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吴镇的山水画艺术

时间:2022-07-12 04:27:07

【摘要】细读此画,我们才能深入地品味出作品的意蕴。“尽管画名及画家自题都指出此画是‘作渔父意’,但是画中根本没有任何渔具;只有一个文人怡然自得地坐在船首浏览风景,船尾有一个小仆...

略谈吴镇的山水画艺术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上云:“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①它们都凸显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热爱山水、热爱自然的独特审美品格。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山水“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隋唐时开始独立,经五代、两宋发展而趋于成熟。元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画院的衰落和消失,文人的大量介入,画家自我意识的觉醒,绘画发展的自律性等多重因素,元代山水画不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表现手法与形式意味及审美趣味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宋人重师造化、重理性,转而重心源、重意象,变院体画法森严、精细工整的风格而为重韵致、求意趣、尚逸品的审美追求。强调笔墨自身的趣味,“尚气重韵”,“聊写胸中逸气”,追求“简率淡逸”、“疏淡”、“清逸”、“幽雅”的境界,开启了中国山水画抒情写意的新风尚。

吴镇,字仲圭,酷爱梅花,自号梅花道人、梅花和尚。浙江嘉兴魏塘镇人(今浙江省嘉善县人)。吴镇性情孤峭,品行高洁,终身隐居不仕,亦少与达官贵族接触。他学识渊博,研究理学,精通儒、道、佛三家之学,言行与审美趣味受佛家和道家影响尤重。吴镇孤芳自赏,从不随俗卖画,常来往于嘉兴、杭州一带,以卖卜为业养家糊口,因此生活非常窘迫。近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说:“吴仲圭多学巨然,易紧密为疏落,取法少异,要以董巨起家,成名后世。”②由此可知,吴镇山水画以董巨为宗,他画山水喜用湿墨,笔法、墨法灵活多变,清王原祁曰:“梅道人泼墨,学者甚多,皆粗服乱头,挥洒以自鸣得意,于节节肯綮处,全无梦见。无怪乎有墨猪之诮也。”③此评论足以反映吴镇用墨之法的高妙,非常人所能及。

一、 时代情愫的心境映射

艺术品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它映射出艺术家复杂的心境。要了解一件艺术品和一个艺术家,就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风貌。换言之,艺术品是时代精神的烙印。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蒙古族进据中原和江南,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除此之外,蒙古统治者由于政权立足未稳,大力采取高压政策,实行民族等级制度,取消科举制度,致使汉族文人做官只有通过“举荐入仕”,即使做了官也未必坦途,异族官僚的歧视和排挤,致使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心灰意冷,他们当中一部分人或被迫或自愿放弃“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毕生时间、精力和思想情感寄托在文学艺术上,山水画自然也成为这种寄托的领域之一。④大量文人介入画坛,致使画坛的审美趣味发生巨变,这种变化在山水画上表现为:绘画的追求已不在对物象的描摹和再现上,而是对书法笔墨趣味的偏爱和“有我之境”的寄托,画中的山石、树木已突破了形似的束缚,成了一种概括、生动的象征符号。元代倪云林一再曰:“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余之竹聊以写胸中之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⑤即作画不求形似,而以“逸笔”在排遣胸中逸气,用以自娱。吴镇也深受“逸笔”时代风气的影响,曾说:“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⑥他以酣畅淋漓的湿笔墨戏,创造出一种闲云野鹤式的阔远山水画。由此可知,吴镇绘画风格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由社会剧变而带来的审美趣味的变异。

如作于至正二年(1342年)的立轴《渔父图》就是其代表性之一。该画近景画石坡高树,远景画青山林木,一舟游于湖滨芦苇间,有高士侧靠船首,举目仰望。笔墨沉郁,气氛静穆幽邃,画上题诗曰:“西风潇潇下木叶,江上青山愁万叠。长年悠优乐竿线,蓑笠几翻风雨歇。渔音鼓枻忘东西,放歌荡漾芦花风。夜深船尾鱼泼刺,云散天空烟水阔。”⑦

细读此画,我们才能深入地品味出作品的意蕴。“尽管画名及画家自题都指出此画是‘作渔父意’,但是画中根本没有任何渔具;只有一个文人怡然自得地坐在船首浏览风景,船尾有一个小仆人安静地摇桨,将小船沿岸边沙渚前进。气氛一片平和宁静,只有轻风拂过芦苇沙沙作响及摇桨偶尔激起的水浪声,会传到这位沉思文人的耳中。”⑧我们可以看出,文人陶醉在这谐和宁静的世界里,忘却了自我,更是真正把握住真正的自我。现实的烦扰早已在九霄烟云之外,而这里只有淡然的心境。面对当时异族的统治,吴镇却醉心于自由无羁的理想世界,画中的文人驾一叶扁舟轻轻地逍遥于云水之间,而这画中的文人也许正是他自己理想世界的化身吧!这不正是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我之境”吗?

二、 苍润静穆的笔墨意趣

吴镇以其独特的超逸天赋,创造了一种“水墨淋漓障犹湿”的水墨效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艺术风格。元四家虽然都是以五代董源、巨然为宗,但不同的年龄、阅历和审美趣味造就了他们不同笔墨特色。黄公望画意豪迈苍秀,疏松超逸;倪瓒的画风简洁冷寂,荒寒清远;王蒙的画意深秀苍茫,繁茂浑厚;吴镇的画风则平淡天真,苍润静穆。若以用笔疏密来看,王蒙最密,倪赞最疏,吴镇和黄公望则适中。若以用墨的干湿之比较,倪瓒最枯,吴镇最湿,各领。当代著名美术史大家王伯敏在《仲圭水墨引述》中说:“就‘元四家’画风而言,叔明(王蒙)沉雄、子久(黄公望)凝练、云林(倪瓒)秀逸、仲圭(吴镇)幽深,各具特点,多呈其长。”⑨王伯敏先生一语道破了元四大山水画家不同的绘画风格。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溪山高隐图》,不仅取法董源、巨然,而且还吸收了马远、夏圭的画风。同时,元初赵孟頫、高克恭的文人笔意对吴镇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近景的几株松柏,马、夏的面目就非常明显,它们或直立挺拔、俯势向上;或倚斜偃蹇、欲倒还立;或枝条倒挂、曲折盘桓,在平和、宁静的画境中显得格外突出。吴镇特意强调这些松柏,粗壮而枝叶茂密,富有顽强的生命力,也寓示着高山隐士不屈不挠、高傲放荡、乐在其中的精神世界。在此画中,吴镇取马、夏之骨而去其粗犷,融董、巨之气韵而更取平和,形成了清新、蕴藉、平实的艺术风格。这恰好契合元代文人平淡、与世无争的心境。此图在笔墨上用湿墨画法,表现出自己特有的心境。细观此图,无论是山、树,还是水;无论近景,还是远景,都给人一种“水墨淋漓幛犹湿”的特殊感觉。这使得远方景物更具有一种千里之遥的感觉,为画面营造了一种幽旷、寂寥的艺术氛围。明沈周有云:“吴仲圭得巨然笔意,墨法又能轶出畦径,烂漫惨淡,当时可谓自能名家者”。⑩吴镇不囿于前人之法,不重复古人的笔墨,继承传统而不断创新,此举非大家所不能为。明晏如居士姜绍书在《韵石斋笔谈》中对吴镇评价极高:“梅花道人画秀劲拓落,运斤成风,款侧墨渖淋漓,龙蛇飞动,即缀以篇计,亦摩空独立,旁无赘词,正如狮子跳踯,威震林壑,百兽敛迹,尤足称尊。”

上一篇:自媒体:多释放正能量 下一篇:基于设计思维的设计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