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模具专业生产实习改革思考①

时间:2022-07-13 08:56:28

高校模具专业生产实习改革思考①

摘 要:目前高校模具专业的生产实习多数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实习,这样的实习对于学生了解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工程素质等极为不利,更不可能带来好的实习效果。究其原因还是企业接待意愿与能力和实习经费不足等。本文提出利用学校自有的设备场地等资源与社会企业结合,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实现学生动手参与实作的生产实习,并对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模具专业 生产实习 改革 参观 动手实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019-02

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各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强化工程意识、获得工程实践知识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学生接触企业、获得生产技术及管理知识,进行工程师基本素质训练的必要途径。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在工业中所处的门类、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巩固专业知识,强化工程意识,培养事业心、责任心和务实精神;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印证和巩固已学专业课程,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生产现场中通过对本专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生产过程的观察、分析和动手实作,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拓宽专业知识面,丰富工程实践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和现状等。但近年来,高校模具专业的生产实习由于企业接待意愿与能力和实习经费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基本上采取由学校指导教师带队,在厂方技术人员作简短介绍后,由学校指导教师负责现场讲授,学生参观的实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际上是只能参观、不能实际动手参与。这样的实习对于学生了解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工程素质等极为不利。

1 改革的方式与意义

如能充分利用各个学校现有设备与场地资源,引进合作企业,同时利用企业自己现有的生产设备和场地,利用其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则学生就可以真刀真枪地参与实际操作,甚至顶岗实习。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就能够动手参与从模具设计到制作的各个环节,不仅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工程素质的培养极为有利,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模具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而且还可能为学校节省诸如教师的差旅和住宿等费用,这有利于多年实习经费拨款未增加所导致的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同时还能为企业带来丰富的人力资源,缓解企业设备与场地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压力,增强流动资金实力,从而获得一举多得的实效。

2 要获得良好的实习效果,须做好三个结合

2.1 实习过程中须做好参观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参观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动手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工程素质,理解并掌握模具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参观实习是整个生产实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模具专业的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重点了解本专业相关产业链条上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特点、设备与工装配置、生产布局情况、产品生产的大致流程等,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但在实习过程中针对本专业的核心知识环节,学生应进行动手实践,熟悉其加工设备,了解其加工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能对加工零件及图纸进行深入分析,拟定出其加工技术方案和工艺规程,及相关加工程序,并在师傅的具体指导下动手实作。只有将二者在实习过程中有机结合开展才能收到良好的实习效果。

2.2 须做好学生动手与师傅指导相结合

学生动手只有在师傅的指导下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是安全实习与生产的保障。在生产实习中,指导教师应交给学生如何实习的方法,在实习的各个阶段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使其实习步步深入。对于生产现场的典型实例给学生详细分析讲解,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以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动手实作时,指导师傅应耐心讲解,认真审查学生设计的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并予以修改纠正,精心指导学生检查和调整设备、工件安装、程序调试等,在确保了设备、工装机具和人员等都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动手实作。

2.3 须做好奠定模具工程背景知识与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素质相结合

理解并掌握模具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对学生来说固然重要,但培养起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才能使其终生受益。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学生强化工程意识、获得工程实践知识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学生接触企业、获得生产技术及管理知识,培养起工程师基本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必要途径。

3 要保证安全并获得良好的实习效果,必须解决三个到位问题

3.1 必须解决学生动手到位问题

学生如果动手不到位,实质上就导致了这样的实习就是观摩实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要保证学生的动手到位,则在每天的实习工作安排中都要有具体的工作任务交由其独立完成,使其在完成工作的任务中达到动手到位的目的。

3.2 必须解决师傅指导到位问题

如果师傅的指导不到位,学生的动手就不可能到位,而学生的人身和其它方面的安全就根本得不到保障。要保证师傅的指导到位,可将其指导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与效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责任,以及该工作相关的经济效益考核等指标直接挂钩。

3.3 必须解决管理到位问题

学生动手参与实际工作的生产实习与参观实习不同的是学生分散参与到了模具实际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了,整个实习班级并不在同一个地方或工位附近,学生较为分散并需要轮换轮岗。在这种分散状况下,学生实习任务如何安排、监督、考核,安全与防护如何保证等都需要组织管理工作切实到位才能有保障。因此,搞好生产实习的管理,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制定详细具体的管理措施,严明实习纪律,是生产实习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保障实习安全的一项必要措施。

4 要获得好的实习效果,须强化三个方面的指导

在生产实习中,实习指导教师应按生产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经常研究实习指导方法,不断总结实习指导经验,做好以下三方面的指导。

4.1 以生产实习教学要求指导组织实习内容

生产实习的内容组织应多注重实习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模具结构及使用、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引导学生结合现场进行实例分析和研究,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让学生自觉地围绕问题收集资料学习,从而做到主动地去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安排一定量的技术讲座,以助于实习的深入,使书本上的知识与生产实际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

4.2 以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做好现场讲解

学生参与实际生产过程的实习与以往的参观实习不同的是学生要参与模具开发流程的每个环节工作,由此使得其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更细更全面,如没有一个理论上的预先指导,则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参与每个环节的实习过程中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进行,而且即使有的同学实习过程中很好地参与到了模具开发的各个环节中了,但其在实际工作中所做的工作如何结合理论知识其不一定清楚,难于达到实习的效果和目的。在生产实习中,指导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实习的方法,在实习的各阶段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使其的实习步步深入。指导教师应就生产现场的典型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指导教师再进行总结提高,以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指导实践实作

在生产实习中,应要求学生对难度适中的零件进行动手实作。学生应对每个实习单元中提出的加工要求,熟悉其加工设备,了解其加工操作的方法和步骤。指导教师应耐心讲解,帮助学生对所加工零件及其图纸进行深入分析,拟定其加工技术方案和工艺规程,并帮助其编制好加工程序;认真审查学生设计的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精心指导学生检查和调整机床、安装工件、调试程序。最好在计算机上进行加工操作仿真确认无误后并在确保机床、刀具和人员都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开动机床加工实作。

5 结语

改变以往参观了解的生产实习方式,紧密结合本专业的生产实际,将学校现有设备场地等与社会企业的技术力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产实习中真刀真枪的实际操作,动手参与从模具设计到制作的各个环节,将会对学生有针对性地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工程素质等极为有利。

参考文献

[1] 臧建所,胡金平.关于模具专业生产实习作业设计的若干思考[J].价值工程, 2013(16):238-239.

[2] 臧建所,张丹,于信伟,等.新形势下高校模具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6):297-298.

[3] 王丽娟,鲁素玲,闫华军,等.针对模具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4):97-99.

[4] 宋玲.模具生产实习中安全意识的加强与安全事故的防范―― 从我院一则实习生安全事故引发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1):225.

上一篇:新纤维的商业化应用 下一篇:重视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