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国际视野下思考我国影子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7-13 01:00:08

全球化国际视野下思考我国影子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摘 要】本文从国际新视野的角度下介绍了中国影子教育的主要发展现状,并对今后发展所出现的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影子教育;中国

一、“影子”的概念阐释

课外补习(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指的是学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参加的培优补差活动,因其补习内容基本上类似于学校课程,故而也被称之为“影子教育”。课外补充性辅导因为主流教育系统存在而存在,其规模和模式随着主流系统的变化而变化,其特征的明晰度和被关注程度比主流教育系统略逊一筹,两者形成了一个正相关的圆锥曲线图。

二、世界影子教育发展概略

请看以下数据:

2005年,孟加拉国31.0%的小学生接受课外辅导,其中农村地区为28.2%,城市为51.73%,而在1998年,接受课外辅导的小学生占21.4%。1997~1998年柬埔寨调查的77所小学中,小学教育总成本被消耗了6.6%,也就是说31.2%的小学表示学生已经接受课外辅导。日本2007年的调查发现,人们统称“塾”的课外辅导学校为15.9%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辅导教学,初中三年级已经跃居到65.2%。2001年越南政府对3,639所小学中的72,660名五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38%的学生表示自己正接受课外辅导。据悉,课外辅导在2002年已经耗费了家庭教育支出的20%。相比之下,根据加拿大1997年的全国电话调查发现,在501名学龄儿童的家长中,只有9.4%的子女正在课外接受辅导,8.4%的子女曾接受过课外辅导。土耳其在1975~1976年中,有157家注册的课外辅导中心。过了20年后,这一数字为1,292家,到2005~2006年为3,986家,课外辅导中心有1,072,000名小学生,中学生人数为2,076,000人。2005年,葡萄牙政府对30,686名报考国家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其中54.7%的人在10至12年级接受过课外辅导。瑞士在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31.3%的15岁学生在调查之前的1学年内至少上过1次课外辅导课程。

补习教育现象在全球各地蔓延,说明补习教育已经不再是“影子教育”,已经走向世界,走向公开,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效率”优势成为现代公立教育的一个有益补充。教育传统上已被认为是实现向上流动、导致不平等代际传递的一条通道。

课外辅导有益于学生学习,增加了他们的人力资本,与此同时又可以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值得注意的是课外辅导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社会与经济不平等可能进一步加剧,在心理上和教育上采取不良方式,约束孩子的健康发展操纵孩子的生活,甚至可能损害社会信任。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三、中国影子教育现状及问题

1.现状

我国“影子教育”发展的情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1)发展规模逐年扩大。2006年的有关的数据显示,55.5%的城镇在校生参加了课外补习。其中小学高达73.8%,普通初中为65.6%,普通高中53.5%。

(2)教育成本日渐加重。2002~2003学年度,我国高三学生教育平均补习费为317元,占家庭教育支出的比例约为11%。

(3)补习科目五花八门,时间表安排满满当当。语、数、外、物、化学为主的文化类和音乐、美术、舞蹈为主的艺术类形成了“全面发展的影子教育系统”。

(4)加紧改革制定政策法规。《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是教育部先后出台的相关政策。在职教师提供课外补习一直也是争议不断的问题。对大学生这类非在职教师“家教”非常认可和鼓励。

2.存在的问题

马克·贝磊指出:“教育补习看上去成为了一种维持社会不公平的机制,并有可能加剧社会的不公平。有一些地方教育补习的类型比较极端,它们可能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产生了威胁。我国影子教育也存在着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

(1)由于教学资源不均衡,学生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在竞争中,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处于劣势,这样就会有导致有些人自卑和逆反心理。

(2)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广告宣传。一些广告夸大其词,声称授课教师是命题组成员,拥有密卷和押题宝典,神乎其神的让不明底细的家长和孩子误入虎穴。

(3)影子教育中社会经济地位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反过来,影子教育同样会影响社会地位,导致社会阶层分化更严重,导致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

(4)学生难以消化知识,不堪重负。学校正常上课以外的时间往往被安排了校外教育,一般集中在晚上和双休日及节假日。

参考文献:

[1]雷万鹏.高中生教育补习支出: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5(1)

[2]谢丽玲.课外补习:落实终身教育理念的必要措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6)

上一篇:我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下一篇: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之“优”与“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