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调适不良的就业心理

时间:2022-07-12 04:14:19

注意调适不良的就业心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就业”向“大众就业”转型――市场调节、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成为当下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形式。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对于相对缺乏社会经验、涉世不深、心理容量小而脆弱的大学生来说,无疑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波动。因就业而产生心理不稳定应该说也是正常的,而且适度的压力也有利于大学生调整心态,积极进取。但对于心理承受能力低下者来说,严重的心理负担则容易引起心理障碍,造成心理失衡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威胁他们的心理健康。常见的大学生就业期的不良心理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下述三方面的问题:

自我认知偏差。首先是自卑心理,这是大学生就业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一些大学生自我评价过低,低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即对自己的潜能和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错失良机;有的因为学历、成绩、能力、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而丧失勇气,悲观失望,不思进取,自我封闭,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其次是自负心理,这在部分名牌大学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集中和突出。由于怀着顺利升入大学和“名牌优势”的良好感觉,使他们在择业时常常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在择业中挑剔、攀比,提过分要求,这也是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招用名牌大学生的缘由。过高估计自己,会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失去优势,因为仅从工作经验上说,学历和文凭绝不是决定因素,个人素质和能力才是关键。

社会认知不全,职业定向偏位。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面临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无不渴望立刻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工作,但由于对社会环境了解得不确切,对就业形势了解比较片面,对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心里并不怎么清楚。这样一来,部分学生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一般的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而过低估计自己能力水平的学生由于缺乏自信而经常失去机会。职业定位的偏差,无论是好高骛远还是悲观失望都会严重影响就业。盲目攀高者,对主客观条件估量不准,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单位,对稍不对胃口的职位就抱着拒绝的态度,不肯“屈就”,结果是终难就业。

不良情绪叠加。大学生就业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从外部影响因素看,高校连续扩招以后,势必出现毕业生的高存量和就业饱和,给就业造成新的压力和难度;同时,不同地区的人口聚集特点和各种差异因素影响到就业形势的地区差异性;另外,不同学科、专业也存在着明显的就业乐观差异;部分高校在扩张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技巧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指导,或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传授,放松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对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当然,从大学生自身素质看,一方面是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一些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或者心理发展不成熟,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或者由于平时学习不努力,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道德修养不够,胸无大志,只顾眼前利益;或者由于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自我定位不准,自我认知程度低,特别是对与就业有关的专业倾向、个人兴趣等的认识不足,等等,这些心理素质的欠缺导致竞争实力欠缺,造成求职过程中的一些心理障碍的发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顺利就业。

引导大学生保持稳定、健康、积极、正确的择业心态,合理就业,需要社会对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包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加大自主创业优惠力度,建立起真正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当然,大学生自身一味抱怨或产生自卑心理是不足取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勇敢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勇敢接受自我,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是要承认现状,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勇于剖析自己,学会扬长避短。其次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包括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要知道人无完人,有些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在后天工作岗位上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矫正。再次是要学会抓住机遇,多收集有关的职业信息,并根据已定的标准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机遇也并非对任何人都适用,一个工作的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对别人合适,对自己则不一定合适,因此不能盲从,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也要注意机遇的实效性,遇到机会要主动积极争取,不能犹豫不决,更不能害怕失败。

及时调整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坦然面对就业挫折。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委屈,如有的专业“热”、有的专业则为“冷门”;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仅抱怨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自我心态的调整,特别是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实,就业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几经挫折最后成功才是正常的。如果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发展自己,促进自己成熟,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都是很有意义的。当求职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客观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不可能期望每次求职都成功;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自己能力不行,也许是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许是个人的价值观念与求职单位的文化不符,也可能是其他的一些偶然因素;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重要人生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体育院校足球教学传播模式研究 下一篇:农村广播存在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