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时间:2022-07-12 04:07:00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对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对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术后制定康复训练程序,早期应用CPM机辅助锻炼,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并应用CPM机辅助锻炼,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3年3月~2006年10月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55~72岁,平均64岁;骨性膝关节炎1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病史6~12年,平均8年。住院时间12~21天,平均16天。术后随访3~12个月,日常活动逐渐恢复正常。

术后护理: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患者年纪较大,体质较差,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多,易并发心脑肾意外。故保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对手术预后有着重要意义。②抬高患肢,观察末梢循环: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消除肿胀,促进功能恢复。密切观察末梢血运及感觉情况,注意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肢体末梢有麻木、疼痛及血运差时应及时通知医生。③观察伤口及引流管情况: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质、数量及颜色等有无异常,注意伤口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④做好尿管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尿管护理2次/日,嘱患者每日饮水1500―2500ml,根据病情术后第2天拔管。⑤预防褥疮的发生: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清洁,鼓励和协助病人翻身,按摩受压部位,杜绝褥疮发生。

康复锻炼护理:术后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早期进行康复锻炼能显著减轻病人症状,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力。①术后第1天,维持关节功能位,指导进行股四头肌静力性舒缩活动。患者仰卧位,膝下垫一圆枕,主动下压膝关节,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10秒,放松,每组重复20次,每日做2~3组;牵拉胭绳肌,尽可能伸小腿,足跟离床,膝关节完全伸直,保持10秒,缓慢放下,重复20次为1组,每日做2~3组。②术后2~3天进行持续被动活动。使用CPM机增加关节活动度,开始角度一般为0°~30°,以后每日增加10°,1小时/1次,2~3次/日。此时病人多有惧怕疼痛的心理,向其讲解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使病人能积极主动配合。③术后4~7日进行不负重状态下的主动运动。患者在床上,双下肢轮流做直腿抬高运动,不要求抬起高度,但要有10秒左右的滞空时间,指导做踝关节的背屈运动,继续使用CPM机锻炼,1周内应尽量达到或接近90°。④术后第2周,进一步加强主动活动,CPM机使用角度达到90°~110°,鼓励病人下床,利用拐杖练习站立,借助习步架练习行走。患者对能否下床站立行走常存有疑虑,医护人员向患者做详细的解释,告知早期下床运动不会影响假肢的寿命,同时可预防各种并发症。⑤术后第3周,继续主动直腿抬高运动,巩固以往训练效果,恢复患肢负重能力,加强行走步态训练,进一步改善关节活动范嗣。让患者练习弃拐行走。在固定自行车上进行蹬车运动,坐垫由最高开始。患者在此期内,尽量独立完成穿裤、袜等日常生活动作。

康复锻炼期间注意事项:①护理人员每日训练前询问患者情况,如有无局部不适,以了解运动量的大小。②训练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患膝不适为宜。③预防膝关节脱位,应注意避免坐矮凳,大小便时,马桶高度相当于小腿长度。

讨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时难度较大,应对病人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程序,强化康复意识,争取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的主要内容是膝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胭绳肌肌力增强锻炼。膝关节活动度锻炼,除恢复膝关节功能外,还有牵拉挛缩组织,避免粘连,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作用。CPM机是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康复锻炼的主要辅助手段,在术后应尽早应用。肌肉增强锻炼,因患者膝关节长时间病变,活动减少,股四头肌和绳肌有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在术后需采用辅助运动、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等方法进行肌力增强活动锻炼。一般经过2~3个月功能康复锻炼,患者能生活自理或恢复工作。本组患者采用了以上训练程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说明上述训练程序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行之有效。

上一篇: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篇:抢救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