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导尿管结壳致尿管堵塞的临床护理

时间:2022-07-13 09:12:36

一例导尿管结壳致尿管堵塞的临床护理

【摘 要】CE(导尿管结壳catheter encrustation)是LTCP(长期留置尿管病人long-term catheterized patients)尿管堵塞的常见原因之一,它的形成与CAUTI(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尿管更换间隔时间、尿量等相关。本文介绍一例因尿量不足致导尿管结壳形成引起尿管堵塞的病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患者未再有导尿管结壳致尿管堵塞出现,膀胱无结石形成。结论:LTCP维持足够尿量的重要性;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效果评价应贯穿活动的全过程。

【关键词】导尿管结壳;尿管堵塞;尿量;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15―01

CE是LTCP尿管堵塞的常见原因,对于CE的形成首先想到的是CAUTI。但对于维持足够尿量以冲洗尿路,减少尿道感染的机会,稀释结晶,预防CE形成,往往缺乏足够重视。现将尿量不足致CE形成,导致尿管24小时内连续堵塞2次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65岁,脑动脉瘤术后,意识模糊,于外院带尿管入科第二天,更换尿管第14天晚22:00出现尿管堵塞。挤压尿管及膀胱冲洗均无效,遂拔除尿管,见尿管侧孔、腔内、管身球部形成CE。拔出尿管同时尿液自尿道口流出,可见尿液中带有结壳碎片。更换尿管后,尿液引流通畅,集尿袋内见絮状物及沉渣。嘱家属喂适量温开水,保证尿液清澈。于次日凌晨4:00再次出现尿管堵塞,挤压尿管及膀胱冲洗均无效,拔除尿管同时尿液自尿道口流出,可见尿中带血及结壳碎片。因考虑频繁插管导致病人尿道粘膜损伤及尿路感染。故暂停留置尿管。于晨8:00再次更换尿管。

2 护理:

2.1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病人尿管堵塞前1天尿液分析结果示病人尿液中白细胞60个/ul,PH7.0,尿培养示粪肠球菌感染。日均静脉补液量1000 ml,病人因存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多汗症状,尿量少。病人陪护的家属更换频繁,未能按要求补充饮水量。尿管护理如尿道口护理、间断夹闭尿管、膀胱冲洗等同常规。

2.2解决方法:

2.2.1维持足够尿量,《基础护理学》认为尿量须每天维持在2000ml以上,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以减少尿道感染的机会,同时预防尿路结石的形成[1]。由于病人生活不能自理,需家属陪护,而此病人陪护的家属更换频繁,对病人喂水量交接不清。指导病人家属备一笔记本,将各个人看护时的喂水量及尿量记录。发现尿量不足后即加强喂水,力保24小时尿量在2000ml以上。

2.2.2有研究认为尿液PH与尿管堵塞有一定关系:患者尿液PH大于6.8为高危堵塞类,每两周更换一次尿管;PH小于6.7为非堵塞类,每四周更换一次尿管[2]。和医生沟通后,遵医嘱改碳酸氢钠膀胱冲洗为呋喃西林膀胱冲洗,降低尿液PH值。

2.2.3加强观察、指导与交接,加强对该病人不同时段照顾的家属的健康宣教,强调维持足够尿量的重要性,并及时评价效果。

2.2.4病人发热、出汗时及时换算需增加的液体摄入量,保证充足液体摄入,维持足够尿量。

2.2.5定期复查尿液分析。

2.2.6余留置尿管相关护理同常规。

2.3效果评价:

1个周后复查尿液PH6.0,白细胞0个/ul,彩超查膀胱无结石形成。病人未再出现尿管堵塞现象。

3 讨论

LTCP(长期留置尿管病人long-term catheterized patients)即留置尿管超过28-30天的病人须定期更换尿管,因国外有资料证实留置尿管1天尿路感染率1%,留置尿管2天尿路感染率5%,留置尿管14天尿路感染率100%。CE形成理论认为:插有导尿管的尿路内的细菌除了可在尿液中浮游生长外,更重要的是在导尿管表面呈生物膜(biofilm BF)性生长,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宿主尿路某些蛋白质及尿盐共同构成了包裹导尿管及隐藏细菌的膜性结构,它们通过纤维蛋白网络粘合在一起,某些产生尿素酶的细菌如变形杆菌,产生尿素形成氨盐,使尿道PH值升高,尿中结晶形成。根据结石异质成核理论,尿液中的电解质、尿盐结晶和基质持续地在表面沉积凝聚,形成CE[3]。而只有定时拔除尿管,将BF赖以依附的异物去除,才能预防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防止CE形成。

对于LTCP何时更换尿管,于茂恒的调查研究认为:性别、年龄、部位、带管时间、材质、开闭、冲洗等分组变量CE发生率的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而换管间隔长是发生CE的危险因素,高尿量是发生CE的保护性因素。认为LTCP4周为更换尿管临界点,此时如果尿量达到最宜也就是日均尿量为2500ml以上,则可以达到CE发生率低于总体患病率的效果;2500ml为尿量临界点,此时如果换管时间掌握在4周内,则可以达到CE发生率低于总体患病率的效果。专业分析两因素的意义:换管间隔过长容易形成CE, 尿量多可以冲洗尿路,稀释结晶,不容易CE形成[5]。孙桂蓉认为脑外伤病人更换导尿管的最佳时间是4周一次。因为脑外伤病人的治疗措施中,须常规使用脱水和利尿药物,因此每日尿量较多,日尿量为2360~4040ml,平均为2912ml,超过正常人水平,因此,尿管得到比较彻底地冲刷,形成泌尿系感染和导尿管阻塞的机会均减少[6]。

我科08年至今110位LTCP均为4周更换一次硅化乳胶尿管,病人尿液中白细胞0-3000个/ul不等,未有CE致尿管堵塞现象出现。该病人尿管在更换2周后出现CE致尿管堵塞,尿液中白细胞60个/ul,PH7.0,尿培养示粪肠球菌感染,其他尿管相关护理措施相同,首先想到的是尿量不足。故采取了以上措施。

4 小结:

4.1对于LTCP维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这一点是需要病人及家属配合的,尤其是有些病人须长期带管或者是家庭病床的,病人及家属对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的重要性要有深刻认识。

4.2对于从外院带尿管入科的新入病人要做好健康宣教及班班交接,护士要掌握病人及其家属对尿管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具体执行情况,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3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效果评价应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及时评价,及时修改和调整教育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以取得最佳的健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小萍.《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218

[2] 潘菊银.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导尿管最佳更换时间的循证护理评价.临床医药 2011,20(3):62

[3] Evans A,Painter D,Feneley R.Blocked urinary catheters: nurses’ preventive role[J].Nurs Times,2001,97(1):37-8.

[4] 李小萍.《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226

[5] 于茂恒 .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导管结壳危险因素的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Ⅰ-Ⅱ,8

[6] 孙桂蓉. 脑外伤病人更换导尿管间隔时间研究[J]. 中原医刊,2004,31(19):54-55

上一篇:大武口区2006―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下一篇:系统护理方法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重要应用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