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在HTB气田操作成本预算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3 10:02:11

标准成本法在HTB气田操作成本预算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气田产量递减加快,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气田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控制压力。以HTB气田2005―2009年的实际数据为基础,首先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影响气田标准成本的主要因素,制定出HTB气田标准成本的步骤,然后根据HTB气田实际情况,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出HTB气田的标准成本预算,最后提出推广实施标准成本管理,可以优化气田的生产运行,降低成本费用,为气田的全面预算和成本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影响因素;标准成本;预算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100-02

2009年,HTB气田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评为“高效开发气田”。在气田开发初期,研究人员通过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不断优化方案,气井数也由计划的12口减少到7口,建成后,气田年产气能力不变,节约投资1.33亿元,有效控制了投资规模。

一、标准成本的含义

所谓标准成本,是指企业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分析、技术测定而预先测算的产品成本,是为了克服实际成本计算系统的缺陷(不能提供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确切信息)而提出来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1]。

HTB气田的“标准成本”在本文有以下两种含义,按其制定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1)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HTB气田近几年的成本情况,以产量作为权数,经加权平均计算,又经过系数调整得出。(2)正常标准成本是指按实际产量计算的标准成本,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总成本,用以反映在标准成本系统下,总成本应达到的水平。

二、影响标准成本的主要因素

(1)气田生产阶段的影响。在气田开采初期,产能建设投入很大,操作维护成本较高;当气田处于开采中期,产能建设达到一定规模,操作成本保持相对稳定,随着产量迅速上升,单位操作成本下降;当气田进入开发后期,产量开始下滑,要采取各种生产措施来维持产量,如增压、酸化等措施,操作成本相应大幅度上升[2]。(2)生产规模的影响。随着天然气生产站的扩大、作业增多、管线增长等生产规模的扩大,材料消耗、维护修理等操作成本相应增加,这类生产规模要素与操作成本呈线性增长趋势。而对于产量这一生产规模要素而言,受气田生产阶段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成本特性。(3)生产工艺的影响。由于生产工艺过程的不同,对材料、动力的耗费也不一样。(4)站场管网设备新旧程度对成本的影响。当设备、装置运行到后期,设备老化,发生故障的机率会增高,巡检密度加大,更换的配件和频率加大,需要投入的维护费用会持续增加,成本耗费处于最高水平。(5)气田环境、交通对成本的影响。

三、HTB气田标准成本的制定步骤

(1)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员标准成本、直接动力标准成本、直接燃料标准成本、井下作业标准成本、测井试井标准成本、维护及修理标准成本、运输标准成本及其他直接费用标准成本;(2)根据实际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3)汇总计算实际成本;(4)计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并分析成本差异的发生原因;(5)向部门领导提供成本控制报告。

四、标准成本法在HTB气田中的具体应用

1.根据HTB气田2005―2009年成本和产量确定各项成本的单位费用。

2.分别确定单位成本变动系数、加权平均成本、标准成本[3]。

r==;ej=

e′j=ej・r;S=e′j

式中,ci是分项单位费用;r表示单位成本变动系数;ej是某成本项目标准成本;e′j是某成本项目调整后的标准成本;Qi是产量;S是总标准成本;m表示成本项目数目;n表示年数。

对于调整系数要根据气田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在测定和计算时,以HTB2005―2009年的生产经营信息作为基础,在基本标准成本的基础上,对差异性较大的项目确定适当的修正系数,尽可能使标准成本符合生产现场的成本实际需求。本文用成本变动系数来近似表示调整系数。

3.根据HTB气田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计算出HTB气田2010―2013年标准预算[4]。对成本定的因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专项预算和管理,如公路维修、气田水处理、药剂加注及缓蚀剂、脱硫剂、氮气置换、装置维护等。这些成本差异较大,且与生产现场的生产状况密切相关,如:药剂加注要根据现场天然气气质、产量、含硫量、压力等因素确定加注量。因此,需要对这些标准成本体系中的非标准因素进行单项考虑。同时,建立切合实际的分配定额。对气田不同区块不同生产条件下的设备、装置、井站、管线、车辆等制定标准的成本定额、人员费用定额比例等。

五、建议与措施

(1)建立和完善标准成本体系,对标准成本所涉及的成本项目进行归类,定期对标准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控制,整理完善单井、装置的各项资料,开展单井、装置效益评价工作,从而实现对标准成本的跟踪和完善。(2)对成本中的不标准因素,要根据气田的实际工作量,经相关管理部门的核实,进行专门的预算和管理,及时发现低效的作业,降低成本费用。(3)完善调整系数的测定。调整系数要根据不同地质和工艺条件下气藏区块来细致测算。(4)开发信息管理平台,为及时、准确处理庞大的成本数据,提高标准成本管理的效率。强化对气田、班组、井站核算,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生产经营运行过程中的各种费用进行实时搜集、对比分析、动态监控和及时反馈。(5)加大全员共同参与,协同执行和落实,提高运行机制的效率。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成本运行计划、实施方法和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召开标准成本建设工作会议,专题讨论和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6)促进各个部门标准成本工作进度和质量的定期考评,建议完善的评价体系,保证标准成本工作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刘德,饶瑞久,等.长庆油田对“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经营管理,2008,(4).

[2] 李欣,陈桦林.标准成本法在气矿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7,(9).

[3] 刘超.CQ钻井公司钻井作业成本控制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

[4] 刘志斌,任宝生,等.油价系统模拟及油田企业最优开发报告[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7.[责任编辑 吴明宇]

上一篇: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探讨 下一篇:加强国有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和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