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羟考酮用于宫腔镜检查的安全性评价

时间:2022-07-13 09:12:05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羟考酮用于宫腔镜检查的安全性评价

摘要:目的 比较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羟考酮用于妇科宫腔镜检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为舒适化宫腔镜检用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择期拟行宫腔镜检术患者60例,年龄35~55岁,ASA分级Ⅰ-Ⅱ级,体重指数21~23kg/m2,随机分为3组(n=20):A组 单纯丙泊酚组;B组 丙泊酚复合羟考酮组;C组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观察三组麻醉起效时间;患者术后 30 min 宫缩痛情况,三组镇痛情况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行疼痛评估;记录丙泊酚的总量,清醒时间,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苏醒期躁动例数及术后恶心、 呕吐发生情况和术毕30 min内头晕嗜睡情况。结果 A 组苏醒时间比 B、C 两组长(P0.05);术中 B、C 两组较A组安静,镇痛效果好,丙泊酚的总用量减少,术后宫缩痛轻,VA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术后 30 min内头昏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 A、B 两组(P0.05)(表4)。三组间恶心呕吐 无统计学差异(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A组多于B、C组(P

关键词:静脉麻醉;无痛;复合麻醉;宫腔镜检查

丙泊酚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术已广泛用于妇产科子宫内疾患的诊断和治疗。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丙泊酚复合用药日渐广泛,有文献报道了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及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考虑到瑞芬太尼停药后镇痛效果甚微,并可致痛觉过敏,有文献报道术前使用羟考酮能减科患者术后镇痛药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中比较了丙泊酚复合羟考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与单纯丙泊酚麻醉下用于宫腔镜检查术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 2015 年 1月~12 月妇科住院患者中,选择宫腔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n=20)。ASA Ⅰ~Ⅱ级,年龄35~55岁,体重指数21~23kg/m2,术前以FEV1/FVC(%)评估通气功能大致正常。

1.2方法 术前紧食12h,入室后监测MAP、HR、ECG、SpO2,开放一条外周静脉通路。A组 单纯静注丙泊酚2 mg/kg ,B组 先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3mg,5 min 后静脉注射丙泊酚 2 mg/kg;C组 先静脉注射芬太尼 1 μg/kg,5min 后静脉注射丙泊酚 2 mg /kg。三组丙泊酚静脉注射速度均为15~18 ml /min;待患者入睡开始手术,术中监测MAP、HR,RR,SpO2。术中根据患者表情、肢体动度加深麻醉,每次追加丙泊酚1mg/kg至手术结束。术中以氧流量5L/min面罩吸氧。

1.3观察指标 观察麻醉起效时间(从患者清醒到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麻醉前、麻醉后(麻醉起效后手术开始前)、手术中和苏醒时的 MAP、HR 变化,观察三组患者术后 30 min 宫缩痛情况,三组镇痛情况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行疼痛评估;记录丙泊酚的总量,清醒时间,观察术中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呼吸抑制发生率(若麻醉诱导后在吸氧情况下SpO2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 SPSS 18. 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单 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三组患者起效时间均快速,术毕清醒均较快,A 组苏醒时间比 B、C 两组长(P0.05);术中 B、C 两组较 A组安静,镇痛效果好,丙泊酚的总用量减少,术后宫缩痛程度较轻,VA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C 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术后 30 min内头昏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A、B 两组(P0.05)(表 4)。三组间恶心呕吐无统计学差异(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A组多于B、C组(P

3讨论

宫腔镜广泛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治,虽然手术时间短,但手术中扩宫、牵拉宫颈、宫腔内的手术操作及宫腔镜检时为保持手术野的清晰必须要一定压力的灌注液冲洗,都会使患者出现一些不良的应激反应。患者表现为恐惧,疼痛等不适,因静脉麻醉能够通过应用短效静脉物使患者达到安静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操作,能够适当的抑制应激反应,因此无痛条件下进行手术操作对于广大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当前临床常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1]或瑞芬太尼[2]。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速效的静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当中,特别是门诊日间手术的静脉麻醉[3]。是当前各医院开展舒适医疗和无痛技术的应用最多的药物。因其作用时间短,无蓄积,有轻度镇痛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门急诊日间手术的麻醉。但由于其镇痛作用较弱,临床大量报道丙泊酚单纯应用后有镇痛不足的情况发生。芬太尼特点是镇痛作用强,相当于吗啡镇痛作用的100倍,但易有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而瑞芬太尼为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物,临床多采用泵注维持麻醉,停药后的镇痛效果甚微,并可导致停药后痛觉过敏[4]。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是一种阿片类受体激动剂新型制剂,对k受体产生强激动作用,对u受体有部分作用,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强。术前静脉注射小剂量羟考酮3mg 可减科手术患者术后围手术期镇痛药用量[5],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 。

本文的研究亦表明 单用丙泊酚麻醉时虽麻醉起效迅速、苏醒也快,但用量大于复合芬太尼或羟考酮组,这说明复合羟考酮或芬太尼等镇痛药时能明显加强丙泊酚的麻醉效果,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使得苏醒更快。芬太尼组的术中呼吸抑制的概率明显高于羟考酮组,这说明小剂量的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时,它们的麻醉效能加强,呼吸抑制作用也更明显。而羟考酮组既加强了丙泊酚的镇痛作用,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同时呼吸抑制率有所减低。芬太尼组苏醒后的头昏嗜睡比羟考酮组明显,单纯丙泊酚组苏醒期躁动率高于羟考酮与芬太尼组,可能与其单纯应用镇痛作用不及后两组有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羟考酮注射液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复合丙泊酚麻醉时加强后者的麻醉效果,减少其用量,呼吸抑制更轻,能安全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

参考文献:

[1]许笑彬,刘永勤,王保国.丙泊酚伍用芬太尼用于宫腔镜下输卵管 再通手术麻醉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58-59.

[2]周俊,罗林丽,林雪梅,等.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宫腔镜手术中 的应用[J].四川医学,2009,30:1021-1023.

[3]Toklu S,Iyilikci L,Gonen C,et parison of etomidate-remifen-tanil and propofol-remifentanil sedation in patients scheduled for colonoscopy[J].Eur J Anaesthesiol,2009,26:370-376.

[4]Lee C,Song YK,Jeong HM,et al.The effects of magnesium sulfate in-filtration on perioperative opioid consumption and 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 with remifentanil-based anesthesia[J]. Korean J Anesthesiol,2011,61:244-250.

[5]Gharagozlou P,Hashemi E,DeLorey TM,et al.Pharmacological pro-files of opioid ligands at kappa opioid receptors[J].BMC Pharmacol,2006,6:3.编辑/申磊

上一篇: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探析 下一篇:双黄连颗粒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