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脚步不应止于建“云”

时间:2022-07-13 05:56:26

政府的脚步不应止于建“云”

近两年来,对于云计算,各地政府可谓热情高涨。无锡、苏州、北京、成都、武汉、上海等均高调推进云计算,并建设大型公有云计算中心。与云相关的应用也被包装成政务云、教育云、健康云、交通云、文化云等等,并且大多涉及公共服务部门。

事实上,政府热衷于建设云计算中心,也算是一种大势所趋。

其一,政府在公有云的建设方面,负有开路先锋的使命。当下比较普遍的认知是,将计算能力作为水、电、气一样,提供给最终用户。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公共服务产品,政府打造一个个云计算中心,是远见更是责任。综观世界美、日、韩等国政府,对于云计算的推动,同样是不遗余力。

其二,政府是激活云计算的最佳推手。由于政府拥有最为广泛和丰富的行业主管职能和资源,相应地,公共服务行业天然地成为云计算这一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主力军。政务、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应用,也在政府部门构建云计算中心时,被优先考虑向云端迁移。

其三,云计算将提升政府自身的竞争力。云计算将再造政府工作流程,极大提升其效率,延伸并完善政府服务体系。几年前,北京市率先推出的城市网格管理模式,以现在的眼光看,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基于云计算环境的服务理念和模式。

最后,政府对云计算的战略安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然云计算中心堪比水、电、气,其安全性自然不在其下。作为涉及国计民生的信息集散地,云计算中心的安全性,绝对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公众之所以信赖云计算中心,其实是以政府强大的公信力和保障能力作为其心理底线的。

政府与云计算发生如此密切的联系,是内在需求也是必然规律。政府对于引导、保证云计算的兴起和发展,责任重于泰山。因此,政府的脚步绝不应止于当前轰轰烈烈的硬件环境建设,而更应着眼于云计算的健康运营管理和战略安全保障。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才是政府真正应该花大气力研究和推动的。

建云计算中心易,激活云应用难。当前,各行业信息化均遭遇到共同的拦路虎,如信息共享标准、知识产权保护、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电子认证、IT服务标准等等。如果不及时清扫这些信息化的“软钉子”,便不可轻言云应用。更何况,这也不是各个城市凭一己之力所能实现的。

上一篇:高铁与机场将成为未来投资热点 下一篇:济南钢铁BI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