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七星针穴位外敷活血止痛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经验探讨

时间:2022-07-12 05:26:42

梅花七星针穴位外敷活血止痛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经验探讨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中医名为“臂痹”,这种损伤包括肌健和肌肉筋膜的小撕裂,当初发的损伤愈合后,这一部分常可再次撕裂,引起出血,粗糙的肉芽组织和钙在周围组织内沉着。从损伤部位周围渗出的蛋白-胶原蛋白可引起炎症。炎症等引起的压力可切断血流供应和刺激控制手臂肌肉运动的桡神经,而桡神经是控制上肢和手的主要神经。肌腱连接肌肉与骨骼,其与肌肉接受的氧和血液量不同,所以,愈合很慢。事实上,某些网球肘可持续多年,尽管炎症6~12周常消退。近年来,用梅花七星针叩击穴位贴敷活血止痛膏治疗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典型臂痹患者68例,男30例,女38例,年龄21~72岁,以30~50岁为多,平均458岁;病程3天~3年,平均病程12年;病位于左侧20例,右侧48例。

药物组成及治疗方法:①药物组成:血竭200g,乳香100g,没药100g,土鳖子200g,地龙200g,儿茶100g,大黄100g,肉桂100g,川椒150g,延胡索100g,公丁香100g,樟脑30g,冰片30g。以上药物粉碎过120目筛混匀置密封容器贮存备用。②治疗方法:主穴:曲池、手五里、肘、手三里、合谷。配穴:尺泽、外关、上廉、下廉、肘部阿是穴;每次选穴2~3个。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或正坐位,现以正坐位为例,将患侧肘关节搁于桌上,反覆按压肱骨外上髁处,找到最痛点,以龙胆紫作一标记。曲肘拱胸,梅花七星针和穴位均以常规消毒,每穴梅花七星针叩击3~4次,取上药适量用蜂蜜调成膏状,均匀地摊在梅花七星针叩击穴位红润处,用膏药固定2天后祛除,6次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临床主要与次要症状全部消失。②显效:临床主要与次要基本消失。③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次要症状还存在。④无效:临床主要与次要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

结 果

治疗结果:68例患者中,痊愈30例(44.12%),显效26例(38.24%),好转10例(14.7%),无效2例(2.94%),总有效率97.07%。

讨 论

肱骨外髁炎是一种劳损性疾病,往往在外伤或劳累后发生,由于它经常发生在网球运动员身上,故俗称“网球肘”。这种病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就会好一些,一般病史比较长,容易复发。许多生育后的妇女因为抱孩子多,也容易患此病。临床表现为,上臂外侧肘部屈曲的正下方,反复疼痛,偶尔疼痛手臂向下放射到手腕部。在上举或屈曲手臂时甚至在拿很轻的物体如茶杯时引起疼痛。难以完全伸直前臂。疼痛一般持续6~12周,不适可持续短至3周,长至数年。欲确诊此病,可作旋臂屈腕试验,方法是将肘关节伸直,腕部屈曲,然后将前臂尽量向后,向外旋转,此时如果肘部疼痛加剧,即说明是患了网球肘。在治疗方面,从根本上说要在发病期间适当减少患肢肘关节、腕关节和指关节的伸屈活动。治疗可以用镇痛。常规治疗时适量使用激素和营养神经的药物,最好选用小针刀治疗。选用局部近取手阳明经穴的原则,以奏舒筋通络之效。活血止痛膏是采用山东肥城市中医院梁洪举主任医师多年治伤之经验方,方中血竭、乳香、没药可活血化瘀为本方之主体,取肉桂、樟脑丁香行气通络。诸药相配有活血化瘀、通络舒络、消肿止痛之功,所以梅花七星针叩击穴位贴敷祛风活血止痛膏共起到温经散寒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消瘀作用。本文结果显示,68例患者中,痊愈30例(44.12%),显效26例(38.24%),好转10例(14.7%),无效2例(2.94%),总有效率97.07%。

预防与护理: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尤其是腕伸肌的活动,必要时可做适当的固定,待疼痛明显缓解后及时解除固定并逐渐开始肘关节功能活动,但要避免使腕伸肌受到明显牵拉的动作。

上一篇: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进展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