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移动媒体运营策略探析

时间:2022-07-12 06:16:07

报刊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移动媒体运营策略探析

[摘 要] 传统报刊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存在两种模式:舍弃纸媒完全转型的国外模式和向全媒体发展的国内模式。本文以全媒体发展模式的现代传播集团为例,剖析其移动媒体业务快速发展的内因,最后对报刊媒体发展移动业务的运营策略提出建议。强调报刊媒体与技术公司和渠道运营商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报刊媒体发展移动业务要从内容“二次售卖”的浅层运营模式,向具备移动性、开放性和社交性的创新商业运营模式转变,并具体提出移动业务发展的“CSD模式”。

[关键词] 报刊媒体 数字化转型 移动媒体 运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6-0062-04

[Abstract] Traditional press media exists two modes i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foreign mode of abandoning print media completely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omestic mode to the cross-media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cross-media development mode of Modern Media Co., Ltd.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media business, finally, mobile business operation strategy of the press media are proposed. Emphasis on the cooperation importance among press media, technology companies and channel opera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ss media need to change from the shallow operating model “secondary selling”of the content, to the mobile, open and social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CSD mode”in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business.

[Key words] Press media Digital transformation Mobile media Operation strategy

报刊数字化转型一直是学界与业界重点讨论的话题,如今已经走到尼葛洛庞帝所说的“传送信息的传播者根本不知道传送出去的比特最终会以何种面目——影像、声音还是印刷品——在接收端出现”[1]的节点。在多种媒介终端竞争格局中,国内外媒体表现出不同应对方式:国外的传统媒体“大佬”急于向数字化转型,舍弃纸质介质,选择数字终端,实施完全转型,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而国内的传统媒体虽然看到快速发展的新媒体逐渐蚕食纸质读者群体和广告份额,但大多数实施“软着陆”,向全媒体转型,如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创建“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南方都市报提出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等。

继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网改变人们接收数字信息行为之后,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等移动数字设备的流行,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建设与普及,使信息传播在碎片时间、碎片空间上再次得到延伸,这也逐步改变人们的信息消费习惯[2]。因此报刊在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移动媒体及其运营,从信息终端、内容以及内容交易方式三个方面重构与读者的关系。本文以现代传播集团为例,透过其移动媒体的经营方式,探讨报刊发展移动媒体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印刷媒体坐稳主流,移动媒体乘势崛起

现代传播集团从2010年开始开展移动数字媒体业务,并在2011年提出将移动媒体定为业务发展的重点,旨在打造一个领先的移动媒体平台。如图1所示,移动媒体(数码媒体)的业务收入从2010年的54万元,到2012年的3420.2万元成为集团第二大业务。对2010—2012业务收入数据分析,发现印刷媒体仍然占据主营收入地位,且远远超过移动媒体收入,但是年增长平缓;移动媒体则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同样,印刷媒体对现代传播集团盈利做出主要贡献,但增长缓慢;移动媒体自推出伊始就为集团贡献盈利,虽然数量少,但增长强劲,表明经营状况良好。图中的印刷媒体数据由广告与发行两部分构成,虽然印刷媒体广告收入与盈利实现缓慢增长,但发行收入出现下降趋势(图中未细分),且亏损年年扩大,可见印刷媒体市场逐渐萎缩。

图1 现代传播集团2010—2012年

印刷媒体与数字媒体经营数据(千元)

注:1.数据来自现代传播控股有限公司公布的业绩[3];黑线代表印刷媒体数据,灰线代表数字媒体数据,方块代表收入,三角形代表盈利。

2.图示纵坐标为对数刻度,反映发展趋势;为了直观对比,采用双坐标,印刷媒体数据使用左侧纵坐标轴,数码媒体数据使用右侧纵坐标轴。

现代传播集团的业务结构反映了目前我国报刊经营现状,印刷媒体依然是报刊主营业务,虽然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发行年年亏损,但是丰厚的广告收入仍然维持着一大批报刊的生存与发展。然而印刷媒体似乎增长乏力,广告收入增长疲软。与此同时,各报刊注重引入和使用传播新技术,大力开发数字媒体产品,特别是针对时下流行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移动设备,强调数字信息产品的移动特性。报刊移动媒体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较典型的应用受到读者的青睐。

2 移动应用仍处于试验阶段

移动终端除了用于阅读,还能用作游戏娱乐、社交、办公等,丰富多样的应用使得报刊在发展移动媒体的过程中不仅存在同行竞争,还必须与其他类型的应用特别是游戏类争夺用户注意力。传统报刊虽然依靠其已有声誉获得一批移动用户,但是,仅靠纸质媒体的声誉和运作方式难以维持移动媒体的生存,遑论发展和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当前我国报刊的确面临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但远未到达美国那种非此即彼、非转即死的境地。因此,面对移动信息浪潮,我国传统报刊无须过于担心,应该认识到当下是大浪淘沙的试验阶段,要开放、创新地进行移动媒体应用试验。反观现代传播集团移动应用产品组合,包含了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和不同收费模式等明显差异化的应用。如表1所示,既有杂志应用,也有日常工具应用,如iWeekly Calendar为用户提供精彩图片和日历服务;既有指向明确的单项应用,也有多元化电子杂志应用程序,如iMagazine可为用户提供现代传播集团旗下各类杂志的电子版本;既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应用如Bloomberg Businessweek;收费方式多元化,分单期、月订阅和年订阅等方式,iMagazine对平台内产品根据纸质媒体实行差异定价,类似专属现代传播集团的电子报刊亭。可见,无论是内容表现形式,还是收费模式,现代传播集团通过不同移动应用进行差异化设置,这种方式有助于现代传播集团通过产品的优胜劣汰找到移动用户喜爱的、符合移动媒体发展趋势的数字内容传播方式。

表1 现代传播移动应用程序组合

注:数据来源于App Store,灰色底标记数据代表评分用户数少于50。

3 报刊发展移动媒体策略分析

3.1 移动媒体是内容与技术的结合,与专业技术方合作将事半功倍

报刊必须明确自身在移动媒体产业链中的角色定位,才能有的放矢地执行移动媒体发展策略。在数字浪潮的冲击下,媒体信息不再是传统报刊的独角戏,终端设备商、网络运营商以及一些新兴科技公司纷纷加入这场数字信息的争夺战。新兴科技公司具备技术优势,电信运营商拥有渠道优势,两者都是发展移动媒体不能绕开的环节。相较之下,传统媒体提出向全媒体转型,是基于内容生产商的传统定位,致力于用多种渠道为受众提供多种形式的内容,以全形态内容作为吸引受众的最主要因素[4]。内容始终是报刊的独特优势,报刊在发展移动媒体的过程中,要以内容为核心寻求合作,或向其他环节渗透。如现代传播集团以12961000元的代价向广州市众德咨询有限公司收购iWeekly的业务经营及其相关资产,为iPhone和iPad用户提供集团杂志内容,并提供广告服务;收购专门从事提供移动装置大型数码出版方案的公司RTI(Rakuraku Technologies Inc.)20%的权益,进而在中国和日本建立移动应用程序技术中心,负责完善已有应用程序,开发新产品,向用户提供最先进的阅读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发展移动媒体业务具备三个优势。

首先,传统报刊通过收购技术厂商能够以相对成熟、进步的技术进入移动媒体领域,将科技公司的技术优势转化为自身资源,向产品研发渗透。新媒体不应只是杂志的PDF加上视频而已,iWeekly for iPad以其魔法互动和至美界面呈现出数字阅读的全新时态[5]。读者作为“隐身人”以第一视角介入场景,体验真切的视觉感受:在厨房参谋专题《味游沙拉》中,滑动餐桌,就可以在时间线中快进快退,学习厨艺贴士;在当代艺术及文化类专题中,艺术家以“语音导览”形式,向读者一对一地讲解其创作灵感,以视频、音频、特效等将读者带入虚拟的画廊展场。技术手段丰富了内容的表现形式,提升了用户阅读体验。

其次,由技术公司负责产品研发与改进,能够保证移动媒体产品的先进性和易用性,并及时地根据用户评价作出有针对性的修正。如表1所示,现代传播集团的各款移动媒体应用更新周期大多约为一个月,且根据App Store用户评价内容可发现,用户反馈信息主要体现在功能优化设置与应用程序稳定性两大方面。高频率的升级换代需求,与用户重视产品功能等因素,决定移动媒体应用必须有持续的技术优势以保证其跟随乃至引导用户使用需求。

再者,相较于在传统报刊内部组建新媒体部门或技术部门,收购技术厂商的方式更有助于报刊面对技术、面对移动应用产品时摆脱传统运营思维的束缚,让技术独立运作,既在报刊统一思想指导下与内容保持联系,又能根据自身行业特性创新技术,同时有助于报刊本身专注于内容生产,保持内容核心竞争力,减少二者相互掣肘的几率,实现二者进步性的融合。

3.2 媒介的改变呼唤运营模式的转变,创新移动媒体的商业模式

传统报刊发展移动媒体既是为数字化转型探路,也是为将来的经营竞争布局。因此,移动媒体必须为报刊带来新的获利方式。报刊发展移动媒体的形式大多以移动应用程序为主,这种方式一方面适合移动终端和方便用户使用,另一方面通过控制程序下载或内容下载区别于互联网信息的完全开放,适合报刊进行收费设置。目前,移动媒体如iPad应用程序主要存在四种收费模式,一是完全免费,二是下载收费,三是限时限量内容免费,超过一定额度再进行收费,四是通过广告获取收益[6]。

大部分移动媒体依然通过订阅或广告的方式获取收入,经营模式依旧是传统的“二次售卖”。这种方式在终端和渠道掌握在其他公司手中的移动媒体时代是难以奏效的,2011年2月15日,苹果宣布新的内容类(报纸、杂志、视频、音乐等)应用软件收费方案——对所有经由苹果iTunes商店发生的内容交易,苹果将收取交易额的30%提成,还要加上40%的报纸广告收益,在向苹果贡献提成后,仍然无法获得数字时代最重要的资源——用户数据[7]。这无疑使得报刊应用程序通过订阅和广告实现盈利越来越艰难。而业界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收费墙”,在习惯廉价内容乃至免费内容的国内信息接收环境里,只能是一种奢想,在短时期内难以获得大量用户认可和接受。因此,报刊要通过移动媒体实现盈利,必须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性、开放性与社交性,改变传统报刊运营思维,扩充信息传递意义至内容传播、交流与服务,创新经营方式。如现代传播集团自2013年起不仅继续推出新产品完成iContents策略外,还投资执行iShopping策略,推出媒体推介电子商贸平台,不仅为广告商提供iPad、iPhone等移动媒体的广告空间,还准备通过数字媒体形成包括宣传、购物指引、电子商务、售后服务等更加广阔的业务范围。

在用户注意力竞争更为激烈的移动平台上,报刊必须探索移动媒体经营多样化,创新其商业模式。本文认为可参考地铁系统的“R+P模式”[8],仿效地铁通过网络化、规模化、集成化运营在其经过范围产生巨大外部效益的方法,移动媒体可采取“CSD模式”(Content+ Space+ Data),以内容为核心,提升内容品质、完善产品功能,提高使用体验,增加用户数量的同时,将用户很好地聚合在移动媒体平台上,以此提升产品所在赛伯空间的价值,如广告价值、电子商务价值,并形成用户数据库,进行数据营销。如前面强调的,在实施新的移动媒体商业模式过程中,报刊必须运用并体现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性、开放性与社交性。

移动性。移动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别主要在于能够通过移动终端掌握用户的移动规律,根据用户接收信息的内容、时间和空间建立用户坐标系,根据坐标信息扩展服务。例如,通过GPS、无线信息网络等的定位功能获取用户位置信息,实现LBS 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提供周边生活资讯、团购及优惠信息[9],根据用户坐标上三个因素相互关系的变化改善媒体内容设置,以及追踪用户坐标变化掌握其移动规律,向广告商等售卖,帮助其进行精准营销等。

开放性。移动媒体产品既要利用开放的网络信息,也要建构自身的开放性。通过其他移动媒体、社交媒体开放的API接口,了解用户在这些媒体中的使用行为及其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对比分析改善自身的内容和功能设置。与此同时,报刊在运营移动媒体时要注意增强内部与外部开放性。传统报刊一直提倡发展全媒体战略,其中就包括要增强媒体的开放性,促进媒体间的联系与交流,同样,移动媒体要增强内部开放性,产品组合中各媒体共享内容资源与用户数据,建立统一的移动媒体平台。移动媒体设置外部开放,一方面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交流,及时回应用户反馈信息,另一方面打破传统报刊的内容封闭性,改变逐渐与时代潮流相悖的僵化的“传—受”关系,鼓励UGC(用户生成内容)加入产品内容版块,提高用户参与度和用户黏度。

社交性。媒体在发展,用户也在成长。用户从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选择,再到渴望诉说与对话。如今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就像打电话和发短信一样是一种随时随地的行为。如果忽略用户的诉求,报刊将同样会被用户遗忘。所以,报刊要注意通过移动媒体加强与用户的交流。同时,对一向重视用户产品需求和行为信息的广告商而言,与用户直接对话更能获得直观感受。因此,报刊能够通过二者对社交的需要,重构“二次售卖”模式,重新定义用户、报刊和广告商的关系,通过邀请目标用户和相关广告商,以电子商务、线下活动等方式,成为二者对话的平台。

4 结 论

国内媒体实施的数字化转型是一种“软着陆”,即纸质与数字并行的转型方式。印刷媒体对收入与盈利贡献巨大,但是增长趋势减缓乃至下降现象不可忽略。数字媒体特别是移动媒体成长快速。报刊必须以内容优势为核心竞争力,大胆寻求技术合作,结合新兴科技公司的技术优势,快速研发和改进移动媒体产品。与此同时,报刊也要创新移动媒体的经营模式,打破“二次售卖”的传统思维,以更能体现移动性、开放性与社交性的运营模式,通过建立用户数据库、设置交流平台等方式扩展业务经营范围。

上一篇:基于报刊社权益保护的转载法定许可制度设计探... 下一篇:贵州省第二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