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栏目的制约因素与局限性

时间:2022-08-15 02:35:17

电视栏目的制约因素与局限性

电视栏目是电视节目生产和播出的基本形式,一般都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播出时间、相对稳定的栏目宗旨和比较固定的收视群体,通过周期性地播出给人们带来新闻、信息、知识和娱乐享受。实践表明,一个好的电视栏目都有清晰的栏目定位和一定的形式要求,进而构成一个电视栏目不同于其他栏目的独特个性,这种独特个性既保证了栏目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必然会对栏目内容有所限制和制约,也就是说任何栏目形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考察央视《百家讲坛》的成长过程,笔者发现栏目本身的制约因素与局限性对栏目在内容方面的选择上影响非常明显,下面就以《百家讲坛》为例来了解一下电视栏目的制约因素与局限性。

摸清栏目制约因素,打开一方新天地。据了解,《百家讲坛》的创意最早就是来自科教频道当时的负责人高峰,他有感于大学里的讲座很受欢迎,许多教授讲得非常精彩,并且互动也很热烈,就想把一些讲座搬到电视上来,于是就有了《百家讲坛》这样一个栏目。早期的《百家讲坛》内容选择十分庞杂,也正因此,前期的《百家讲坛》始终徘徊于央视末位淘汰的边缘,几经探索、调整,直到2004年推出北京社科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阎崇年先生《清十二帝疑案》系列,一下子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一举使《百家讲坛》创下了当时科教频道的最高收视率后,《百家讲坛》才搞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节目,不适合做什么样的节目;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人们慢慢开始观看《百家讲坛》时不再换台,就连刚上小学的学生也很喜欢听“老头儿讲故事”;也是自那时开始,《百家讲坛》逐步摸清了栏目的制约边界,选题不再包罗万象,而是逐渐向历史和人文方面集中,陆续推出易中天品三国系列、王立群读史记系列等脍炙人口的节目,不断地创出收视高峰。

我们打开《百家讲坛》栏目历年的节目播出表可以发现,栏目前期曾有很多重量级的人物登上过栏目的讲坛,不乏大家和名家,但他们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栏目本身是有其局限性的,即使有大家或名家也很难突破这种局限性。通过《百家讲坛》栏目的内容变迁对收视率的影响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电视栏目在内容的选择上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内在规律性的,符合这种规律就会大受欢迎,反之则门可罗雀。

《百家讲坛》栏目局限性分析。《百家讲坛》栏目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第一,必须要有合适的主讲人;主讲人不光要有很深的学术功底,还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同时还要能把握好观众的心理。在电视上,因时间有限,主讲人不可能与现场观众产生互动,更不可能与电视机前的电视观众直接交流,因此主讲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抱着科学和认真求证的态度把讲述内容故事化,每讲自成章节,同时还要环环相扣;观众喜欢听故事、听细节,这就要求主讲人能很好地把握观众的普遍心理。这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纰漏,观众就不会买账。

《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万卫说过,“主讲人是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主讲人成就了《百家讲坛》。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优秀的主讲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栏目的发展,通过对2007年前8个月的栏目播出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如今最有影响力、播出内容最多的主讲人还是易中天、阎崇年、王立群、纪连海、刘心武等。重播最多的也是他们的节目。

第二,不是任何内容都适合登上《百家讲坛》的。《百家讲坛》从过去的内容庞杂――科技、数学、历史、经济、文学等无所不包,到目前的有人惊呼《百家讲坛》变成了“史坛子”,这个过程不是偶然的,一方面在于观众爱听故事,而历史的真实震撼力以及易普及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在操作上更易于把握;另一方面在于人们所普遍具有的认知渴望,我们知道,《百家讲坛》的许多知名节目都是“顺势”而成的,比如《清十二帝疑案》的推出就是在当时满屏幕都是“清宫电视剧”、“戏说”的基础上,人们普遍想了解历史真实的情况,《百家讲坛》正好满足了人们这样的需求,于是一下子火爆起来。电视很重要的功能还是娱乐,想通过《百家讲坛》这种形式普及深奥的知识,还是很难的。另外,《百家讲坛》还做了大胆的尝试,在学者名家之外请相关人士分别讲述了“红旗渠的故事”和“杨子荣”,也是一种突破吧。

综合上述两点,内容上突破很容易,有很多内容都可以成为《百家讲坛》的选题,比如关注了那么多中国皇帝,世界那么大,我们是不是应该抬头看看西方了,西方的发展史,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启示意义;科学、技术上的某些有趣故事同样也为人们所广泛关注:艺术的魅力、文学的意境,观众也是想了解的,总之,只要有趣,观众都是可以接受的。最关键的还是主讲人,只要有合适的主讲人,相关内容上的限制也会取得突破。正因为目前主讲人特别稀缺,《百家讲坛》宁缺毋滥,宁可重播也不降低标准,内容上的突破才显得比较困难。可以看出,《百家讲坛》目前遇到了突破上的瓶颈。

把握局限,突破发展。通过上述分析,由于栏目自身的局限性,栏目在这一时期遇到了发展的障碍――非常缺乏能讲述新内容的主讲人,其实这种障碍是发展中的障碍而不是系统性的障碍,栏目总体的制约和局限在于不能没有优秀的主讲人和观众感兴趣的讲述内容,目前能够做到的首先应该是寻求内容上的突破。另外,最关键的还是根据主讲人的几个制约条件来寻找优秀的主讲人,因此,栏目组可以在内容方面广泛征集选题,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和筛选,建成选题库,并不断补充内容;然后根据选题内容通过各种方式选拔、打造一批新的主讲人和学术明星。作为一档在观众心目中已经有相当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学术栏目,《百家讲坛》必须突破。

任何栏目都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只有对这些制约因素和局限性清醒认识、认真分析,并以制约因素为条件,不断寻求内容上的突破和形式上的创新,栏目才有可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历久弥新。

(作者为中原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编校:郑艳

上一篇:论电视散文的摄制 下一篇:简论新闻热线节目的导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