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与大事件的温情回顾

时间:2022-10-07 10:00:55

整部影片所有的细节都做得不不火,照顾周全,堪称是一次对历史人物与大事件的温情回顾!

华丽古典的宫廷建筑、高贵优雅的处事风范,电影《女王》让观众在色彩浓郁的影像中一窥英国王室的私密生活,一睹伊丽莎白二世这位神秘女王的风采,同时又使戴妃拥护者的缅怀之情得以满足,这一切都注定了《女王》将是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事实也的确如此,该片不仅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而且一举赢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更是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收入囊中。

影片将镜头聚焦在1997年戴安娜车祸身亡时,王室、政府以及民众所做出的不同反应和他们之间空前的紧张关系上,可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然而《女王》并不是一部关于伊丽莎白二世的传记片,尽管片名很自然让人如此联想,因为谁都知道为现在仍在世的历史人物树碑立传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影片毕竟涉及了不少英国王室的真实人物,如何真实准确地呈现这一事件的全貌并且避免所有可能的麻烦,比如法律纠纷等,导演史蒂芬・弗里尔斯以及他的工作人员可谓做足了功课,否则得罪的就不仅仅是英国王室,更是全球广大民众,非同儿戏!

女王的扮演者英国著名演员海伦・米伦,作为一位绝对的自由派,将地球上最保守的女人――伊丽莎白二世刻画得生动、恰当,或许她所演绎的女王与真实的女王之间仍有较大差距,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走进温莎城堡,见识这位神秘女王的庐山真面目呢?海伦・米伦演绎了一位她所理解的女王,并且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这就足够了!

然而,《女王》却颇有为英王室与政府歌功颂德之嫌。片中女王从起初拒绝就戴妃之死出面表态的强硬态度,经过与社会各界抗衡以及自己激烈的“思想斗争”,到最后终于决定走出温莎城堡面对公众的这一过程,显示了其不惜屈就高贵的身份,深明大义、体恤民众的“隐忍”的美德。而刚刚上任的布莱尔首相在整个事件中也表现得“诚恳与机智”,小心翼翼却又不乏果敢地游走在王室与普通民众之间,颇具政治家的头脑与风度……这样方方面面都照顾得周全细致的影片,难怪非但没有引来任何麻烦,更是在各大奖项中满载而归。或许这可以解释为在当今世界,维护和平现状的使命比艺术作品真实地反映生活更为重要,因为谁都不想因为一部电影而引发王室、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危机”,电影人所做的似乎更像政治家那样:权衡、权衡再权衡。

影片有意回避了一些敏感话题,比如女王与戴安娜之间的紧张关系,观众几乎不能看到她对这位一直令自己头痛的儿媳的评价,惟独与查尔斯一次不愉快的谈话中说起:“她感情外露,从不压抑自己的感受。”正如片中女王所言,女王从小所受的教育使她一直习惯于压抑情感,影片聪明地将女王的内心活动外化于与布莱尔政府以及英国民众的持续较量中,让观众从一些细枝末节中领悟女王的“言外之意”,也许这是影片刻意为之的叙述方式,但同时不也正是这位保守女王的个性展现吗?

片中有一个颇具意味的情节,女王偶然在王家庄园的山顶发现了一头俊美的雄鹿,激起了她对美好事物的怜爱与保护之情,正当她要起程前往伦敦时,却听到了雄鹿被捕杀的消息,于是不顾政务繁忙,匆匆赶去探望这头“遭遇不幸”的可怜生物。原来女王也有如此温柔细腻的情感,而这头美丽的雄鹿是否就是戴安娜王妃的化身呢?有意思的是,当女王终于走出城堡面对民众,完成公开演讲等一系列仪式后,纪录片中戴安娜的回眸一笑似乎昭示了两人的最终和解。

再看看影片的另一位主角布莱尔,除去“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激情投入与雷厉风行,这一角色更多地折射出了英国历任首相艰难与尴尬的处境:既要获得民意的最大支持又要保护好王室的地位与尊严,实在不易,或许这正是英国百年体制的一大特色吧!至于布莱尔夫人,一位毋庸质疑的反王室分子,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更先进、更当代的政治潮流的代表,但片中的诸多表现,尤其第一次作为首相夫人觐见女王行见面礼时的动作,实在滑稽得可以,难以让人产生好感……

在《女王》中,还有许多地方可资言说,这是它颇具社会影响力的题材本身所赋予的。总的来说,无论《女王》中人物的表现是精彩到位还是蹩脚难看,事件的呈现是准确可信还是令人质疑,整部影片所有的细节都做得不温不火,照顾周全,堪称是一次对历史人物与大事件的温情回顾!

上一篇:主旋律商业片《志愿者》 下一篇:《北京的哥》的情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