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FI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2 10:41:20

CDFI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5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8-0358-02

【摘要】目的:探讨CDFI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52例,分析他们经CDFI检测的声像图特征。结果:5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中仅通过CDFI来准确诊断的只有43例,9例误诊为甲状腺其他疾病,确诊率为82.69%。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声像为:甲状腺内边界不清、与压痛和肿热相一致的片状低回声以及其周边血流信号较丰富、内部基本无血流信号;CDFI作为一种无创、经济、可重复性强的检查技术,可以通过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大大提高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的确诊率。

【关键词】CDFI;亚急性甲状腺炎;确诊率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以通过血流信息鉴别二维(2D)超声不能清楚显示的管道结构,并可用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定量指标来反映病变特征。本文研究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仅依靠实验室检查,诊断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对5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超声显像特征分析,进一步探讨CDFI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2例,女29例,男23例,年龄32~67岁,平均43.5岁,病程7d~6个月。全部经细针抽吸活检(FNAB)及临床治疗后明确诊断。52例通过临床确诊的SAT中:①42例有轻―重度的颈部肿痛及压痛,42例中有13例伴有发热;②血沉(ESR)变快的有43例;③5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中29例T3、T4升高而TSH下降,12例T3增高而T4正常,3例T4增高而T3正常,1例TSH升高而T3、T4正常,5例TSH降低而T3、T4正常,10例T3、T4浓度正常;④41例中有35例做过24h吸碘率检查,34例吸碘率偏低或明显减低,1例正常。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GE730、PhilipsiHD11实时三维彩超,线阵探头,频率5.5~12.5MHz,患者仰卧,肩部垫高,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左右对比,多切而反复扫查。测量甲状腺大小,重点观察异常回声区声像特点,应用CDFI观察其血流分布状况和特点,在异常回声区域适当加压探查观察有无局部压痛。

2 结果

5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超声确诊43例,其中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被误诊为甲状腺其他疾病,其中2例为甲状腺癌,2例为Graves病,2例为桥本病,3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43例声像图表现:①双侧叶弥漫性肿大35例,8例单侧叶局限性肿大,回声减低,分布不均匀;②回声减低的甲状腺内出现单个或多个低回声及无回声区31例,其中28例为低回声区,3例出现无回声区;28例低回声中3例见钙化,后伴声影;13例边界清,18例边界较模糊,形态不规则26例,类圆形5例,大小不一(7~20mm);③CDFI检查显示正常部位甲状腺血流无变化,低回声区边缘血流信号而周边血流信号较丰富,4例内可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而周边血流信号较丰富。

9例误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声像图表现:①2例误诊为甲状腺癌,声像图上表现为甲状腺未见明显肿大,病灶较小,单发,呈低回声,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未见明显包膜,CDFI内探及少许血流信号;②2例误诊为Graves病,声像图上表现为甲状腺两侧叶弥漫性肿大,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匀,未见明显结节声像,CDFI显示甲状腺内血流信号异常丰富,“火海征”阳性;③2例为桥本病,声像图上表现为甲状腺对称性肿大,峡部也增厚,整个甲状腺内回声不均匀,见少许线样偏强回声,未见明显结节声像,CDFI“火海征”阳性;④3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声像图上表现为甲状腺不对称性肿大,内见多个结节,大小不一,结节回声强弱不等,CDFI部分结节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而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3 讨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多在数周至数月后病情完全恢复[1],通常不会继发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如果积极治疗,24h内症状可以明显改善。回顾分析52例确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超声图像显示:所有患者甲状腺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声不均匀减低改变,多数为对称性弥漫性中度肿大,也可见单叶弥漫性和局限性肿大,病灶局限性单发或多发,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发病,病灶为形态不规则低回声,病灶以中心部位最低,边界模糊不清,后方回声稍增强。CDFI检查发现异常回声周边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而内部血流信号少数较丰富或无血流显示,甲状腺上动脉流速增高不明显,与文献报道一致[2]。实验室检查符合甲状腺吸碘率降低和T3、T4增高的“分离现象”,所有回声减低部位均有明显压痛。

通过分析甲状腺异常回声的超声特征,在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典型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容易诊断,但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有的较长,患者处于不同时期、不同病变范围、病情轻重不同,有时缺乏典型表现,可能出现漏诊和误诊[3]。在本组52例临床确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超声误诊的就有9例(其中2例为甲状腺癌,2例为Graves病,2例为桥本病,3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所以在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应该注意与它们鉴别:①与甲状腺癌鉴别: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灶小时容易误诊为甲状腺癌,而多数甲状腺癌无压痛,在二维图像上具有一些特征性表现[4],如呈低回声、无包膜、内有微钙化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内部血流供应丰富、阻力指数高,而亚急性甲状腺炎压痛明显,周边有血流信号,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②与桥本病的鉴别:两者均可伴甲状腺肿大,回声弥漫性减低,血流表现“火海征”,有时容易误诊,但桥本甲状腺炎峡部肿大明显,整个甲状腺呈欠均匀低回声,并可见条索状高回声带交织,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较丰富。桥本病无压痛症状;③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当亚急性甲状腺炎表现为多个结节样局灶性减低区时,则需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程长,多无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内部见多个结节,结节回声多样化,血流信号主要出现于结节周边,而结节内部及结节之间腺体内血流信号少。

回顾分析9例误诊的病例,导致误诊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年轻医师缺少经验,没有很好地掌握亚急性甲状腺炎地特征超声表现,同时,检查过程中年轻医师没有对异常回声区进行按压。②检查医师忽视发病过程,没有详尽询问病史,没有对照实验室检查,以致错把中期及恢复期的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为其他疾病。③确实有部分不是很典型的亚急性甲状腺炎且合并甲状腺其他疾病而漏诊。

最近几年,CDFI作为一种无创、经济、可重复强的检查技术,是一个用来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并且监测其治疗用药的很重要的方法。在CDFI检查时,如果能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与声像图表现和血流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将大大提高亚急性甲状腺炎确诊率,且有利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鉴别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39.

[2] 刘冬雪.亚急性甲状腺炎9例误诊分析.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1,15(2):91.

[3] 徐明彤,李同成.以甲状腺结节为主要表现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广东医学,2005,22(4):330.

[4] 罗慧,吴瑛,徐金峰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5,24(3):331~333.

[收稿 2009-02-11]

上一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误诊分析 下一篇:新生儿低钠血症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