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12 01:44:20

浅析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设计

摘 要:化学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其教学发展在新课改中受到极大的关注,其中课堂的教学设计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设置;详略得当;创新性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开展新课或者复习课等各种课型之前进行预先准备和设计的教学材料,对于教师有序高效开展教学工作具有引导性作用,而教学设计的过程也能够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在教完课之后,还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和修改,从而实现教学素养的提升。那么,高中化学的教学设计该如何具体进行设计呢?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以及学生学习阶段性特征为依据和出发点谈几点建设性意见。

首先,导入是教学设计的开端,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第一,导入要符合教学内容,不能过于延伸而导致学生注意力的转移,这样反而不利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也就是导入的范围设定必须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第二,导入要新颖,别具一格,使学生眼前一亮,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而很多教师在导入的设置上过于单一,枯燥无味。

第三,导入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和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示丰富的图片或者短视频,通过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金属燃烧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鬼火”照片和烟花绽放的美丽视频,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第四,导入要注意充分调动班级化学学习的活跃氛围,不局限于教师的主导参与,很多教师在导入的时候都是采取一般的简单化形式,教师自己进行演说或者提问的形式,导入被僵化,甚至成为上节课知识的提问时间,这种导入只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压力。教师也可以在导入中贯穿之前学习的知识,但是必须是在和该节课教学内容进行自然密切的衔接基础上来进行。

其次,需要关注问题的设置。在课堂教学设计当中问题对于教学设计来说相当于骨髓对于人体来说一样重要,好的问题和恰当的问题要实现融合,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合理的问题,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加倍显现。但是很多教师由于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不了解,甚至是毫不关注的情况下直接进入问题情境,或者在两个问题之间没有进行胶合,导致学生的思维产生断裂,那么就不算是成功的教学设计。那么在问题设置方面我们需要做到哪些呢?

第一,以学生的接受为设计原则,也就是学生在学习每一个新知识点的时候,或者在思考某一类问题的时候都会具有知识背景,而这也直接决定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范围,所以教师的问题不能过于难,导致学生无法接受,完全进入迷雾般的境地。而以学生的接受为原则自然还需要教师对问题进行分层,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使得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思考的机会,从而形成自我的化学学习思维。

第二,问题要衔接自然,一些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忽视问题之间的相互关联,导致问题与问题之间跳跃性太大而无法实现学生顺利接受,同时断裂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对化学整体知识结构的建构。虽然化学知识复杂并且繁琐,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模块和隐性线索的,教师要注重问题之间的转换自然和过渡,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一些问题。

第三,问题要注意顺序和难度的递进,这是在问题衔接的基础上需要做到的一条,问题顺序的设置一般就是从简到难,使学生逐步获得提升。有的教师一开始就把本节课需要学习的难点交代给学生,导致其产生学习的压力和压迫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心理,之后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第四,问题的设置要贯穿旧知识,也就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或者已经接触到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在新的教学设计中问题设置可以插入对以前知识的回顾,借此实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比较或者融合,从而形成敏感的化学感受能力。

再者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做到详略得当。课堂的教学设计本身就是引导性和指导性的教案内容,不是完全遵循教师的想法,甚至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新的教学想法,所以需要教师做到详略得当。那么哪些内容该详细写,哪些内容需要略写呢?

(1)实验内容必须详写。高中化学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范畴中是重中之重,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自然离不开实验教学的设计,教师要注意实验准备,包括实验设备、材料、器材、人数、实验场地环境等。而与此同时实验的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教师写实验报告,而是怎样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所以需要教师详细预设学生的反映和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从而形成周密的实验教学设计,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具备足够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出现的临时变化和课堂意外。

(2)教师对于学生每个模块完成之后的评价以及引导和转变语言略写,只需要做出标记即可,这样既能完善课堂教学设计,使其更加完整,方便教师进行有序执行,又能省课堂教学设计的时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具备创新性。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自然必不可少,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创新对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今化学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采取被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整体学习兴趣偏低,过于拘泥于一些基础知识的巩固,而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些传统教学无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体现出创新来,以此来开展高中化学的创新课堂。

第一,教学设计内容要创新。很多教师为了迎合应试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只加入考试的内容,而对于和考试无关的化学实验或者知识并没有涉及,这样片面关注提高学生的成绩实际上只会导致学生整体化学学习素养的降低,不利于创新的形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在一些创新型的实验上多花点工夫和心思,着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教学设计想要具备创新,教师还必须在教学设计的教学反馈上加以完善。我们知道一份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包括课前设计和课后反馈,所以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效果及时落实到每个环节,然后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不断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尤其很多教学模块甚至可以完全采取别的方式来开展。

通过以上几点的简要论述,我们发现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必须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

上一篇:电动机控制保护全自动检测系统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