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在孤独中的理性

时间:2022-07-12 04:46:29

【摘 要】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是传播学中的奠基之作。公众在成见的预设之下寻找对自己观点有利的印证,选择性接受信息,并维护着自我以及群体的成见,形成了一次次群体性的网络道德审判和暴力性事件。本文从这个角度探讨理性公众的可能性,以及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知识分子 公共舆论 李普曼

《公众舆论》中,李普曼用大量的笔墨去描绘了一个充满成见的社会与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关于成见,李普曼说,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①对于所有的理解,我们都有着预先的设定,而社会的各种元素却维护着这样的成见库。

一、成见之于公共舆论

“真实感觉和先入之见会同时进入意识。两者交融一起,更像我们透过蓝色玻璃看红色,看到的却是绿色。”②我们在成见的预设之下寻找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印证,于是我们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并维护着自我以及群体的成见。天涯上或者贴吧上有很多的心有戚戚焉的共鸣者,甚至成为了一种畸形的“身份认同”。屏蔽其他意见的成见系统,很容易影响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观念。然而,群体的特征是冲动、多变、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情绪夸张且单纯,偏执、专横、保守,群体时不时树立起道德行为的典范,受到无意识因素的左右,不善于动脑筋。③成见的聚拢,加上群体中的集体无意识,容易形成成见的固化和加深。现在群体性的成见多发生于网络等新媒体之上,常常立于道德的制高点,来判断一则新闻或者事件,舆论中理性往往丧失,而理性的言论也常常会被群体攻击。

然而媒体上的公众舆论是否能代表民意?而民意是否就是理性、客观、正确的?越来越多的事件让我们意识到意见的自由市场就能带来“民主的表达”往往是一种虚幻。当知识分子代表独立调查团真正走到浙江乐清时才发现,我们所一直不肯相信的才是真相,引起舆论哗然的“竹签门”也并不是豆腐渣工程,社会事件利益群体往往并不是黑白二元对立的,只有利益的既得者,没有道德的赢家,政府与法律亦在不断的受到质疑……越来越多的事件成为一个个罗生门,不同的版本下最后的结果是不了了之,网络公共事件已形成规律,在舆论高峰之后就是注意力被转移和事件被遗忘。

二、成见之于公共事件

李普曼说:“公认的爱国准则体现了一种人性,而公认的商业准则体现了另一种人性。”④近年来,处于风口浪尖的陈光标事件让陈光标本人和新闻媒体成为成见对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实的社会道德体系被拷问,在孰对孰错的二元思维中,人们渴求真相。在天涯、微博等公共媒体上,媒体人和部分陈光标的铁杆粉丝的态度两极化,让实情陷入胶着状态,让真相蒙上面纱。其实,谁都不是道德巨人,所谓道德规则也是被塑造的标签化的成见观,这样的成见观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事件的最后,话题依然在网络新媒体中绵延着,央视面对面对陈光标做了一期采访,其母在节目中的哭泣劝说打动了很多人,知名网站发表评论《争议陈光标,媒体和民众应对陈光标多一份宽容》,网站上原来的文章被删除,一手资料沉入水底……

犹记得,汶川地震之时,万科的王石受到千夫所指,而王老吉的捐款却引发人们疯狂抢购,其实,笼统的谈论人性是危险的。“一位慈爱的父亲可能又是一个刻薄的老板,一个满腔热忱的国内改革家和一个掠夺成性的对外侵略者。”④依照勒庞《乌合之众》一书对群体心理的分析,“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⑤从《公众舆论》的个人成见到《乌合之众》群体成见,集体无意识,不断地印证着现实生活中每天都上演的故事。

新媒体的出现为意见的表达提供平台,也为话语暴力以及成见集合提供了一种可能,于是话语暴力、网络审判成为当下中国的“泄洪区”,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成见在网络上不断放大,在虚拟世界中尽情宣泄内心的不满与偏见,以达到一种集体的认同和心理上的满足。

三、成见之于民主社会

“如果我们深思熟虑地把偏见搁置一旁,我们就不会在研究一个人的时候把他往坏里想。” ⑥放眼世界,似乎每个人或者事物上都有着标签,上面写着正负极。然后不可避免的,我们对人对事都加之以自己的想象,在人际或者大众传播中加以演绎,最终使事件都失去了本真的味道。我们接触成见化的媒体,带着成见去看待成见化的新闻,然后带有创造性的理解事态。

如果说李普曼所认为的悲观态度会让我们失去希望,那么在成见中生活着的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事物?找寻着我们的存在感?正如李普曼说的“成见不仅仅能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节约时间并能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而且当我们想要冷静全面地观察世界的时候,能使我们摆脱一切令人困扰的干扰。”⑦

面对这样的成见社会,民主是否还有可能?技术的变革能否推动交流的更加畅通,自由的平台上我们能否实现杜威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希腊时代的广场式民主?李普曼的观点则与杜威不同,他认为民主社会是建立在理性公众的基础上的。然而,理性公众是否可能?

注意力被设置,想象力又被建构,我们盲目地坚持自己的成见且不自知,在多数人的附和中渐行渐远。“三人成虎”,人们在集体中往往陷入无意识状态,在乌有之乡中默默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情绪在互动的争论中急剧升温,最后演变成为一场闹剧。历史长河中太多的悲剧都是由被利用的个人成见的酝酿,形成的群体性力量,其摧毁力是强大的。而如今,历史事件似乎依旧在轮回。问题出在成见的性质和我们运用成见时的那种轻信。⑧其实,成见是可控的,只要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观念酝酿、形成、发展的一系列过程。

四、面对成见:在孤独中保持理性

周濂曾说,“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笔者认为,最先醒来的一定是生活在这社会转型期的公共知识分子,在面对传统被割裂、精神荒芜的现代,既要承担起启蒙社会的责任,同时也要与大众媒介保持距离,媒体表现出的过多的言语容易使观点本身被淹没,反而造成相反的效果。众声喧哗下,独立思考,坚持理性,莫让别的思想占据自己的头脑。让理性思考成为一种带着仪式感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情感与理智双重匮乏的年代,成为关照社会的一缕烛光。

新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是公共知识分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萨义德所描述的那种与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做个思想的“流亡者”,具有社会张力,充满着理性而自由的光辉是对知识分子的基本要求,这对于个体新闻从业者以及新闻媒体来说也是理想的状态。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能否担纲,依然坚持着新闻专业主义去诚实告知也许需要莫大的理性和职业追求。

当时代呼唤着理性,当新闻从业者坚持着理性,公共知识分子承担启蒙,有着多元化的观点,就可将成见的影响力降低。秉持着“思想流亡”,就意味着茕茕独立,那么即使面对大众的非议时,也能依旧让理性在孤独中渐渐弥漫。

参考文献

①②④⑥⑦⑧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62、75、93、90、42、68

③⑤勒庞:《乌合之众》[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5-74、12、19

⑨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三联出版社,2009

(作者:均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上一篇:一次双重角色的尝试 下一篇: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语言运用与社会关系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