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7-13 10:38:03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 要: 听力活动在人类的交流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分层教学、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化、重视听力技巧等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听力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听力的理解能力。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改革

1.引言

在现今英语教学中,我们所强调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听是排在首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日常生活中,听也要比其他几种技能重要得多。然而,纵观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听力教学始终是整个教学的薄弱环节。听力理解对于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弱项。本文从学生听力理解的问题着手,分析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并提出听力教学改革建议,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

2.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

2.1学生因素。

独立学院招收的对象是三本学生,与重点大学和一本大学的学生相比,他们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普遍存在语音、语法、词汇及文化知识不足的问题。发音不标准,辨音能力弱,不能正确把握语调,这常常造成学生忽视利用语境来预测和理解听力材料的现象;而词汇量小和语法知识掌握得不牢,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遇到生词和复合句时便无所适从,往往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如果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也势必会影响对话语深层次的理解。举个例子,英美人常用“That is the last(thing,person,place...)I’d like to...”来暗示否定。而学生对这一种句型很容易产生错觉,认为说话者愿意做某事,而忽视了last(最不愿意)这个词。

2.2教学因素。

首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习惯了以“四部曲“的方式来进行听力教学,即听录音、做习题、对答案、重复录音,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但是在大部分独立学院中,这种方法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独立学院的听力教材多参照普通本科院校,这些教材难度大,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不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材料加以取舍,因此往往不能实现因材施教。

2.3教学条件因素。

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依附于普通高校,教学资源有限,有些硬件设施极度缺乏。多媒体设备陈旧,课外供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不够。学生普遍缺乏听力练习。对于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实用性为教学主体的独立学院来说,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条件就显得刻不容缓。

3.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建议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上述三点。有些客观因素一时难以解决,但学生基础知识不足、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少听力练习等问题,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还是可以解决和改善的。

3.1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分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说,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因材施教,那么针对大学生入学时听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情况,我认为有条件的话可以实施按学生的听力水平分班教学。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各班不同的英语听力水平对听力教材进行取舍和组织课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的授课内容可以加入英语演讲、辩论或配音等;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更加重视基础训练,加强对语音、语法、词汇及文化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分层教学无论对学优生还是后进生都是有利的。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在一起相互交流,进步更快;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可以消除学习上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3.2重视基础,循序渐进。

刚入校的独立学院大学生有一部分存在着读得懂但听不懂、听得懂但说不出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基础都不是很好。所以从学生刚入学就应该狠抓英语基础,营造学习氛围。

首先,纠正语音。从第一节听力课开始,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纠正,在课上多提倡大声朗读所学单词的正确发音,模仿地道的英语,在跟读的过程中注意连读、重读和弱读。

其次,增加词汇量,重视语法知识的掌握。学生应增加阅读量,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精读课本上的单词。遇到用法不清楚或者不认识的单词要记下来,课后查字典,积极主动地将阅读词汇变为听力词汇。对于听力材料中经常出现的虚拟语气、强调句型等要能融会贯通;教师在平时也应注意对于一些语法知识的传授。

再次,重视听力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了解英语语言文化有助于突破听力障碍。背景知识的丰富可以弥补听者在词法、句法知识上的不足,它能使听者忽视这些语言上的困难而去理解材料。教师应该将背景知识的讲解贯穿于整个听力教学,适时地通过各个渠道将英语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风俗习惯,以及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在听力过程中进行预测。

3.3以教材为主,听力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除了现有的教材,教师可以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其他材料。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接触各种情景下使用的英语,了解真实、活泼的语言。比如说可以增加与课本相关的英语歌曲、英语电影片段、英语演讲、英语趣味小故事(VOA Special English的Words and their story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等。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这些材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听力教材主题的理解。比如:我在讲到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3第8单元“Technology”时,就放了美剧《奇妙的历史》(“Unnatural History”)的片段。在播放前,我就给了学生几个问题:“What did Henry Griffin and his classmate find?(Henry Griffin和他的同学找到了什么?),What were Jasper and Maggie doing?(Jasper和Maggie都在忙着做什么?),Using the method on the book,what could Henry make?(使用书上的方法,Henry能制造出什么来?)”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像平时上课那样漫不经心,而是会一边观看影片,一边做笔记。观看结束,我检查学生的答案,学生对影片的内容都有很好的理解,然后我又问了几个关于现代科技发展的问题,发现学生明显比平时要积极主动,给出的答案也令人满意。这就为学生听课好了充分的准备。由此可见,其实学生在听力课上并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愿说,或者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老师在问什么。另外,课堂上需要科学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听写、朗读、编故事等方式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用解释、补充、强调、重复等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而且,教师还可以用鼓励学生学唱英文歌曲、模仿电影对白等方式使听力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3.4注重听力技巧的传授。

听力技巧的选择和听力理解过程中的意义构建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注重听力技巧的传授会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绝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受过专门的听力技巧的讲解,没有掌握听力的基本技能。比如在听力过程中,他们会力求听懂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对于听力内容的每一个词都给予相等的注意力,就怕漏掉一点信息。而结果却恰恰相反,他们往往因听不懂一两个单词而漏听很多有用的信息。这时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听力特别是短文听力和听写应着眼于全篇,而非一个个单词。又例如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听力部分也有一些听力技巧:短对话中第二个人所说的话往往会成为出题的重点;长对话中大都会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而出题的重点常常是回答的那句话;短文中的中心句,大多在第一句或最后一句,这也是出题的重点,因此学生只要了解一些听力技巧,再加上勤加练习,听力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4.结语

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语言能力更有交际能力的人才。“听”是语言交际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应引起广大外语教学者的注意。影响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听力的因素很多,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一方面,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听力教学内容和形式,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听力技巧的传授;另一方面,学生需要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充实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课后勤加练习,逐步掌握语言运用的技能。

参考文献:

[1]陈红.提高大学生基础阶段英语听力的教学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1993,(3).

[2]陈吉棠.英语听力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外语电化教学,1998,(3).

[3]吕长.听力理解学习策略训练[J].外语教学,2001,(3).

[4]唐健安.提高听力水平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2,(3).

[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6.

[6]杨茜.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索和实践[J].外语界,2002,(2).

[7]钟道隆.听力过关技巧[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4.

上一篇: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巧添数据解表格类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