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几点措施

时间:2022-07-12 11:26:59

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几点措施

摘 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我们幼儿园开展的早期阅读教育是幼儿文学活动的充实和整合,不是把识字作为唯一的内容和方式,而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文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功能。

关键词:早期阅读 兴趣 阅读习惯

所谓的早期阅读,就是在幼儿园或家庭的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年人和孩子不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它皆在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但是阅读不仅仅是识字,不识字的孩子也能阅读的。他们可以凭借色彩、图画、线条来理解内容。而这种方式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健康情感的体验中,孩子既是小读者,也是小作者;既是小画家,也是小演员。

一、创设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幼儿园阅读活动中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巩固阅读效果,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收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阅读,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不只是一个摄取知识的过程,更多是一种感受快乐,享受爱的过程。看懂一个故事是其次,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享受到老师的那份爱,大家围在老师的身边,倾听老师温柔的话语,感受环境的优美,舒服。因此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想可以创设一个温馨的“图书阅览室”,为孩子准备了卡通的小靠垫。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氛围中和教师共同阅读一本书。在早期阅读活动时,让幼儿自由地围坐在老师的周围,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以妈妈的亲切、,家的情境激发幼儿喜欢阅读听故事的情感。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交流的场所。

二、在一日活动中渗透阅读教育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们将阅读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让阅读自然而然成为幼儿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如:在每个幼儿的书上贴幼儿的名字;活动室的物品上、自然角的植物种子、图书角等区角上贴上相应的名称……同时尽量为幼儿提供时间和机会,引导和鼓励幼儿进行阅读交流活动。如每天的晨间活动我们都会组织幼儿进行分享阅读、说天气、说新闻;每天下午的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中的自由阅读,猜谜语活动等;利用餐前时间听儿歌、故事、诗歌、歌曲等。把幼儿的日常生活与阅读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在潜移默化中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初步的阅读经验,培养阅读兴趣。中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餐后阅读,散步,而散步时也会让幼儿念儿歌、念手指谣。每天中午午睡都会播放幼儿寓言故事或幼儿精品故事,让幼儿听着故事酣然入睡。每天课前5分钟是“我是小故事家” 时间,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轮流到前面讲故事。幼儿可以自主地参与,也可以指名讲、同伴畅谈,将讲述蕴于阅读活动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幼儿说话的兴趣,使幼儿觉得“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阅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孩子们乐于说、敢于说、勤于阅读。

三、培养幼儿的阅读常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同时,应有目的地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有条理、不怕困难、做事有始有终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的培养是和学习的兴趣相关联的,良好学习习惯既是顺利进行自主阅读所必需的,也是小学学习的重要准备工作。记住这样一句话:“起初是我们养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

我班是以《幼儿听读游戏识字》为主要的语言教材,每天早上幼儿入园之前我把所有的书摆在一个固定位置,待孩子们来齐后进行“传书”活动,幼儿翻书跟着磁带“手指字”读书。晨读完毕,我会放音乐,孩子一个接一个“收书”,并把书收齐放整齐。等待的孩子可以拍手、做律动。平时我还注意提醒孩子,阅读要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书要一页一页从前往后轻轻翻;图书角看书时要安静,不能打扰别人,对图书要爱惜,不折损,不撕页,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等。阅读时我们非常重视幼儿“指认”技能的训练,让幼儿尽可能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使其同时运转,并在每个字上聚焦。可用四句话来概括:手指着这个字,眼看着这个字,嘴里念着这个字,脑子记着这个字。但是,开始的时候,幼儿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协调运做,经常乱指一气,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完成有节奏的指字训练。具体操作可由教师或家长握着幼儿的食指,一边读诗歌或故事,一边带领幼儿指字,反复进行,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节奏,区分文字和标点符号,有标点符号的应该语气停顿,但是手不用去指标点符号,应该直接去找下一个字。在每行字末,提醒幼儿换到下一行,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拐弯请注意”。到学期期末,我班孩子已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自主阅读了,绝大部分幼儿已顺利从“点指”过渡到“划指”。

四、表演故事感受阅读的乐趣

我们的故事,最开始的时候是老师讲孩子听。孩子特聪明,在听过一两遍后就能把故事复述下来,再到后来,孩子们已不需要老师的提醒了,自己就能把整个故事讲下来。于是我们就尝试着让孩子学习表演,不要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会,其实孩子都很能干,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能行。

在学习动词时看字做相应动作,看到动物字词时则模仿动物形态表演;幼儿是好动、好模仿的,因此每当阅读内容中出现有趣的角色或动作时,我们教师就鼓励孩子们学学样子,孩子们对此乐而不疲。活动后,我们又会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开始表演游戏,当孩子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时,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手舞足蹈,乐不可支。特别是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幼儿对这些游戏的浓厚兴趣又大大地增加。而孩子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在说话的抑扬顿挫上、语言的表达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总之,阅读对人生成长进步产生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智慧、发展今后学习所必需的阅读技巧,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只要调动起幼儿的兴趣,正确有效地开展分享阅读教育,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兢《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1,[2]。

[2]郑荔《幼儿阅读指导新方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6]。

[3]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一篇:让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中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