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困难鉴别中血浆B型脑钠肽的科学应用

时间:2022-07-13 12:45:02

急性呼吸困难鉴别中血浆B型脑钠肽的科学应用

【摘 要】 目的:对急性呼吸困难鉴别中血浆B型脑钠肽的科学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9例急性呼吸困难病人,把他们划分为两组,第一组表现为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病人有30例,第二组表现为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病人有29例,同时,还有第三组为正常对照组,是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 31例。通过免疫荧光法对这三组病人所具有的血浆B型脑钠肽进行检测,此外,对第一、二组病人在刚刚入院接受治疗时所具有的左室射血分数(EF)进行测量,对三组病人的血浆B型脑钠肽进行比较,并分析血浆B型脑钠肽和EF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结果:三组病人分别表现出来的血浆B型脑钠肽是391.5±265.4、59.2±39.8和51.2±37.5,可以看出,第一组的病人比第二、三组的病人明显高一些;第一组病人的血浆B型脑钠肽同EF之间有负相关。结论:血浆B型脑钠肽在表现为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病人当中有着较为明显的提高,它所提高的水平同心衰程度有着一定的相关联度,可以看作是对心衰进行判断的一项有效指标。

【关键词】 急性呼吸困难 血浆B型脑钠肽 科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4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035-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9例急性呼吸困难病人,把他们划分为两组,第一组表现为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病人有30例,第二组表现为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病人有29例,同时,还有第三组为健康体检者,人数为31例。其中第一组有男性病人15例,女性病人15例,年龄的平均值为62.7±9.5;第二组有男性病人15例,女性病人14例,年龄的平均值为56.8.2±8.9;第三组男女各有16例、15例,年龄的平均值为57.5±13.5。这三组病人在性别以及年龄方面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因此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血浆B型脑钠肽检查。在第一组、第二组病人住院之日算起,第二天早上在空腹状态下抽取5毫升静脉血,送至实验室进行化检。12000转/分离心的持续时间为15分钟,取上层血浆放在零下二十度的冰箱中进行储放,以用于后期观测;第一、二组病人在住院当天通过彩超对心脏进行检查,分别对EF%进行记录。对第三组病人进行检查,在进行体检当天抽取5毫升静脉血,处理方式与第一、二组病人相同。通过放射免疫对血浆B型脑钠肽进行分析,具体检查过程同试剂盒上面提供的操作说明完全一致。

1.3 统计方法

在对资料进行计量时表示方式为x±s,进行组间的比较时通过方差进行分析,采用x2进行检验。血浆B型脑钠肽同EF%之间所具有的关系通过Pearson进行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看作是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进行统计分析时使用的是SPSS15.0统计软件来辅助完成的。

2 结果

2.1 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比较

三组病人分别表现出来的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是391.5±265.4、59.2±39.8和51.2±37.5,第一组的病人比第二、三组的病人明显高一些;

2.2 血浆B型脑钠肽同EF之间的关联性

第一组病人的血浆B型脑钠肽同EF之间有负相关,第二组病人的血浆B型脑钠肽同EF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3 讨论

在临床上,急性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病症,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心源性疾病,一种是肺源性疾病。然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对急性呼吸困难疾病的准确诊断并不容易做到。一般情况下,出现衰竭的病人和他的体征特点可能并不具有代表性,而且部分病人存在呼吸衰竭与心衰并存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同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在认识上的混乱。出现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病人一般是因为左心功能不完全所造成的,发病速度非常快,而且具有预后差的特点,在不进行及时治疗的情况下,极有可能造成病情出现极端恶化,甚至出现病人死亡的情况。本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9例急性呼吸困难病人进行了分析,把他们划分为两组,第一组表现为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病人有30例,第二组表现为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病人有29例,同时,还有第三组为健康体检者,人数为31例。通过免疫荧光法对这三组病人所具有的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进行检测,此外,对第一、二组病人在刚刚入院接受治疗时所具有的EF进行测量,对三组病人的血浆B型脑钠肽进行比较,并分析血浆B型脑钠肽和EF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系。血浆B型脑钠肽在性质上属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一种激素,如果出现心室容积变大、心室内壁张力提高以及压力负荷提高的情况,能够迅速的融入到血液当中,明显提升血浆中所具有的脑钠肽水平。所以,在理论上对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进行检测,能够尽可能快地对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病人做出科学的诊断,与此同时,还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给其它类型的呼吸困难疾病。过去对心衰进行诊断时,一般是根据病人过往病史、所表现出现的临床特征、心电图及X光线检测等,然而一般无法做到快速、及时,从而造成对病情的延误。相关研究表明,联系病人的过往病史与临床病理表现,采取血浆B型脑钠肽快速检测,能够对急性呼吸困难的发病原因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从而对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做出准确鉴别。在本此研究中可以看到,第一组急性呼吸困难病人的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要高于第二组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病人与第三组正常对照组,并且出现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病人的血浆B型脑钠肽同心衰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联性,在血浆B型脑钠肽的基础水平表现越高的情况下,那么EF%也就相对应的越低。

总之,血浆B型脑钠肽检测能够对急性呼吸困难病人的发病原因做出快速的判断,这样就能够针对病情对病人做出及时的治疗,避免出现延误病情的情况,此外,还能够根据血浆B型脑钠肽的实际水平对出现心力衰竭情况的病人按照危险等级进行分层,进行预后评估工作,以实际的工作来使急性呼吸困难病人的救治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恺杰;揭育丽;陈建英;;心血管疾病病人血中N末端B型脑钠肽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2]黄粱镔;梅丽芳;龙欣;;血浆B型尿钠肽水平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0期.

[3]袁龙;郝文君;李占全;;脑利钠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12期.

上一篇:不同的静脉注入化疗药物方法对血管损伤的观察 下一篇:6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