确信结论,而且从0的相关加法自然地渗透了0的相关减法。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一样,反思思维是一种本质思维方法,通过反思引导,学生思维逐渐深入。像这样,老师一直引导学生自己证明想法,验证结论,整节课让“举例验证”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是真正促进学生智慧形成的活动。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毓信这样描述数学活动:数学活动是由问题―语言―论证―命题以及数学观点这样五种成分所组成的。思考结论的合理性,鼓励“怀疑”结论,从不同角度证明结论,正是培养学生反思习惯所要做的首要事情。

2.真会了吗――回想过程,理清思路

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同学们讨论积极,师生交流畅通,看似学生已懂,但当碰到完全类似的练习题时,很多同学又错了。为什么?原因就在老师被课堂表面的热闹迷惑了。其实,讨论热烈、推理顺利都不代表每个同学真懂真会。这里,我以自己的一次教学过程为例来说明。

例: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用气球装扮教室,分别按红、绿、黄、紫的顺序排列,问第22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学生基础:只学了乘法,还没有学除法)

生1:我是按照规律数出来的。

生2:我是算出来的。用4×5=20,还有2个就是红、绿。

生3:我是四个四个地数,最后剩下是红、绿。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非常热烈。说完后我问:“懂了吗?”同学们都附和说“懂了”“会了”。接着我问第34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巡视时我发现,做对的人仍旧不多。

下课后,我问学生做错的原因。他们说:老师,听的时候,我觉得是懂了,可真正要做的时候又不知怎么做了。有的同学说只是在听大家说,其实没怎么听懂。其实,这不能怪学生,原因不是没有认真听或没听懂,只是因为刚才的思维是零碎的,是你一句我一句拼凑起来的。在讨论的环境中,突然想到了什么,或在别人的启发中领悟到什么,但这还不足以说明学生已掌握了整个思维过程。数学学习需要靠想象、直觉、顿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但是,如果学生通过学习以后,还没有清晰的思路,那么要接着学习更难更深的知识就会产生困难。所以,当问题有了答案之后,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再想想:刚才我们是怎么得到结果的,方法怎样,关键在哪里,可以分几步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一种方法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掌握,才能逐渐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上一篇:关于高中生诗歌学习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