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转化之道

时间:2022-07-13 01:29:24

【关键词】 后进生;转化;家访;关注;家长会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43―01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等生时时处处都受到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喜爱和家长们的赞许。而对所谓的后进生大家就不那么容易爱得起来,不论同学、老师还是家长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生活中也不时有这样的画面: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带给父母自信和快乐,而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则总是使得父母羞于见老师,又总怕老师放弃自己的孩子而矛盾着。殊不知,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和家长悉心的关爱,这样的家长更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正因为我和家长之间有了这样的相互理解,才加深了我们之间的信任。于是,在后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广泛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力,开展扎实有效、灵活多样的家校活动,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等思想道德建设。

一、积极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孩子情况

家庭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家访,这一传统形式,使学生成长的范围由原来彼此相对独立、封闭的家庭和学校,连通为家校一体的大范围,无形中将家长也纳入了其中,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固后方。

在我的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几年前当他刚踏进小学的校门时,并不像其他孩子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对小学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而总是面无表情、沉默不语。课堂上从不发言,就连父母来接时,让他跟老师说再见他都做不到,父母逼得急了,眼泪不停地打转。后来经过和家长的沟通我才了解到,这孩子最不喜欢和外人说话打交道,只和家里人说话,尤其喜欢独处。父母最担忧的是,这样下去,孩子会得自闭症。于是我在与其家长商量后经常带着班干部去他家里进行家访,一方面为了拉近他和同学、老师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这孩子的心渐渐与我们这个班集体走得近了,时常还能见到课堂上他高高举起的小手,能看见他欢快的身影,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由此可见,我们做教师的,尤其是班主任,应真正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变化、每一点进步,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成长细节加以了解,这是赢得孩子和家长信任的最好办法。

二、关注弱势孩子,多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

在班级管理中总有一部分弱势孩子自我控制力差、自私、缺乏自信、作业完成情况糟糕等等,这些问题常常让我们感觉黔驴技穷,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人本理念逐步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学校教育从师本、教本走向生本是大势所趋。生本理念,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弱势者。

在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个小女孩从小缺失父爱,靠母亲一人打工养活,平时总是很邋遢。唱唱跳跳是大部分女孩子的喜好,她也不例外。在一次“六一”文艺表演选拔小舞蹈演员的活动中,我看到了她渴望参加又不自信的复杂神情,于是我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她。虽然也有其他家长来找我,说明自己的孩子更优秀,希望参加表演,不过当我将这孩子的情况向他们加以说明时,家长们对我的做法也都纷纷表示赞同。后来,不管是在平时的训练中还是最后的表演中,她都表现得格外认真,连代课老师们都不停地称赞她。其实,多关注这些弱势孩子,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改掉一些陋习,树立自信心,对其他同学也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三、开好家长会,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有所收获

家长会是家长和学校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作为家长会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每学期初我都会围绕本班实际,制订出一个较为切实可行的计划,如,该学期开几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另外还应考虑每次家长会与上一次或上几次的衔接,在总结上几次家长会的经验基础之上,广泛交流,形成共识,增强合力。尤其要关注后进生的家长,让他们在家长会中提出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邀请其他家长帮忙,组织大家积极参与。

总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两者的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面对每一个孩子,我们都要怀揣着一颗父母心,争取家长的信任、支持与有力配合,为学生的养成教育贡献更多的力量。

上一篇:爱心教育要从幼儿抓起 下一篇:小议初中生良好性格的培养与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