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患者113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时间:2022-07-13 02:14:16

剖宫产患者113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摘 要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素药物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13例剖宫产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3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100%,给药途径均采用静滴,疗程4~8天,用药时间偏长,联合用抗菌药物9558%;初次给药时机不合适,均为术后初次用药(100%)。结论:剖宫产手术在抗菌药物选用、使用时机、频次、疗程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规范。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 围手术期 预防性用药 抗菌素药物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08

剖宫产手术是妇产科常见手术,属于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我院剖宫产手术占妇产科手术9576%,因此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剖宫产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抽取2011年7~12月妇产科剖宫产术出院病历113份,填写调查表。

调查内容:①患者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民族、出入院时间、临床诊断、手术适应证、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伤口愈合情况、费用等。②用药情况:包括抗菌药物名称、用法用量、术前术后用药时间、联合用药。

评价标准:根据《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制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评价标准。

结 果

一般情况:113例患者术前均有手术适应证,切口等级均为Ⅱ/甲愈合,无感染病例发生。年龄16~46岁,平均277岁;民族:维吾尔族6018%,哈萨克族1504%,蒙古族1239%,汉族796%,其他民族443%;住院时间4~22天,平均883天。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113例剖宫产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均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单联5例(442%),双联108例(9558%),联合用药的主要方式是甲硝唑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噻肟钠105例(9722%)。本次调查中所使用抗菌药物包括4大类4个品种,见表1。

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间:①初次用药时间:钳夹脐带后立即静脉应用抗菌药物0例,113例均为术后用药。给药途径均为缓慢静滴,溶媒体积均250ml,给药时间均超过30分钟。②总的用药时间:113例剖宫产手术总的用药时间均超过72小时,使用最长的时间22天。

讨 论

对照《实施细则》有关要求,本此调查剖宫产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主要有:①初次给药时机不合适,无在钳夹脐带后立即静脉应用抗菌药物,均为术后进入病房才初次用药(100.00%);②溶媒过多,给药时间过长,溶媒体积均超过100ml,均250ml,给药时间均超过30分钟。③预防用药剂量过大,头孢噻肟用量一般都在4g/次,2次/日。④总的用药时间过长,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48小时0%,而用药时间>72小时达100%;⑤用药选择不合理,本次调查发现均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剖宫产手术常用预防用药推荐表中首选品种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或头孢拉定。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对于防止医院内感染、控制耐药菌的传播以及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卫生资源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院妇产科剖宫产手术适应证、费用基本合理,即剖宫产与顺产之比6∶4,住院费之比3∶1,即剖宫产费用218781~419348元,平均310177元;顺产费用66487~153379元,平均103385元。但在选药、给药时机、溶媒量、剂量、频数、疗程等方面存在不合理,妇产科应尽快规范,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HT][FL)]

[CSX]

表1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情况

实验方法: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1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完全溶解后,用20ml无菌注射器抽出5ml放入容器中,再抽取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5ml混合后,容器中即出现白色混浊物,随之出现白色絮状物。静置24小时后白色絮状物沉淀。因此,说明此两种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1]。

讨 论

经临床应用和实验结果证明此两种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由于条件所限,无法进一步深入研究白色沉淀物为何物。对此提醒同行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在两组注射液之间输入生理盐水,将输液管内的药液冲净后再换另一组药液,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此外护士在临床配药及更换输液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混合后药物有无浑浊、沉淀、变色等现象,同时多观察、多巡视患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党天广,刘海燕.环丙沙星的配伍禁忌[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8):89.[ZK)][HT][FL)][HJ]

上一篇:脑血管内DSA下灌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 下一篇: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使用中为何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