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资现状探析

时间:2022-07-12 12:26:35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资现状探析

【摘要】政府财政难以满足城市建设中的公共文化设施需求,为使城市更好的发展政府需要改变传统的融资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资现状和未来需求的分析,指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资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结合公共文化设施的特点提出了合理性建议,对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扩宽融资渠道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期解决我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

【关键字】城市公共文化设施 ;融资;融资渠道

引言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载体和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1]。随着我国经济地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文化需求日益凸显。党的“十”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目标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离不开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包括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而建设资金来源成为国家政府和城市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如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资现状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国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国家每年都计划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财政资金问题不到位,造成很多地方公共文化设施跟不上。从表1,可知国家每年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都在逐年增长,这与我国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相吻合。然而,我国每年实际完成投资却远远达不到计划投资,甚至相距甚远,往往不超过计划总投资的40%,由此可见,我国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仍然很大。而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自筹资金以及其他资金。自筹资金一般也是由各地方、各部门、各行政事业单位自行筹措符合国家规定的用于投资建设的资金。其他方式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国内银行贷款或者引进国外资金,从表2,可知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投资主要依靠自筹资金,多来源与当地政府单位的投资。

2012年末我国城市人口达到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52.57%,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06年的6.8%到2010年的7.3%,不断地加大。现在城市居民已不仅仅只满足于温饱问题,而且逐渐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面对需求的上涨,我国现阶段的公共文化设施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很显然,单靠现有的融资方式是不能满足未来的文化设施需求。

2.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融资现状存在的问题

(1)投资主体单一,政府财政压力大

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融资主要依靠政府部门,从表2可以看出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80%来源于政府,这给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另外,政府财政除了承担文化设施的投资任务,还肩负着医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投资任务,因此这也使得政府无法完成每年对文化设施的计划投资任务,造成文化设施的改善相对比较迟缓。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的供给不足,影响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效率,阻碍着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2)金融机构支持不够

在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中,除了政府资金投入外,其余的多来自国内的政策性银行和外来资金,而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金额则比较少。这主要是由于公共文化设施的特点不具备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条件。然而,研究国外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融资,我国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资方面未能充分利用金融机构这个平台。国外政府往往通过搭建合理的平台,制定相关制度将股票、保险行业、以及外资银行等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不仅解决公共文化设施资金问题,同时也给股票、保险等金融行业提供了较稳定的收益,实现“共赢”的局面。

(3)政府协调机制不善,资源配置有待提高

在现有的公共资本融资机制下,缺乏审慎的公共资本长期投资计划,容易造成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由于地方政府不享有进行市场化融资的合法体制通道,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难以通过外部融资得到合理满足。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文化设施领域融资的根本出路在于资本市场上,使更多的外部资金进入。现有的公共资本融资有待改善,需增加外部资金进入公共文化设施领域的融资平台,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

3.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资的建议

3.1投资主体多元化

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实行有控制的市场化运作,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社会资金参与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改善公共文化设施融资的重要方式。这样既可以使大量社会闲散资金获得一定的利润,同时也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实现公益性和效益性的双赢。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优势,正确地引导民营企业投资。比如对于社会资本参与公益性文化项目建设,可以参照国际惯例,提高对捐赠者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比例;又或者通过对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周边土地开发优先认购权;政府积极联系大型慈善基金和慈善人士等一系列措施来带动除政府财政之外的一切资金参与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公共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

3.2 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

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活动的中介载体,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金融机构一般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外资、中外合资其他金融机构。政府可以通过吸引和利用外资银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相比商业银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更容易申请,这类银行的贷款期限长,能够解决长期建设的资金需求,缓解还款的短期压力。推动保险行业积极服务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鼓励保险公司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分散风险。开拓证券融资渠道,包括市政债券、文化设施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专项国家债券等类型,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募集社会闲散资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用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这种基金模式风险小、收益稳定、存续期长,更适合居民投资,有利于筹集大量资金。

3.3 扩宽文化设施融资渠道

(1)BOT融资模式。BOT即建设—经营—移交,政府通过签订协议授予私人资本投资设立的项目公司一定期限内的特许经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回收投资并取得投资收益,特许权期限届满后,项目公司将该项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所有。BOT模式实现了私人资本和政府公共职能的有机结合,即满足了政府发展基础设施的公共职能,又满足了私人资本谋利性的要求,实现私人资本和政府部门的“共赢”。BOT融资模式的项目一般都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利润率较低等特点,这也使得BOT模式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基础设施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TOD融资模式。 TOD融资模式作为城市规划领域上的城市经营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TOD是政府利用垄断规划带来的信息优势,在规划发展区域首先按非城市建设用地的价格征用土地,然后对规划区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投资,使土地实现增值[2]。政府通过利用“生熟”地价差来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进行补偿。政府通过低价收购“生地”,将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市图书馆、大剧院等建设完成后,该地变成“熟地”后身价倍增,政府再将未开发的地块出售来补偿文化设施的建设资金。

(3)ABS融资模式。ABS融资模式即“资产证券化”,是以资产收益作为担保,通过担保机构的信用增级,在证券市场上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3]。我国的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投资的特点是未来有稳定的现金流、资产权益相对独立、收益稳定、风险小,这非常符合ABS融资方式,该模式将公共文化设施或项目未来的现金收入与原始收益人剥离开,过户给特定信托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SPV通过金融担保、保险等方式获得权威性资信评估机构较高级别资信等级,然后以债券的方式出售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筹集项目建设资金[4]。ABS为公共文化设施的融资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汇集起来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解决资金问题。

(4)PFI融资模式。PFI融资即“私人主动融资”,是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赋予私营部门组成的特别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 SPC)以公共设施的特许开发权,由SPC承担公共设施的建设,政府通过购回SPC建设的公共设施或给予SPC以收费特许权亦或者合作经营等方式来收回投资获得收益[5]。PFI融资模式使政府和私营部门达成联盟,发挥各自的优势,降低项目风险。私营部门参与项目的全过程,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效率。

4.结束

我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融资应该改变传统的融资模式,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同时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不断地扩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文化设施领域。只有通过融资体系的不断完善,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资金力量,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所面临的巨大资金缺口问题,促进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邵艳, 邓尧. 河北省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对河北省文化设施建设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 135-138

[2]蔡亮. 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1). 60-62

[3]夏丹. 浅析ABS融资方式. 建筑经济. 2011. (10). 70-72

[4]黄佳. 基础设施ABS融资模式研究. 国际经济合作. 2007. (7). 67-70

[5]詹政, 王铁山. PFI融资模式在城市公共工程中的应用. 城市问题. 2008. (8). 61-64

作者简介:

欧阳鹭霞(1989—)女,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上一篇:节能建筑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篇: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改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