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对社会职业发展的要素分析

时间:2022-07-12 12:30:59

【前言】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对社会职业发展的要素分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某些职业消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的下降速度很快,第二、第三产业则保持持续发展势头,特别是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之相对应,我国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对社会职业发展的要素分析

摘要:通过对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阐述了目前我国将不断涌现新的职业、职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增加、服务型职业的兴起等发展的趋势,分析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应对社会职业发展,应该具有适应性、针对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同时阐明了社会职业发展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种类、结构及专业口径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专业设置;社会职业发展;分析

收稿日期:2007―04―11

作者简介:毛才盛(1971―9),男,汉族,浙江余姚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

一、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某些职业消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的下降速度很快,第二、第三产业则保持持续发展势头,特别是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之相对应,我国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发生了较大范围的转移,职业种类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就会导致职业的消失。

2.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促使职业升级。我国目前正处在实现工业化与知识萌芽同时并存的时代,高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生产上来,产品和技术不断地更新换代,企业在岗人员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淘汰周期日益加快,要适应新技术、新任务的要求,就必须实施职业培训,不断推动职业升级。

3.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涌现了不少新职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产业、投资、劳动等管理体制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高科技产业、社会服务业、国际劳务输出等新职业纷纷涌现。如网络策划、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中的新职业。

二、我国职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加入WTO不仅是一个经济方面的“游戏规则”,它在更深层次上,必将对我们的文化层面、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的冲击波,特别是影响到我国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

1.职业种类越来越多,分工不断趋于精细,职业之间的差异不断加大,许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职业,如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开发、网络设计与管理、计算机软件开发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职业,如注册会计师、营销策划、广告策划、资产评估、商务等;随着一些边缘科学的开发而出现的职业,如生命科学研究、人口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心理咨询等;随着社会服务需求的扩大而出现的职业,如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中介服务等;为适应政治体制及其管理需要而出现的职业,如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这些新职业打破传统职业格局,需要大批具备现代科学思想、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管理手段的创造性人才,职业院校必须不断适应形势发展培养出开拓创新型、社会应用型人才,专业设置必须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

2.技术性职业将成为各行业职业主体。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工艺和管理手段日益现代化和高科技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技术性工作将成为各行业的先导,各种类型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现代技术型管理人员将支撑起整个行业,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失去科学技术工作的支撑,这些行业将落后甚至被淘汰,相关的职业也将会随之消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的人才,将在竞争中显现出优势地位,为适应这种趋势人才培养要全面提高科学理念,专业设置必须迎合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实验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人才的需要。

3.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商业服务、社会服务、生活服务和私人服务的从业人员将越来越多,职业服务型的职业将广泛发展。服务型职业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才,规范服务工作质量标准,鼓励高素质人才从事服务工作,培养更多大师级、专家型服务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重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紧扣大力发展的服务行业。

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发展的关系

我国于1999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不仅对各种职业作了分类,而且对各个职业的定义、工作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工作活动的范围等作了具体描述,但由于不同职业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各类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学识、经历等都有明确的不同要求。

1.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对社会职业发展具有适应性。专业设置是社会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职业教育能否充分发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关键在于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在于各专业能否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的,其必须适应现实的职业状况,设置与需要足够劳动力的职业相对应的专业,根据职业岗位技术水平、能力标准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专业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挥职业教育为社会及社会职业服务的功能。如会计电算化专业,正是适应了市场紧缺会计与计算机复合型人才的情况,所以近几年的招生形势一直较好。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职业,如在专业设置问题上应注意把握在沿用原来实用的旧专业的基础上,不断适应职业发展需求拓宽专业面,设立新专业。只有适应职业需求的专业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对社会职业发展具有针对性。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往往以岗位代专业、以工种代专业、以产品代专业,有些专业直接针对某一特定岗位甚至是某一道工序而设置的,如打字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公路监理专业等等,以至职业院校的专业种类繁多。适度重视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在保持专业针对性特色的同时,再扩大专业口径,从对应的某个岗位扩大到对应于某些岗位、某些职业群。专业设置只有针对社会职业的发展进行建设,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胜任职业岗位,做到“适销对路”。

3.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对社会职业发展具有层次性。目前,社会职业的科技含量都在增加,但仍有先进与落后、简单与复杂之分。如电脑刺绣与数控机床操作,都实现了工艺上的重大突破,但所需的知识点相差很大。又根据社会对人才结构的多层次需要,以及社会职业本身的复杂性影响,使职业教育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等级,这关键在于职业的技术含量问题,因此,要处理好职业的技术性与专业设置的层次性的关系。

4.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对社会职业发展具有灵活性。社会职业随时会因技术的革新进步而发生变革,如果职业院校的专业频繁变化,将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如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难以形成等;如果专业设置过于强调稳定,也难以适应社会职业的变化,直接影响职业院校的生存。因此,专业设置应结合社会职业的多变性与专业设置的稳定性,力求稳中求活。

四、社会职业发展对专业设置的影响作用

1.社会职业发展决定职业院校的专业种类。由于高职教育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必须依据社会职业的需要来设置。而专业与职业并不是完全对应关系,但至少一个专业设置可以覆盖若干性质相近的职业,专业种类是由职业种类决定的。职业的繁多性与发展性,决定了为之服务的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性、学科性与多样性,如据教育部2004年10月组织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专业目录》显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共有电子信息、生化与药品、制造等19个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共532种专业,还有在2005年3月教育部增设的《目录》外专业共计191种。

2.社会职业发展影响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职业岗位发生变动,而且职业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一些传统产业如纺织、采掘等行业日益减少,而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子、计算机、合成材料等日趋发展,这必将导致社会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旧职业岗位在消失而新职业岗位在不断涌现,如2007年1月1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上海召开第八批新职业信息会上,正式向社会会展设计师、珠宝首饰评估师、创业咨询师等10个新职业。二、三产业职业种类增多,这势必要求专业结构也要做出及时的调整。

3.社会职业发展制约着职业院校的专业口径宽窄。社会职业的分类是专业存在的前提,而专业口径的宽与窄又为职业劳动的复杂程度所决定。人类社会实践经验证明,越是先进的行业,专业化程度越高,其职业性质就具有更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因此,越是专业化强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也越高,不经过系统的专业化职业训练是难以胜任的,面对这样的职业要求,其专业口径就不能过宽,专业设置就应窄些。而目前开设的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如数控技术、飞行技术等,相反其专业口径就可以宽一些。不论专业口径的宽与窄,职业的社会分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将起着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杨洁.职业教育与人的职业发展的关系初探〔J〕.职教论坛,2004,(7)21-23.

〔2〕张迎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依据与条件〔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0)15-18.

〔3〕王珏,李升和.关于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3).

〔4〕苗表,王重鸣.20世纪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理论综述〔J〕.人类工效学,2003,(3)42-44.

上一篇:成教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探析 下一篇:论校长培训中的教育会诊式“易校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