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钱精品宝苏局刻花钱

时间:2022-07-13 11:03:44

清钱精品宝苏局刻花钱

起源于秦汉的花钱(又称厌胜钱、压胜钱)属民俗玩赏品类,佩挂、玩耍、置箱柜以辟邪,供人们祈求吉祥、富贵、避灾镇邪。早期花钱内容和形式比较单纯,唐宋以后神道志怪、魑魅魍魉兴盛,大大地丰富了花钱内涵。刻花钱是众多花钱中的一个类型,在钱币方寸之间刻划出大千世界。清初经济繁荣,刻花钱再度流行,清后期咸丰铸大钱为刻花钱兴旺提供了舞台。宝苏局所铸宽缘咸丰大钱与江苏由来已久的刻铜传统相得益彰,花草、山水、瑞兽、龙凤、八仙故事的刻花钱精美绝伦,是自汉代以来刻花钱的颠峰。京城一些铜器铺承接内务府活计,工匠技艺非同一般,宝泉、宝源局刻花钱亦负盛名。但相比之下,宝苏局刻花钱不仅在数量上超过宝泉、宝源局,纹饰图案精雕细凿,一些深浮雕刻花钱工艺略胜京局一筹。笔者藏有一枚宝苏局当十宽缘刻花钱,图案构思与众不同,内涵丰富,不落俗套。细腻又层次分明的深浮雕,说它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一、钱面:钱文“咸丰重宝”

1.鹤发童颜老者。居于钱面上端,头顶祥云,脚下灵芝。似为《二十四孝》中老莱子,相传此公年七十,常穿五色彩衣作婴儿状,以娱父母。老莱子为古代孝子典范。

2.鹤与鹿。鹤居右,脚踩岩石,头顶灵芝,《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自古以来鹤一直是长寿的象征。鹿居左,站立于岩石上,头顶一灵芝。鹿性温顺,形态秀美,古代神话中鹿为真善美的瑞兽,如“九色鹿”故事等。鹿与“禄”谐音,禄原义为官员的俸禄,如“高官厚禄”,禄与财不同,还代表地位。

3.五针松。松树四季常青,任凭风霜雨雪,傲然挺立于悬崖峭壁,形态挺拔俊俏,象征坚毅刚强。松柏常青。

4.岩石。色泽、形态奇特。观赏奇石为古代文人雅兴,观赏赋予石头文化和精神。聊斋志异中“清石虚”一段,故事主人公愤把石头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要。优秀观赏石须瘦、皱、透、润,此石有此特点。石代表意志和久远。

5.灵芝、桃、荷花、竹。

①灵芝(钱面背右下及钱面外缘)。菌类,寄生于枯木,似云朵状,质坚不腐朽,冠柄光泽如漆,有青、赤、黑、白、黄、紫六色。古人奉为仙草。

②桃(钱面背左下)。传桃为仙人主食。《汉武说事》:王母娘娘于瑶池开蟠桃会宴请各路神仙,王母仙桃三千年一熟,食之长生不老。桃木辟邪,道士用桃木剑驱鬼斩妖。桃主寿。

③荷花(钱面背左上)。荷花也称莲花,古名芙蕖,荷花艳丽华贵,荷叶如华盖。古代文人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奉为廉洁正直的偶像。莲花是佛教的标志,如来、观音诸佛均立或乘坐荷花,荷花还代表净土,高贵吉祥。

④竹(钱面背右上)。竹历冬寒而枝叶不凋,翠绿清秀,虚心有节,为梅竹菊兰四君子之一。竹代表高洁、茂盛。

二、钱背:当十,满文“宝苏”,五针松、岩石、灵芝、荷花、桃、竹与钱面相同。

手持仪仗的童子,财神赵公明与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合称五路神,是人们求钱财、富贵、生意兴隆礼拜的神仙。旧时有招财童子和利市仙官年画,二少年舞蹈状,一手执一串铜钱,二人五官、外形、穿着完全相同,实际是一个人被“克隆”成对称的一对,即为利市仙官姚少司。

松鼠(钱背上下各一)。十二生肖中老鼠行大,还是十二时辰和地支之首。汉代铜镜上就有了十二地支铭文,隋唐时铜镜更出现了老鼠的形象。在佛教造像里,多闻天王(四大天王之一,也称四大金刚)手掌上的鼠鼬代表财神、财宝和保护神。用可爱可亲与人无害的松鼠,寓意财神、财宝和纳吉,在一些雕塑和风俗画里时有出现。而花钱上除生肖有老鼠外,绝少发现松鼠。

花钱内容都有主题,文字、图案相互关联,代表吉祥、祝福、辟邪或者为典故、神话故事。刻花钱不是批量铸造,镌刻者可以随心所欲(也可能是定制者的要求),依个人嗜好、观念左右刻花钱的内容。因此,多数刻花钱构图不拘一格,极少见两枚完全相同的刻花钱。此钱上松鼠图案从未在花钱谋面,笔者找遍多本花钱钱谱,几千枚花钱中没有找到松鼠踪迹,它的近亲老鼠倒是屡见不鲜。特点之二是罗列内涵异常丰富,我们无法将其中内容整合成成语典故、神话故事。涉及面异常广泛,人物―财神、孝子,动物―松鼠、鹿、鹤三种,植物―荷花、桃、灵芝、竹、五针松,岩石、祥云。整个背景全部刻成向外鼓起的圆点,似松树杆,在花钱刻花钱中绝无仅有。然而,精彩何止于此,精湛的刻工更让人叹为观止。

精:所刻景物惟妙惟肖,人物、动物五官清晰可见,童子紧握仪杖,杖头铜钱外圆内方;五针松树干、针叶错落;鹿、鹤、松鼠毛发齐全,松鼠尖嘴、利爪,生龙活虎,呼之欲出;钱币内廓及外圆完全被规矩纹覆盖,线条工整一丝不苟。

细:细微之处须放大镜观看,如松鼠的毛发,物体背景处圆点,岩石褶皱。

深:人物、动物、树、花与背景有几个不同层面,在挖出的深层刻出背景花纹,如此精细的深浮雕刻花钱极为罕见。

这是一枚典型的江苏风格刻花钱,它将中国古钱与雕刻艺术融为一体,我们已无从知晓创作者的姓氏生平,今天的钱币收藏和研究者感慨之余,对创造了内容、刻工堪称双绝刻花钱的先辈深表敬意,赞叹深厚肥沃的故土文化孕育出如此丰盛的精神食粮。

(责编:丁丑)

上一篇:破解千古蜡样之谜 下一篇:清末民初机制币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