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跑”中的汤姆·泰克沃

时间:2022-08-27 12:45:31

作为德国目前唯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青年导演,面对振兴民族电影的重任,他肩上的担子可真是不轻。

德国,一个本不应该被忽视的电影国度。这里曾是表现主义风格的发源地,“乌发”(UFA)电影公司享誉全球;这里曾诞生过弗立茨・朗、恩斯特・刘别谦、比利・怀德等多位电影巨匠,对民族电影的起步和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缔造贡献殊甚。二战后,作为战败国,德国被同盟国联合管制,民族电影工业也在战火中丧失殆尽。即便如此,六七十年代,“新德国电影”和赫尔佐格、法斯宾德、施隆多夫、文德斯为首的一批天之骄子还是让我们目睹了日耳曼电影传统迸发的能量。但是好景不长,进入90年代,德国电影再一次陷入沉寂,市场完全被美国好莱坞控制。在这个紧要关头,三十出头的导演汤姆・泰克沃的浮现便显得尤为关键――作为德国目前唯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青年导演,面对振兴民族电影的重任,他肩上的担子可真是不轻。

少年老成:“非学院派”新贵的崛起

泰克沃1965年生于德国的乌伯塔尔,据说,动画片《彼得・潘》(Peter Pan,1953)是他幼年接触的第一部电影。当时,一个梦想在他心中油然而生:“如果我也能创造一个彼得・潘那样的神奇世界该多少好啊!”这个幼时的梦想,对他一直影响至今。《彼得・潘》中梦幻的、天真的场景使他深深着迷,意大利电影大师维托里奥・德・西卡的《米兰的奇迹》(Miracle in Milan,1951)同样让他感触颇深。9岁时观看《金刚》(King Kong,1933)是另一次重要的观影体验,当时的泰克沃便意识到,“电影只不过是人造的玩意罢了”。同时,这部影片开始让他对恐怖类型产生了兴趣,包括詹姆斯・维尔的《弗兰肯斯坦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和约翰・卡彭特的《万圣节》(Halloween,1978)在内的一批恐怖片成为他最好的电影入门教科书,并陪伴他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

11岁时,泰克沃便开始拍摄超8电影。他承认,这在当时纯粹是一种粉丝式的狂热心理驱使,完全以重拍自己喜欢的影片为主。由于缺乏独创性,泰克沃很长时期内得不到任何资助。尽管如此,他在中学期间还是锲而不舍地拍摄此类影片。后来,一次造访柏林的旅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和自己家乡相比起来,那里简直就是电影的天堂。每天晚上,泰克沃都会从租赁店抱回一堆电影经典,如饥似渴地观看学习。不过,观影打下的良好基础似乎并没有对他从事专业学习起到什么作用。中学毕业后,他几乎申请遍了所有的欧洲电影学校,均以失败而告终。无奈之间,他又去了柏林,在影院寻觅到一个电影放映员的工作。或许,这也是一个接触电影的好窗口。

1987年,野心勃勃的泰克沃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创建Moviemento电影公司。同时,他开始钻研电影剧本,并为电视台采访、拍摄了很多德国著名导演。这些人都是他崇拜的偶像,从他们的身上,泰克沃看到了作为电影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与风度。但是,泰克沃拍摄自己电影的愿望却迟迟没有实现,直到某日他遇到了制片人罗莎・冯・布劳恩海姆。布劳恩海姆强烈地建议泰克沃从恐怖类型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拍摄自己的影片(这和法国新浪潮的电影作者们是何等地相似!)。譬如,她提议泰克沃用一种夸张的方式记录下他和自己女朋友的争吵,并以此拍成一部短片。果真,不久之后,一部名为《因为》(Because,1990)的影片诞生了,并获邀参加了巴伐利亚北部的豪弗电影节(Hof Film Festival)。这是泰克沃第一次携作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影片获得了观众的笑声和赞许,也成为了泰克沃电影事业中的分水岭。

为了传达一种强烈的个人真实,同时也是对形式实验的挑战(现在他依然如此),泰克沃拍摄了另一部短片《尾声》(Epilog,1992)。不料,不仅反响寥寥,还让他背了一屁股的债。从今天的角度看,这次失败仍有它的意义――泰克沃和他的摄影搭档弗兰克・格雷布由此获得了重要的技术体验。不久,泰克沃获得了媒体巨头德国公共电视传播公司(ZDF)的资助,这也使得他得以拍摄自己的第一部长片《致命玛丽亚》(Deadly Maria,1993)。这部电视电影还是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恐怖片对他的影响,但是泰克沃把故事改造成了一出浪漫情节剧。与众不同的故事和鲜明的视觉风格一时间在业内掀起波澜。尽管公众对这个小伙子还是知之不多,但是许多电影节的评委已经牢牢地锁定了泰克沃。最终,《致命玛丽亚》在超过100个电影节上放映,并在西班牙、荷兰、瑞典、挪威甚至巴西的电影院中上映。对于一部电视电影来说,这显然是一次十分不错的肯定。

《罗拉快跑》:读图时代的里程碑

1990年参加豪弗电影节时,泰克沃结识了史蒂芬・阿丹特,当时此人也在柏林拍摄自己的影片。后来,两人又先后借助ZDF的资金进行长片创作,相同的创作经历让他们很快成了好友。1994年,他们俩伙同沃尔夫冈・贝克尔(《再见列宁》的导演)、瑞士出生的导演/演员丹尼・利维创建了新的电影公司X Filme Creative Pool。这个公司后来拍摄了泰克沃迄今为止的很多重要作品,譬如《罗拉快跑》(Run, Lola, Run,1998)、《公主与武士》(The Princess and the Warrior,1999)和《天堂》(Heaven,2002)等等。公司最大限度地为保障导演的个人意志,并为其提供资金担保。于是,这批导演被称为德国影坛的“X一代”导演,泰克沃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早在拍摄《因为》的时候,泰克沃便经常思索一个问题:一次小小的偶然性与因缘际会,能否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甚至是生存或死亡?这个想法,最终引导他拍摄了成名作《罗拉快跑》。这部颇具实验风格的电影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轰动,并成为了多元媒介时代影像生产的新的里程碑。我们甚至可以在此妄下断言:《罗拉快跑》多方面的革新意义将注定使其成为泰克沃此生最伟大的作品。

《罗拉快跑》的故事说起来十分简单:参与贩毒的男友曼尼将黑帮老大的钱无意间弄丢,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罗拉为了拯救男友,必须在20分钟之内搞到10万马克,她到底能不能成功呢?故事分为3个平行段落进行讲述:①劳拉没有借到钱,与曼尼抢劫超市,自己最终被警察击毙;②劳拉没借到钱,在父亲银行抢到钱,曼尼被车撞死;③罗拉赢钱,曼尼幸运地找回钱袋,两人成为富翁。这三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样的,罗拉扔下电话,飞快地下楼,奔跑着去找钱。只是由于一些偶然性的出现(比如罗拉在楼道里被狗吓绊了一跤,抑或是碰上了婴儿车耽误了一点点时间),造成了结局的截然不同。这和泰克沃最原初的思考是完全吻合的:一丁点的时间错位改变了人的一生。

如果影片仅仅如此,也许算不上新鲜,因为类似这种叙事不乏前例:从早期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盲打误撞》(1981)到韦家辉在《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中都给与了十分精彩纯熟的阐释,而和《罗拉快跑》几乎同时诞生的英国影片《滑动门》(Sliding Doors,1998)更是与之惊人地相似。但《罗拉快跑》的超越之处,在于泰克沃真正整合了多样的媒介形式,从而在本质上改变了电影的本性。从叙事上看,影片就像是一出RPG闯关游戏,当“Game Over”屡屡不幸降临时,主人公罗拉又会毫不气馁地拨倒一切时空顺序,从头再来,直至最后赚到十万马克,胜利通关。同时,泰克沃在影片多处使用呆照快速切换,用来传达人物未来命运的丰富信息。此外,动画、磁带录像、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也被泰克沃一股脑地穿插在一起,对此他表示:“我的宗旨是给影片的每一个层面以特定的美学界定。例如闪回的场景总是用黑白胶片,因为周围的世界随时会因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带有人为的假定性;至于劳拉和曼尼在场的现实世界,则用35mm胶片。”

《罗拉快跑》制作花费了350万马克,可它仅仅在美国就拿下了730万美元的票房。IMDB网站有报道称:“电影院仿佛变成了一个‘迪斯科舞场’。新一代的美国孩子,他们不是坐在座位上,而是站在座位前。他们在纷繁快速的影像和剧烈激荡的音乐中与《罗拉快跑》共振。”这是真正读图时代的先锋作品,是游戏、广告、动画、电视、照像揉合而生的新影像语言。看看罗拉的形象:绿裤子、蓝上衣、红头发。特征突出、色彩鲜艳、对比鲜明,给观众以强烈的视听愉悦,不正是广告卡通人物的真实再现吗?然而,正是这个虚拟的人物,负载了当代都市人的普遍情感。正如泰克沃所言:“这部片子的地点可以轻易地设在北京、赫尔辛基甚或是纽约,但唯一会改变的只有背景,非关情感的轻重。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像罗拉。”

《香水》:徐四金与谋杀案的奥秘

《罗拉快跑》诞生后,很多影评家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其中,很多影迷和论述都注意到了《罗拉快跑》与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盲打误撞》精神内核的一致性。当然,泰克沃的原意也许仅仅是在一个游戏/广告的层面阐释人物,而并非想将故事上升到一个抽象哲学的层面。但是,不期然的是,“电影哲学家”基耶斯洛夫斯基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这位执导过《十诫》《两生花》《三色:蓝》等诸多重要作品的大师,原本在1994年拍竣《三色:红》后宣布息影。后来又耐不住寂寞,创作了以《天堂》《地狱》《炼狱》为名的“神曲”三部曲。1996年3月,大师在华沙去世,但“神曲”三部曲的拍摄并未随之终止。2002年,泰克沃接拍《天堂》;2005年,波黑导演丹尼斯・丹诺维奇(《无主之地》导演)接拍《地狱》,这些均是对基氏的致敬之作。

《天堂》上映后,评论众口不一,争论的焦点在于泰克沃是否延续了基氏原作的精神。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而若想在一部作品中丝毫不留下自己的印迹,更是件不靠谱的事。此后,泰克沃在三年时间里只拍摄了一部短片《真实》(True,2004),娜塔丽・波特曼应邀主演,影片在2006年被收录到名为《巴黎,我爱你》的合集中,这是由22位国际导演共同创作献给巴黎的礼物。其余时间,泰克沃潜心投入到古装巨片《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的筹拍工作中来。影片史无前例地投入5000万欧元巨资,这是迄今德国国内耗资最大的影片。

《香水》改编自德国当代文坛巨擎帕克里克・聚斯金德的同名作品。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此书时,特别给作者译了一个颇有中国味的名字:徐四金。徐四金1985年推出该书后,震动欧洲文坛,大卖1500万册。书中离奇的故事,扭曲的人性,美妙的细节让读者手不释卷,而电影制片人更是挤破了头想获得小说的改编权。不过,所有人都吃了闭门羹,因为徐四金本人根本就没打算出售。直到2001年,制片人伯恩德・艾辛格千辛万苦才说服了徐四金,以1000万欧元的惊人高价拿下了电影改编权。这之后,无数导演从艾辛格面前走过,马丁・斯科塞斯、米洛斯・福尔曼、蒂姆・波顿、雷德利・斯科特……相比之下,资历尚浅但冲劲十足的泰克沃的出现,让导演的人选最终有了着落。

泰克沃亲自担任影片的编剧,并参与了配乐工作。片中的主人公格雷诺耶生来便是个嗅觉天才,但身上却没有任何气味,这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自卑。出于这种扭曲的心理,他开始利用自己的本领制作普天之下最奇妙的香水。这种香水必须混集13个美丽少女的体香,为了达到目的,格雷诺耶开始了骇人的谋杀行为。虽然是德国出品,但《香水》的演员基本上全部来自英国,对白也全部由英文完成,泰克沃国际化的野心由此昭然若揭。不仅如此,泰克沃还邀请来了著名的奥斯卡影帝达斯汀・霍夫曼担任重要角色。很多人开始质疑这种电影生产的“血统不纯”,泰克沃的理由很简单:“我要拍最好看的德国电影!”是啊,面对虎视眈眈的好莱坞和虚弱的民族电影现状,还有什么能比这更有抵抗力呢?

上一篇:女性在好莱坞遭受歧视 下一篇:“老枪”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