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活并行,扬习作之帆

时间:2022-07-13 01:31:43

与生活并行,扬习作之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的习作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释放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对习作来说,如果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连接,那这种训练是最有效的,离课标修改版提出的“特别注重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能达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境界。

一、联系生活实际,积累词汇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学生应该在生活中领悟知识,在实践中形成技能;生活化教育是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样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学生就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生动活泼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如一位名师教学《会走路的树》,学习了“好奇”和有关的句子后,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问这棵树吗?”学生从颜色、会走路、长在脑袋上等方面提出了问题。老师说小朋友们第一次见到会走路的树,感到非常奇怪,也很感兴趣,这就是“好奇”。老师出示“好奇”的生字卡片指名读,然后引导学生:感到非常奇怪就是好奇,爱问问题就是好问,非常爱学习就叫好学,非常爱读书就叫好读书,非常爱动就叫好动,对客人很热情就叫好客。教师从“好奇”一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带出一串有关“好”的词语,及时巩固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为将来的课外阅读和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读写与生活结合,学写片段

在阅读教学中安排语言训练,那是最好的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时机。教学《会走路的树》中小鸟与小树分别的片段时,一位老师这样安排:先范读“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用音乐渲染小鸟与小树难舍难分的气氛,然后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朗读这段文字。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小树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快乐啊!可是,分别就在眼前。从此,小鸟的眼前没有了小树熟悉的身影,小树的耳畔没有了小鸟美妙的歌声。小树和小鸟在分别的时候会怎样呢?它们会说些什么?”教师要求同桌之间演一演,然后指名上台表演,要求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认真听他们的谈话,评价一下他们演得怎么样。在此基础上,老师让学生写一写小树和小鸟分别的场景: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要飞到远方去了。她( ),说:“ 。”小树( ),说:“ 。”在学生练习时,教师提供如下词语:依依不舍、恋恋不舍、红着眼睛、难过地、抹着眼泪、眼泪汪汪、挥了挥手、伤心地,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离别的词语,并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感受小树和小鸟的离别之情。学生交流反馈后,教师再安排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第四自然段。

三、利用校外资源,积累素材

众所周知,写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学生有什么样的生活就能写出什么样的习作,也就是说,学生写作的内容是由观察生活的能力决定的,而对生活的思考深度与感受敏感度决定了习作质量的高低。我们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和家长一起设计、安排相应的观察活动,引领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切实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让习作更好地汲取生活中的新鲜营养,我们通过校信通让家长经常引导孩子参加各种劳动。帮妈妈择菜,可以区分各种蔬菜,通过交流还能了解蔬菜所含的营养的不同;不同的蔬菜,有的可以吃叶子,有的可以吃茎,有的可以吃果实。虽然有时可能会被大青虫吓一跳,但择菜的过程,学生记得清清楚楚,对家务劳动中的困难,也感受很深,写起作文来有血有肉。在乡下参加田间劳动,会有更多的新发现:韭菜地里的野草太狡猾了,有的长相和韭菜差不多,有的根很深,直往韭菜根下的泥土钻,有的干脆长上一排刺让拔草者无从下手。钓鱼、钓龙虾等活动,能让学生体会到做事要有步骤、有耐心的道理。

学生参加各种劳动与活动后,教师每周挤出半节课的时间或通过博客让学生晒晒自己做过的事,评一评谁做的事最有意义,谁做的事难度最大,谁做的事最有趣,谁做的事最让人感动……龙虾学校的子民们也和我们一样做操、上课、调皮捣蛋,打架挨老师批;小狗被玻璃门夹住了,疼得“嗷嗷”直叫,奶奶伤心得直叹气,“我”的眼睛一红,拼命忍住了在眼眶里打转的眼泪,同情心油然而生;早上妈妈送“我”上学,在钢材市场摔了一跤,她不顾自己的疼痛,转头先问“我”有没有摔疼,于是“我”写了一封信给市长,提议将钢材市场搬离居民区……学生们通过交流,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提建议,等于在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同时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写作材料,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更难得的是学生们学会了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深入思考生活中的事件的方法,而这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让语文课堂“瘦”起来 下一篇:让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