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哥》的情与真

时间:2022-07-13 09:13:05

一部平凡见真情的电影

《北京的哥》根据“首都十大的士英雄” 、北京赛达福出租车有限公司司机魏勇(片中名为卫永)的真人真事改编并由北京奥博尼文化交流有限责任公司投拍。 该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十一年前,北京赛达福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司机卫永和于萍夫妇偶然结识了身患尿毒症、正前往医院透析的陈大妈,从那天开始,他们之间跨越了车主与乘客的关系,真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十一年的岁月匆匆过去,北京的出租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车越来越好,卫永的车也从夏利换到富康再换到伊兰特。一切都在变,而十年来卫永一家与陈大妈早已成为双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彼此有了浓浓的亲情。在听到交通电台又要评选“的士之星”的广播时,陈大妈推荐了卫永并给大家讲述了卫永十年如一日对自己热情帮助的真实故事,卫永的事迹在出租行业,乃至整个京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该片还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10多年来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

北京赛达福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叶贵告诉记者,虽然是魏勇的领导,但他知道魏勇的事迹不算太早,开始以为魏勇做的也是像其他司机那样的“常包活”。魏勇的真实事迹是:1996年的一个早上,身患尿毒症的老太太打车去医院看病,和魏勇夫妇相识,最后两人决定定期接送她去医院。为此他们婉拒了大量的效益不错的“常包活”,同时改变了自己的作息习惯,每月至少有10天以上要凌晨四点起床。后来,随着感情的加深,索性连车费也不收了。魏勇说,这么多年了,他和大妈一开始是普通的司机和乘客的关系,后来转化为朋友关系,现在是亲人了。石叶贵认为:“魏勇几十年如一日地做这件事,现在还在继续,太难能可贵了。”石叶贵告诉记者,公司知道魏勇的事迹之后,马上给予魏勇精神上表彰和经济上的补助,公司还专门成立了“魏勇亲情服务车队”,由魏勇担任队长。

魏勇的事迹数年前已经广为人知了,但是一直没有人来投资拍摄影视作品。原因很简单,这样的题材不挣钱。北京奥博尼公司总经理邓丽丽说:“像《北京的哥》这样题材的作品,我们公司之所以投资,就是因为感动。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十年的坚持不易。我们没有过多考虑商业上的问题。”邓丽丽认识魏勇已经一年多了,他们公司从去年五月就开始组织剧本,为此数易其稿,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请了八一电影制片厂资深导演栾逢勤执导。

一部小成本大阵容的电影

栾逢勤曾经成功执导过《血浴羊山》《京城缉捕队》《跨越》《大鳄无形》《清官能断家务事》等影视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全军各类奖项。 他经常要在北城的家和南城的工作单位来回穿梭,每周有三四次打出租车。“因此,接触了无数的哥、的姐,和他们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言谈举止,让我有很多感触。”

出于对的哥的感情,栾逢勤不假思索地接下了这部低成本电影。同时力邀郭凯敏来主演。

郭凯敏当年以《庐山恋》等影片成为偶像派明星,最近他跟栾逢勤合作过《清官能断家务事》《谷文昌》等影视作品。郭凯敏告诉记者,他之所以不计报酬地接下这部影片,原因有三,第一,他和栾逢勤是合作多年的朋友;第二,他对的哥也充满了感情,以前他在北京某电台做过三年的嘉宾主持人,曾经做过的哥的专辑,对的哥的生存状况、人生态度有很多了解。第三,他赞赏投资方务实的投资理念。 “我这样做是想给投资方这样一个信息:不是所有的演员都是唯钱接戏的。”

究竟谁来演卫永的妻子、的姐于萍呢?最后在开机前几天,郭凯敏向栾逢勤推荐了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团团长贾雨岚。2007年3月27日,《北京的哥》开机前一天,贾雨岚接到了郭凯敏的电话,郭凯敏对她说:这个角色非常适合你。那时,贾雨岚正在珠海出差,她在电话里也为这个角色所感动,马上飞回北京,连家也没回就赶往剧组。

贾雨岚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0班,和姜文、丛珊、吕丽萍、岳红等是同班同学,主演过《神秘失踪的船》《你的微笑》等电影和《死亡和少女》《好人丛飞》等话剧,并于2002年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栾逢勤见到贾雨岚后非常满意,只是让她把金黄的头发染成黑色。 贾雨岚打车回家的路上,出租车司机突然说了一句:“姐们,你也是干这一行的?” 贾雨岚这才意识到她还穿着试戏时的姐的衣服。贾雨岚告诉记者:“的哥给了我这样一个信息:我适合演这个角色。”

也许是缘分,小成本电影居然有了一个强大的主创阵容:导演栾逢勤、演员郭凯敏、贾雨岚,还有陈大妈的饰演者国家话剧院的资深演员毕秀茹。

一部具有好莱坞式开局的电影

一般的低成本主旋律数字电影,都侧重于思想性或艺术性,而失之于观赏性。《北京的哥》的观赏性却非常强。观赏性是导演栾逢勤一贯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首先,他对剧本进行了反复推敲,数易其稿,为此还多次征求出租车司机的意见,使得影片风格幽默有趣,对白通俗而“土气”,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

影片原型、生活中的魏勇有口吃。郭凯敏在表演的时候,也保留了这个特色,为影片增强了趣味性。但是,“口吃在大屏幕上占据了太长的时间会影响观赏性”,因此郭凯敏对口吃进行了艺术性处理:“卫永着急的时候口吃,高兴的时候口吃,一本正经谈事情的时候口吃。”其他时候不口吃。有趣的是,正如郭凯敏戏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郭凯敏一直结结巴巴地练习和表演,带动了剧组大多数工作人员有不同程度的暂时性口吃。还有一位工作人员十年前口吃,后来治好了。这次在现场,一看有郭凯敏的戏份就躲开,但是后来实在太有趣了,忍不住看了一阵子,结果他的口吃复发了。

贾雨岚告诉记者,《北京的哥》的最大观赏性就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卫永夫妻经常吵架,“主人公的事迹都很普通,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是通过打骂表达出来的,夫妻之间哪有不吵架的。”那次卫永因为追逐肇事逃逸的司机而耽误了和妻子补拍婚纱照,接下来的情节,一般的主旋律电影往往会处理成妻子理解卫永。而在该片中妻子不分青红皂白和卫永大吵了一架。――这样的处理更真实、可信。

影片观赏性还表现在一个好莱坞式的开局:追车。影片一开场,是妻子在照相馆化好妆等着卫永拉完活回家补拍婚纱照。卫永拉活时,发现了一辆撞人后逃逸的汽车,就开车追。于是展开了追逐的序幕。外景地在北京南城一条马路上,郭凯敏驾驶破旧夏利,超过了一辆又一辆车,这时传来了导演栾逢勤的指挥声:“往右边超,往右边超。”郭凯敏又好气又好笑:“超车怎么能往右边超,只能往左边超啊。”也难怪,栾逢勤爱打车不爱开车。而郭凯敏在20年前拍《小街》的时候就学开了开车。超个车小菜一碟。

影片在实拍过程中发生了很多趣事。 影片中强子的扮演者是赛达福的出租汽车司机,一次实拍中把台词搞混了,幸好演对手戏的郭凯敏及时做出了补救。导演叫停后,他突然想起来了,追着郭凯敏说:“我想起来啦,我还有一句台词没说呢!”

本文图片由北京奥博尼公司提供

上一篇:大人物与大事件的温情回顾 下一篇:好说歹说“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