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视新闻记者的出镜

时间:2022-10-25 02:15:00

浅论电视新闻记者的出镜

电视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记者要更加积极地参与电视节目来提高新闻传播效能,记者出镜这一电视新闻因素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他出现在镜头前充当了观众的向导,是电视观众眼睛和耳朵的“延伸”,通过介入新闻现场把所认识到的新闻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可以说出镜记者就是新闻报道的灵魂,从而发挥电视新闻独特而有魅力的功用。

记者出镜的作用

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的每一个新闻要素都必须真实。在报道新闻事件中,记者出镜通常与事件同步,向观众介绍新闻发生和发展的经过,由出镜来引出新闻事件悬念,画面再一直伴着记者出现在事件现场的各个真实情景,进行有声有色的报道,并在现场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有关人士进行采访,最后再出镜阐述记者的理解和感想,就这样,记者活动身影始终贯穿于整个节目过程,观众能通过屏幕清清楚楚地感觉到记者是作为“当事人”对你展开的述说,因此缩短了报道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感到新闻更可信、更真实,从而使报道内容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记者选择比较合适的出镜场所,结合生动典型的背景画面,并与环境声音搭配,这样的出镜显然能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新闻现场感。

且看在中原焦点《万里长江立潮头河南船民领风流》这期节目里,记者在现场的出镜:我现在是在武汉港的外贸码头,这里刚刚有国际巨轮卸载货物,正在等待着装卸货物的船舶中有80%都是河南船,据了解,在长江航线上河南船舶的运输能力已经占到了第三位。

记者站在船舶上,背景是繁忙的码头,伴随着轰杂的装卸声。在这样强烈的现场气氛烘托下,记者在现场出镜的口述也显得更有激情,从而使整个现场报道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

记者出镜的选择

提炼适合出镜的新闻现场。“内容决定形式”,记者千万不要为出镜而出镜,而应该根据具体新闻内容的表达需要,一般来说,动态性新闻或事件性新闻更适合出镜,而对于非事件性新闻(如公告性新闻)就不太适合出镜,那些内容单一、时空相对集中、现场事态发生、发展的进程对观众具有吸引力的事件性新闻题材,则特别适宜记者出镜作现场报道,另外,非事件性新闻、典型经验、综合成就等题材的新闻报道也常以记者出镜作现场报道形式来增强现场感、可视性。

选择最佳的出镜时机。记者要讲求出镜现场的时间和时机,使自己出镜报道的解说能与事态的发生或发展同步进行,新闻事件矛盾最激烈的时刻一般就是最好的出镜机会,但有时候会有精彩的出镜时机出现在记者到达预定的拍摄地点之前,或者到达拍摄地点尚未准备好的拍摄之前。中央电视台记者曾跟随全国优秀干部林强前往他帮助过的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的麻风村,一行人爬行在崎岖的山路上,放眼望去依旧是叠叠群山,喘息着的记者边走边出镜,介绍着当地的艰苦地理风貌和通往麻风村的艰难,这个出镜中虽没有展现林强给麻风村带来的帮助和新面貌,却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林强有着怎样的坚强意志九次出入麻风村,出镜效果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把握记者出镜各要素。由于电视新闻的现场纪实性,记者出镜时的神态、语气、声调、提问的方式和措辞都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语言表达将直接影响传播效果,这不仅需要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更要有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和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

在《中原焦点》《百姓心中立丰碑》节目中,为了探访已故淮阳县原县委书记陈新庄在亲人眼中的样子,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他在平舆县过楼乡三陈村的老家。

记者:老乡,陈新庄家是住在这儿吗?

村民:就在这儿住。

记者:他家现在有人吗?

村民:没有了。

记者:没了?人去哪儿了?

村民:他两个哥哥都去广东打工了。

这时,记者来此的目的看来是不存在了,但记者并没有就此打道回府,而是跟着村民一直走到一个破落的老宅院。

记者:这就是陈新庄的家?我看房子还不如一般的百姓。

村民:村里可多都盖了新瓦房,有的还盖了楼房,他家一直都是这样的。

记者:村里人知道不知道他在淮阳当县委书记?

村民:都知道,都知道陈新庄是当书记的。

记者(转向镜头,饱含深情):弟弟是县委书记,两个哥哥却在异乡打工,此情此景,怎能不让我们动容。风雨安如山,岁月清如故,一生清贫刚直的陈新庄把生命献给了淮阳人民,却从来没有为自己和家人考虑过一丁点东西。(手摸着屋门)在陈新庄这个居住多年的家里,简单得仿佛正在远离浮华,逐渐变得圣洁。

这段精彩的出镜中,记者开始似是出师不利,但凭借着对“他两个哥哥都去广东打工了”这句话所得到的敏感信息,用朴实的提问和受现场感染的抒情一步步将观众的思绪引导到一位县委书记所留下的精神财富上,怎能不打动观众。

以何种姿态来出镜。出镜记者是整个镜头的焦点所在,记者的每一个动作、手势,甚至眼神都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常规的出镜都是记者姿态地正对镜头,用手指着正在发生的时间进行介绍,把观众的注意力聚集到自己或者身后正在发生的事件上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记者也需要随机应变,战地记者往往猫着腰躲在灌木丛后出镜,看似狼狈,却让观众看到了“处境危险”。还有种固定和移动相结合的出镜方式,可以使记者在出镜时感觉自然,展现新闻现场的空间性,更能作出一些突出主题的设计,例如在一个关注老年问题的电视节目《金色事业》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者出镜。

画面:出镜记者在天津的商业区内,身后是繁华的商业街

记者:(站在原地)各位观众,我现在是在天津市最繁华的商业区――金街。在道路两边有很多老字号,(记者开始向右边移动)我身后的这家店,就是一家以专门经营鞋而闻名,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商店,老华美。(记者边说边走到老华美的橱窗前)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这家店却打出了专门以经营中老年鞋和服装用品为主的经营理念,我刚才粗略地看了一下橱窗陈列的用品(略回头看橱窗),还都十分有特色,他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进去看一下(记者走进商店)。

在这段记者出镜中,记者先站在原地向观众介绍情况,这时记者的话语和身后的景物――金街,是观众注意的重点,当记者走动起来后,走动方向外的未知物就成了观众注意的焦点,就巧妙地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记者想重点介绍的老华美鞋店上,无论是静止还是走动,都十分自然,起到了很好的现场效果。

记者出镜的失误

事后补出镜。有时记者赶到现场时,新闻事件已经结束,但为了再追求强烈的现场感,硬要在出镜现场“真实再现”,如让执法行动重新进行一次,甚至倒出捐款箱里的钱再组织捐款等,这些作假的出镜现场背景不仅达不到现场效果,也使现场群众质疑起媒体的社会公信度,更严重损害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出镜和解说重复。记者出镜讲一个内容,稍后的电视解说中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内容,以为这样会让观众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其实这样不仅浪费节目时间,在节目结构表达上更让观众难以接受。

出镜运动的问题。很多出镜记者在出镜时试着冲着镜头往前走,或者做小范围的水平移动,身后的背景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这样单纯追求移动的出镜不仅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还给观众一个错觉,认为“记者是想让我们看另一些东西”,结果却没有得到“期盼”,潜意识里一定是大失所望。

出镜话语欠慎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是以双重身份出现的,一个是个性的我,一个是职业的我。“个性的我”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具备常人常态,喜怒哀乐,随情而动,“职业的我”则要求记者的情感生发始终围绕采访主题,切不可恣意影响采访进程和新闻判断。

特别是要把握总结性的出镜的尺度问题,比如我们站在某个单位门口,说通过我们的采访感到这个单位有多少多少经验值得各地学习,这样的出镜会令观众反感,因为评价一个机构的工作应该由他的服务对象和上级机关来作出,记者仅凭几天的采访得出的结论未免有草率之嫌。

总而言之,随着电视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化,电视新闻工作者各种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记者出镜的频率越来越高,这就更需要记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来展示新闻的现场感、真实感和贴近性。根据具体新闻内容的表达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恰当的场所来出镜,就会达到增强新闻传播效果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地市报深度报道之我见 下一篇:突出地方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