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推动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

时间:2022-07-12 08:27:46

以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推动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

摘 要 通过分析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的实施现状及对人才培养所发挥的作用,提出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途径,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项目培育、项目评价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展开阐述,主要包括: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海洋科学大类平台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团队,引导学科交叉项目研究,营造全员参与氛围;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多模式结合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 大学生创新实验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3.024

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尤其研究型大学,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2007年教育部推出的面向本科学生立项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2年调整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R,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的能力。[1, 2]随后,各个省份、高校甚至下属院系也相应地推出了不同级别的“大创”项目。“大创”已逐渐成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制度化途径。研究表明,参与“大创”项目的学生,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信心、坚持和毅力等方面的收获与创新素质有密切关系,属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3]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大创”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大创”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对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及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关注不足。[4-6]

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建设平台,同济大学是教育部首批60所“大创”项目资助高校之一。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政策背景下,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海洋学院”)的学科发展也逐渐走向科学与技术相结合之路,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学院发展的重要基础。虽然学院每年本科生数量仅60~70人,但获得立项的“大创”项目数量及参与的学生数量从2008年至今逐年增加,并已形成了部级、上海市级、校级、院级4个层次的“大创”体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指导教师,作者曾多次参与“大创”项目指导工作,现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又参与了“大创”项目管理工作。在海洋学院学科发展方向转型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契机下,根据作者指导、管理“大创”项目的申报、实施现状,探讨其对推动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效应。

1 海洋学院“大创”项目实施现状

1.1 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地学创新实践基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对于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十精神,加快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学院积极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综合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三个本科专业优秀师资,利用学院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备及仪器资源,将交叉性学科实践教学与大创项目研究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科教融合、互促互补的海洋学院大学生地学创新基地,为本科生营造了一个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环境,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学院在大创项目管理与实施方面的有力支持,是培养出满足不断发展的地球科学与海洋科学领域需求的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

1.2 立项数量、项目质量及参与人数显著提高,多学科交叉研究效应显现

海洋学院“大创”立项的数目从2008年的7个逐年跃升至2015年的18个,从一开始几乎无部级、上海市级别项目,到2014、2015年近一半项目为上海市及以上级别,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显著提高,项目的专业方向涉及到海洋学院的各个研究分支,项目的难度和立意也逐年增大(表1)。

经过统计各年份立项项目研究内容及项目组成员的专业发现,除了立项总数较少的2011年,其余年份立项的“大创”项目中,尤其是在近两年部级、上海市级项目数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专业交叉的“大创”项目占总项目数的比例从2008年至今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这一方面表明学院本科生能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通过专业交叉组合的方式挑战创新项目研究,各专业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为线索,追踪总结当前“大创”项目从宣传、申请、到申报、评审、立项、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学科交叉创新项目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多学科交叉创新项目的指导团队和评价体系,推动复合创新人才培养。

1.3 评价和激励机制尚待完善

海洋学院在地学创新基地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一支由各学科专业教师组成的知识结构全面、业务熟练、年龄结构合理的“大创”项目评价专家团队。但目前“大创”项目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结题报告和结题答辩等,尚缺乏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评价,缺乏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收获方面的评价。

实践证明,通过“大创”项目的训练和实践,不仅学生的综合知识得到了运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大创”项目以学生为主体,而本科生上课时间较多,学生必须在完成繁重的上课之后,挤出时间参与项目,所以应该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创”项目的同时给予肯定。目前,学院对于积极参与项目的学生,在项目顺利结题后根据项目等级、项目组成人员类型及工作量分配情况将一定的学分计入本科培养方案,作为创新教育学分的一部分。同时,在奖学金评选和保研方面都有一定的政策倾斜。但对于“大创”项目指导教师,目前学院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很多指导教师除了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还要对“大创”项目从选题立项到实验设计和结题验收都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这也是一些项目成果未达标或延期的部分原因。建立健全的“大创”项目评价和激励机制是推动学院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

2 “大创”推动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1 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海洋科学大类平台课程体系

信息社会的发展体现出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这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围绕多学科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复合型创新人才知识结构,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教学问题。

海洋学院现有的大类平台课程体系知识结构虽能大致覆盖海洋科学与地球科学两大学科,但各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及授课团队完全独立并无任何教学方面的联系;同时现有的教学体系是根据课程设置来设计课程实践内容,由于教材知识更新较慢,容易导致课程实践内容缺乏创新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课堂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更缺乏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

因此在当前情况下,一方面需推进学院大类平台课程教学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建立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理论、实验、研究”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的培养,减少验证性实验,适当提高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验比例,增进各门课程间的联系,建立起多学科交叉教学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论及实践教学模式,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在多学科交叉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适度扩展学生的应用领域知识与技能,将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实践学习兴趣转化为主动学习理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只有在体验了创新性实践研究的愉悦性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2.2 组建跨学科团队,引导学科交叉项目研究,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根据目前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依托大学生创新基地,组建多学科导师组,既有利于不同专业学生研究思想的交流和创新思维的碰撞,增加学科交叉研究实施的可行性;也有利于将不同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相融合,这种各专业的导师解答各专业类型问题的方式,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单个导师指导方式。同时,可以通过组织开展讲座等方式对论文写作、专利申请等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辅导;通过创新团队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创新成果的分析、比较和优化,也有利于创新成果的产出。

以学院大学生创新基地为依托,将创新活动纳入课内学习,加强“大创”推广与宣传的方式和力度,大力发展学生社团的“老带新”模式,让全体学生都能了解并参与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

通过以上途径构建的“大创”项目建设平台,强调自主实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2.3 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多模式结合的“大创”项目

建立和健全“大创”项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评价准则,积极倡导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导师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重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不再只关注、申报专利及获奖等信息,而是以更开阔的视野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大创”成果。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促使导师与学生反思项目实施过程的同时也促使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导师与学生参与“大创”的成效,便于在“大创”实施中对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过程进行监控,推动“大创”项目的深入开展。

“大创”能否发挥作用也离不开有效的激励措施。对于学生,可根据“大创”项目级别及参与工作量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评奖评优时参考、推荐免试研究生可作为加分条件等;对于教师,根据所指导的“大创”项目级别折算教学学时,评选优秀指导教师,对优秀项目给予资金奖励,在年终考核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等。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创”的积极性。

同时,在现有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大创”建设背景下,加强“大创”建设中校内与校外的结合。将目前“大创”所依靠的学校内部实验室和创新基地延伸到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和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由企业提出实际课题、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地、资助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校企合作,让校外导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任务。[7]是教育部推进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为契机,创新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深化推进“大创”建设,开展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反思,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洋,闫达远,明道福.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实践与思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93-95,105.

[2] 张友琴,王萍,朱昌平等.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培养创新型人才.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167-170.

[3] 付少彬,张芸,梁玉君等.浅谈基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广州化工,2015.43(23):238-239.

[4] 乔连全.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现状与反思.高等教育研究,2011.32(3):81-87.

[5] 林晓.基于创新竞赛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苏高教,2015(2):132-134.

[6] 韩晓燕,邓冰,李轶佳.产教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才智,2013(32):127.

[7] 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中国高等教育,2006(增刊3):4-9.

上一篇:从语用学视角研究商务信函的汉英翻译 下一篇:论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财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