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员关注“两会”热点话题

时间:2022-07-13 02:59:57

留学人员关注“两会”热点话题

出生于安徽农村,也在基层卫生院工作过的日本顺天堂大学副教授、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副会长汪先恩表示,他特别关注农村问题:总理的报告提出把投资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确实令人鼓舞,这是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当然建设新农村是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借鉴国内外的正反经验,少走弯路。强化农村合作医疗也是富民举措,但这只是权宜之策,最终应当过渡到国家主导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英国利物浦大学电力电子系教授、E-自动化研究室主任吴青华: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文明建设的迟缓导致的失衡使一些社会矛盾凸显,各阶层的利益分化加剧。这种失衡在西方历史的某些阶段也可以找到对应物。但是由于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若忽略对自身文化的反省或者生搬硬套西方的做法,只能使这个问题变得更为棘手,因此需要人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吴鹰认为创新应该从教育开始,而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的创新型人才:UT斯达康靠创新,从一个小公司发展到一个销售业绩排名在世界前十位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机构和大学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政府是管理调控的主体。这需要一个很好的环境和政策的支持,形成一个创新体系。吴鹰认为高科技企业应拿出年收入10%的资金来进行创新性的研发,以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特别要加强应用性的创新。

归国创业的黄一平博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政府应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再生制造业的规范化发展,鼓励这些企业做大做强,创出自己的品牌。发展再生制造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可以树立中国是负责任的绿色大国的形象,减轻世界各国对中国崛起后可能会大量消耗世界上有限资源的担忧。这是一举多得、利国利民、保护环境的有益之事。

留美学人辛放:中国要在出口产品的同时,也传播中国人民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要让世界知道中国人在想什么。他希望代表、委员能在这一方面做些工作。

全法中国学联奥尔良分会梅玉等留学生:21世纪的中国新型社会向“国民素质”提出挑战,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让人们考上大学。教育要多元化:亲情,友情,感恩等的人文教育以及适应社会的实践教育都应提到老师的教案中。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方向是否正确,教育出来的人能否适应社会?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摘编/一和 摄影/樊世刚)

上一篇:武当山与道家文化 下一篇:留学人才开发的关键是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