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趋势及问题探究

时间:2022-07-13 09:35:50

集团化趋势及问题探究

摘要:文章基于全球范围内出版业集团化整合和多元化发展背景,梳理了中国出版业的宏观环境,指出了集团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从经济学的集团概念出发,探讨政府的合适定位和在此基础上的集团化改革与产业整合方案。

关键词:出版业;企业集团;出版资源;产业结构;内涵式扩张

一、企业集团和出版资源的概念界定

本文所指的企业集团是以一定的经济实体(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为核心,通过利益联系构成的一批具有特殊密切关系的企业群体。在我国法律意义上,企业集团通常被定义为以资本为联结纽带,母子公司为主体,集团章程为行为规范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本文将出版资源定义为与出版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各项社会资源的要素集合。

二、出版集团的建设背景

在国内,出版业内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存在已久,不同地区间经济的发达程度、市场的开放程度、出版资源的丰富程度差距较大,同时,改革开放的力度和经济增长的幅度都对出版业的集团化扩张起到了主要推动作用。

从国际环境看,对于强调全球文化交流合作的中国,自身的文化市场势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开放,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不可避免将应对西方文化产业的强势竞争与挤压,由此也愈发坚定了中国通过集团化扩张战略来壮大出版企业规模和实力的决心。

在计划经济时代,当时的集团化改革策动者希望出版集团可以跨越地区、部门、行业,即打破地区间的壁垒和部门间的垄断,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原则来激活出版市场,优化出版产业。

然而,随着出版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出版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日益凸显。不富裕的出版资源拥有量,不合理的出版资源配置方案,薄弱的出版资源意识,造成了出版资源的严重浪费。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单位的垄断和出版专业分工形成的壁垒严重阻碍了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平庸或低质的出版物大量滋生繁衍。产业结构中同构化和低度化的内在矛盾,使得许多出版单位难以具备人才、资金和技术上的全面综合优势,因而难以形成应有的规模经济效应。出版主体的素质缺陷较普遍,不仅缺乏鲜明的主体意识和标志的特色产品,也忽视提高自身的决策管理水平。

三、出版业集团化的现存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国外大型出版媒介集团的标志性特点都是共同的,雄厚的资本、巨大的规模、高额的市场占有率以及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等,这些西方大型出版集团一直引领世界出版媒介发展的潮流。

相较于在集团化整合的战略方针下逐步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的西方出版业,中国出版业在集团化过程中所受到的行政力量的左右和主导作用远远胜过了企业自发演化的能力和市场博弈的水平。整体而言,我国出版业的现状仍以高度的行政化和计划性为特征,缺乏原创能力和市龌盍Α2⑶宜孀鸥母锊椒サ牟欢仙钊耄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的需求使得传统出版业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出版社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印刷企业分散,发行难度大等突出问题上。

因此,出版业要想增强自身实力,以集团的形式整合优势资源,放大规模效应就成为一条必然的出路。然而,当我国出版业效仿国外,想要跟随它们的脚步发展壮大时,却发现大多数的出版组织中缺乏市场的生存搏击力量与持续发展动力。与此同时,产权分割加剧阻碍了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此时,国家行政力量的监督推动下相关政策的出台实施可以较好地避免出版业国有资产的流失,但也违背了出版产业的市场规律,一系列的弊端诸如产权纠缠,业务单一,地区局限等不容忽视。

随着集团化的进一步开展,各个分立出版局所属的编辑、发行、印刷单位全部一次性地涌入集团,如此一来,业务难以整合,流程无法重组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也就失去了集团化改革的意义。

中国出版科研所出版发行集团研究课题组根据深入调查,从行政管理、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公司体制四个方面指出当前我国出版集团主要存在着以下隐患,产权不明晰,政企分开的自主经营模式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母子公司的体制安排不健全,跨地区、媒体、所有制经营受阻,内涵式集团的发展后劲不足等。

四、出版业改革的发展趋势

纵观我国出版业改革的道路,依靠行政力量组建出版集团仅仅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历史现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出版业的管制将会适当放宽松,以市场为纽带竞争下形成或是依靠自我力量以内涵式扩张形式发展起来的出版集团将会成为出版业的支柱性力量。现实中也可以观察到,一些颇具实力的出版组织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自主的内涵式扩张;二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下组建的资本方联合体,不断沿着集团化的良性方向前进着,并显示出勃勃生机。

结合具体实际,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出版业集团化建设将会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随着多媒体间的相互渗透,出版集团将有契机和能力实现跨媒体融合;以资本市场为联系纽带的投资方多元化格局形成雏形;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将在出版集团中健全完善;出版业的市场格局将由大型集团主导划分,垄断持续扩张;坚持走内涵式自主扩张的发展道路的出版集团将爆发强力后劲。整体而言,新一轮的出版格局将在重新洗牌后渐趋明朗。

五、建议

中国出版业的集团化战略从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言,固然是一种必然的历史选择。更进一步的话,集团化战略既是扩张战略,更是整合战略。出版集团的并购、整合、重组并不是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产业门类的繁多,而是针对出版业的定位调整,即运用整合战略来适应产业融合的趋势,具体体现为壮大核心业务、挖掘核心内容、培养核心能力。

对于中国的传统图书出版业,必须从更广阔的产业空间角度审视自己的未来。我国出版业的利益不仅包括经济利润,也包括控制权、话语权、行政权等权力影响力。因此对于出版业的改革要做到打破部门与行业之间固有的利益格局,偏重利用市场的推动作用来加速出版业的集团化扩张。

同时,出版业集团化也会间接导致舆论的多样性减少和出版业的商业性增强。出版业存在政治倾向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许多报刊杂志社为赚取高额的广告收入,噱头造势,不顾忌大众立场和社会影响,出版业出于销售利润的考量去迎合某些社会反响强烈的偏见,如此出版刊物难免会落入丧失其应当具备的政治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危险陷阱,此外,部分出版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垄断地位导致的政治效应更是会严重妨碍民主舆论的论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在壮大我国出版业实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出版组织的分散和多样性需求亟待满足,对于有潜力的中小型出版社、专业性的学术类出版社,政府在政策上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倾斜和侧重,以保证出版刊物的类别丰富、层次多元。正确的出版业政策导向应是控制数量与优化质量双管齐下,汲取西方资本主义集团化的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稳步推进我国出版事业的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上一篇:试论感伤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中时间观的现代性 下一篇:构建大学生重大疾病网络互助社区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