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苏:用金融创新实现“以房养老”

时间:2022-07-13 10:42:25

孟晓苏:用金融创新实现“以房养老”

中国其实已经进入老年社会了,从2000年就进入了。60岁以上超过10%,65岁以上超过7%,这已经超过国际标准。中国人口老龄化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速度快、来势猛,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巨大。第二, “四二一”家庭成为主题,老人抚养比明显加大。第三,居民富裕与保障程度慢于老龄化速度,未富先老。

现在保险法修改,已经允许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但是还没有出最后的细则。而保险业很早就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养老设施,收购养老设施这已经是保险公司的共识,有一些公司已经小规模做了一点。在哪里建养老住宅呢?很多公司都找到北京五环路以外去了。到这些地方建房子,我称为荒山野岭模式。老人们为了减轻年轻人的负担,走向了荒山野岭。这种养老就不适合了。还有一种,在海南、博鳌这种一年一季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不错。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思路,以房养老。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存在着像我们现在存在的情况,叫住房富人、货币穷人。有很多老年人有了房产,但却没有多少资金来源养老,现行制度下这种房子只能传给子女。但是如果老人把房子卖了,就没有房子住了。有没有办法让老人住着房,又能够领到房子的销售资金?有办法,这就是欧洲起源的反向抵押贷款。最近这十年,美国人改变了过去大房换小房、小房换公寓的养老方式。把房子抵押拿出来作为养老。这种方式发展很快,原来一年只能卖十几万件,现在一年几十万件,美国有100多万老人采取以房养老方式,根据房屋品质评估,确定给老人每个月多少钱,老人活着又住房又领钱,可以住到去世,这是人生资源非常好的配置。

这种产品在日本也得到了发展,日本人大约和我们同时提出了反向抵押贷款这样的产品。但是短短七年,日本已经有1/3的老人通过反向抵押贷款实现了以房养老,而我们还在原地踏步。其实反向抵押贷款非常适合中国国情,中国老人没有多少工资,又没有办法给老人再买养老保险,但是中国老人通过房改,很多人就有了产权房,现在通过购买商品房,很多人也有了第二、三套房,就不能拿出一套为自己解决养老问题吗?如果老人把房子抵押了,一个月可以得多少钱呢?比如65岁的男性老人,房子是380万元现值,平均寿命12年,这样每个月可以得2万元,而且终生源源不断。再分析分析女性,女性比男性活得长,所以每个月得的少,我们算下来女性老人一个月可以得1.4万元。

对投保老年居民的好处有:第一,启动房产金库,补偿老年生活。第二,解除经济顾虑,愉快延长生命。第三,增强生活自信,保持社会尊重。第四,保护弱势群体,有利社会稳定。第五,实现遗产税后,可以依法避税。根据调研,很多老人是愿意入这个保险的,有了这个保险,就可以多一个选择,就是以房养老,使得老人自己可以获得经济能力。

上一篇:任志强:煮饺子与房地产市场 下一篇:海韵地产,唯一不变的是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