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陕西关中地坑窑院更新模式探析

时间:2022-07-13 07:06:02

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陕西关中地坑窑院更新模式探析

【摘 要】陕西关中地坑窑院是北方地区的原生态民居形式之一,也是黄土高原干旱区域的最古老建筑模式,是该区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论文基于对三原县柏社村、永寿县等驾坡村及淳化县张寨村等典型关中地坑窑院调研,从地坑窑院的地理、气候适应性和生产生活方式方面探讨了地域文脉特征和现状利弊,从地域文化、空间布局及生态环境等三方面探讨了其更新模式。

【关键词】陕西关中地坑窑院 地域文化 院落空间布局 生态环境 更新模式

陕西省文化厅艺术基金项目:陕西关中地坑窑洞四合院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12023。

地坑窑院是豫西、晋南、关中、陇东等北方黄土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原生态居住方式,也被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暗庄子等,乃远古穴居方式的遗留,夙有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之谓,俗语称其为“院落地下藏,窑洞土中生”。陕西关中地区的地坑窑院无论数量规模、技术水平、艺术水平均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地坑窑院已被列入国家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极大推进了对该原生态民居的保护与更新的发展。

地坑窑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地坑窑院是千百年来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融合共生的产物,是当地居民利用本土材料,适应当地气候、地理条件,融合其生产、生活方式建造而成的,是具有良好环境适应能力的原生态绿色建筑。

1.地坑窑院是地域地理、气候适应性的产物

窑洞的修建受到地形地貌、水流风向等自然因素的很大影响,这种生存方式是先民适应自然环境的创举。窑洞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可谓之会呼吸的“生命建筑”,其与环境相容共生,有着其他建筑类型难以获得的生土性建筑优越性。地坑窑院是窑洞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分布于豫西、晋南、关中、陇东等北方黄土地区。其中关中地区的地坑窑院多位于渭河北部的台塬之上,塬上黄土层厚度可达十米到三四百米不等,黄土是“由风搬运沉积的第四纪陆相粉砂质富含碳酸钙的土状沉积物,主要由粉粒组成,颜色呈棕黄、灰黄或褐黄,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特征”①,这样的土质受人工开凿而不易崩坍,故地方民众巧妙利用黄土直立边坡稳定屹立的特性而向地下发展院落,形成地坑窑院(图1)。而土壤的热传导能力较差,地坑窑洞顶部及侧壁皆有厚土层覆盖,使得洞内温度总是落后于外部变化,故地坑窑又有冬暖夏凉、恒温恒湿等特点。为收集雨水,院中通常挖一口深约10米的渗井,井口上缩小成一小孔,比地面略低,这种井称为窖。地坑窑洞是先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是地域地理、气候适应性的产物,具有原生态建筑绿色环保、亲近自然的特色。

2.地坑窑院是地域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融合

地坑窑院不但是先民适应当地地理、气候的产物,亦与其地域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地坑窑院的院落组织形式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居住区域规划制度――“井田制”。井田制始于夏代,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被贯彻为我国最基本的土地与社区组织的规划制度与管理制度。井田制社会的“居住”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唐代杜佑《通典・食货》作以解析:“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一则不泄地气,二则无费一家,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财货,六则存亡更守,七则出入相同,八则嫁娶相媒,九则无有相贷,十则疾病相救。”②“井田制”对与华夏民族“居住行为”的规范,以及社会习俗、人伦道德都有巨大的影响。这种九宫格的居住形态反映了古代先民聚族而居的一种基本群落结构单元。地坑窑院亦是这种居住形态的演化与实际体现,以院落为中心,四周对称分布窑洞,具有极强的向心性及围合感。

地坑窑院作为一种向地下争取生存空间的生土建筑,其与靠崖式、独立式锢窑的建造方式完全不同,是在平地向下挖坑形成人工土崖后,再横向挖穴,以获取使用空间的竖穴与横穴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在缺少生产工具的古代社会,这种营建方式可谓经济高效,使得穷人亦可拥有自己的住宅。而在地坑窑院建成之后,窑洞上方会形成宽阔平整的“场面”,不但可供人行走,更为重要的是可充当晒场使用,这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关中地区来说,是十分必要且实用的。而且院落组群的形式亦多种多样,可用街道将院落间联系起来,形成地下街式地坑窑院或用过洞将两个以上的窑院串联在一起,形成院落群组(图2)。

由上可知,地坑窑院向地下获取使用空间,以院落为中心,四面横向挖穴,具有很强的向心性及围合感,是由古老的“井田制”发展演化而来的“地下四合院”。这种形式无疑符合现代建筑中心或场所、方向或路径、区域或领域的空间组合性质。且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相融合,成为居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陕西关中地区地坑窑院现状

陕西关中地区地坑窑院主要集中于渭河以北的黄土高原地带,以永寿县、淳化县、三原县、长武县、彬县、旬邑县、乾县、礼泉县等地为主。其中三原县、永寿县、淳化县三地现在还有留存较好且规模较大的村庄,三原县柏社村还因其有分布集中且保存完整的二百余院地坑窑院而入选成为2014年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1.典型地坑窑院现状

本次课题选取三原县柏社村、永寿县等驾坡村及淳化县马家村等为主进行调研,从其建造方式、院落布局、环境营造、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柏社村位于据三原县城四十余里的北部新兴塬上,村中现有保存完好的地窑134院,经常有人居住的地窑25院,废弃地窑52院,共计211院,乃目前关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地坑窑院聚落。

等驾坡村位于永寿县城西北4.5公里处。当地居民因地制宜,下挖窑洞居住,窑洞顶部的不远处便是其劳动耕作之所。村中现共有地坑窑洞481孔,有人居住的及已搬迁的窑洞共九排,其中保存完好的共计452孔,被损坏的共29孔。

马家镇马家村(图3)位于淳化县西部偏南,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南缘,地势较为平坦且土层深厚,但水源较为缺乏。近年来,村中窑洞使用数量急剧减少,倾圮坍塌较为严重。本次课题在马家村考察时发现形制十分罕见的地坑窑院街道,分布在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南街。

陕西地坑窑院主要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其建造方式则是在平地挖一个长宽约为8~20米、深6米以上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为院子,造成人工土崖,然后在坑的四周开凿6~14个窑洞,窑洞一般高在4米左右,宽3.5~4.5米之间,深达几米至十几米不等。这是一种由竖穴与横穴组合而成的窑洞形式,谚语将其描述为“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只闻鸡犬声,院落地下存。窑洞土中生,车从头上过,平地炊烟起,声由地下来”。

2.地坑窑院的SWOT分析

地坑窑院隐藏于黄土层中,没有明显的建筑外观体量,以四合院形式组成地下院落空间,最大程度地与黄土地融合起来,保持原生态的地貌环境,构成了黄土高原独特的地下聚落景观。地坑窑洞具备覆土建筑的特性,相比于生土建筑而言,更具有空间的变通性和设计的灵活性。而且还有取材方便、易于施工、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节省能源、易于成型等优势特征。对于隔绝噪音、防止辐射、防空、防火、防震等方面均有一定效果。是地方民居聚落生态观特性的展现。窑内恒温恒湿,建筑寿命较长。而向地下开挖的穴洞对于聚集雨水有着明显优势,可在雨季储水,旱季利用。但窑洞亦有其容易坍塌,室内因空气无法对流而通风较差,室内潮湿、采光不良,欠缺生活配套设施,院落占地面积较大,无法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等缺陷,且在现今的当地村民心中,居住于地坑窑院是落后与贫穷的象征,加之窑院与现代生活所需空间的差异性,造成地坑窑院的遗弃及衰败。

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将新技术融入其中并在保持其中地域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完美融合现代生活,使人口回迁并继续居住,重新焕发地坑窑院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复兴这一原生态建筑最大的挑战(表1)。

表1 地坑窑院SWOT分析表

陕西关中地坑窑院更新模式探析

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运用新的设计理念、生态技术与其传统方式相结合,使空间布局灵活、生态环保、便于施工的原生态民居地坑窑院的居住方式得以延续、建筑文脉得以传承,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1.建筑文脉的传承

地坑窑院的更新不但是对于此种建筑形式的保护,也是对建筑文脉的传承。地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其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组织结构和民间习俗等方面。

(1)社会组织结构,是指一种综合性的基础因素,可反映出某一地区聚落的整体形态及特征,是影响地域性建筑的重要力量。在不同文化特征的社会,其主导力量与需求系统各不相同,如宗教力量、血缘地域、经济方式等。而地坑窑院聚落的营建则多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故在设计过程中需全面考虑聚落的社会组织结构,通过建筑设计的方法寻求合理的解答。

(2)传统民俗,这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观念等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基本文化因素。一个地区世代传承的行为观念与价值体系与这个地方的传统习俗相互影响,共同形成当地人的价值观,并影响着诸如住宅、服饰、饮食等方面。

2.空间布局的更新

地坑窑院这种民居聚落长久沿用的九宫格模式为探讨新型窑洞的布局提供了确凿的依据。从设计构想中,由九宫格的单一元素可进行多层次的建筑衍生组合关系,具有空间构成的完整性。

利用一组九宫格形式布局(“八卦式”)的地坑窑洞作为设计母题,进行模数的加减。而模数则立足于“井田图”进行衍化。而后再以此为基础,将不同的变异模块进行再生组合,生成多种院落空间模式。运用开阔的设计思路和变通的空间格局,寻求灵活的空间组合关系,再根据功能的要求进行二次模数组合。以此即可产生多样的空间,满足现代生活方式对于空间的多种需求。利用窑洞的原有院落形制,推广此设计方法,在不同的地域面貌中,可生成灵活多变的建筑组群,保持地坑窑院的优势特性并增加建筑组群公共空间的共享性。这样的设计可以理解为是原有生土建筑的衍生,也是设计元素的变异,其性质则具备覆土建筑的完全特质,更符合地域文化的思维延续性。

3.生态环境的更新

地坑窑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优势十分明显,但对于其窑洞容易坍塌、室内因空气无法对流而通风较差、潮湿、采光不良,欠缺生活配套设施、院落占地较大,无法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等缺陷,可采用引入新型建材与传统材料互为结合,介入太阳能照明与热水系统、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等环保生态、绿色节能的技术进行有效改进。

(1) 新技术的使用。对于窑洞容易坍塌的问题,可运用“窑洞砂层防渗技术”对地坑窑的顶部进行生态性改造,使改良后的地坑窑顶部可以种植,从而也达到节约用地的效果。此外,在窑脸部位采用黏土合剂与乳化沥青抹面,亦可达到防水效果。对于采光通风的问题,可采用扩大窑洞窗户的方式,并用塑钢双层中空玻璃窗来增加地坑窑室内采光面积。对于地坑窑室内潮湿、通风不良的问题,可采用在窑洞内部后端设置“L”形的管道通风循环系统的方式加以解决。对于地坑窑院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可在地坑窑顶部的覆土层内运用砂层防渗技术进行防水处理,形成种植床埂,从而在其顶部进行立体绿化,从而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2) 生态化措施的采取。充分运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生态性措施来提高和改善地坑窑院的生活质量。其一,是应用太阳能资源。首先可用太阳辐射产生的能量来建立供热系统,以供给民居日用生活所用热水与取暖等;其次可用太阳能发电,为民居提供清洁能源,解决生活用电等问题。此种做法有利于降低对非可持续性能源的消耗,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其二,关中地坑窑院聚落对生物质能的利用可通过生物沼气池来实现。还可以沼气为纽带,以农业为基础,把农村的养殖产业、能源开发和种植产业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四位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图4)。

图4 “四位一体”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除了克服地坑窑本身缺陷而使用新技术与生态化措施外,还应积极迎合时展,充分满足当代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在窑洞内部设置现代化厨卫、家具家电等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其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品质,使得地坑窑院这一古老的居住形式可以适应当今生活,并不断发展与传承。

结 语

陕西关中地坑窑院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存,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建造技术、生态观念、非物质文化等皆对于研究这片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坑窑院原有的生活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其居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本文通过探析陕西关中地坑窑院的保护与更新,旨在探讨其在现展中的可行性,并以空间适应性及生态可持续性为切入点,为关中地区人居环境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推进当代地域文化的传承。

注释:

①李晨:《在黄土地下居住与生活――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院生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学位论文,西安美术学院,2011。

②杜佑[唐]:《通典・卷三・食货三》,中华书局,2003。

参考文献:

[1]侯继尧、王军:《中国窑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王军:《西北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张璧田、刘振亚:《陕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王明贤主编:《名师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杜佑[唐]:《通典・卷三・食货三》,中华书局,2003。

[7]李晨:《在黄土地下居住与生活――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院生土建筑的保护局与传承研究》,西安美术学院,2011。

[8]季永鑫:《渭北永寿县等驾坡传统下沉式窑洞聚落保护与更新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9]李琰君、王欣欣:《原生态建筑的典范――关中地区淳化县张寨村地坑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4月25日。

[10]赵霁欣:《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地区农宅的有机更新》,《西安建筑工程学院院报》2001年12月。

[11]赵成、阿肯江・托呼提:《生土建筑研究综述》,《四川建筑》2010年2月28日。

[12]陈纲伦:《“阴性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井空间”》,《营造第一辑》(第一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辑),1998年8月18日。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上一篇:有效融合:彰显传统体育游戏的魅力 下一篇:157人入围中科院院士候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