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常识:再谈“素养为重”

时间:2022-07-12 11:22:43

人的“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

当下,一直有专家学者在探讨人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也是课程改革再出发的逻辑起点。义务教育应当“素养”取向,这一点毋庸置疑。这在我的《从“知识至上”走向“素养为重”》(《人民教育》2014年第6期,编者注)中有所阐述。但是,哪些素养是人的“核心素养”?哪些素养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决定作用?对此,大家莫衷一是。

南京师范大学的杨启亮教授把义务教育看作“打地基的教育”――地基要坚固,不必好看。地基埋在地下,能支撑起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建筑。当然,地上、地下实为一整体。建筑的常识告诉我们,必须把基础打扎实,才能求生动、个性地发展。这个基础是什么呢?我从企业家、哲学家那里找到了答案。日本唯一在世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他是企业家,也是哲学家。他的《活法》一版再版就能说明他的人生方程式多么精辟。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即“人生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他认为,能力是先天的,每个人相差不大,起决定作用的是热情与思维方式。在他看来,热情就是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为谁”。思维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数;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它是负数。这才是决定人生结果的关键。若思维方式是负数,越热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结果将越可怕。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可以看出他的观点:道德的、人性的思维方式是“核心素养”的首席,第二则是“热情”,它包含了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其中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它包括责任、进取心及抗挫力。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似乎也印证了稻盛和夫的观点。研究者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智商在于先天遗传,后天培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情商、逆商则在于后天的历练和培养。

于是我们也得出这样的基本认识:基础教育或者“人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利他的处世情怀、积极的生活态度、持久的兴趣。教育如此朴素,而我们离她却越来越远。教育时常悲哀地“本末倒置”。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没讲什么知识,也没讲什么能力,他只是谈“人”和“做人”。当然,作为学校教育要补充一点,人的“核心素养”自然应包括学习素养。那么,什么是学习素养的核心呢?我们认为是“探究”。这个道理很简单,学习应该是“学会”,而不是“教会”,判断“学会”还是“教会”的试金石,是学生会不会探究学习。道德、人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还有探究的学习素养,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养”,它们是“人的教育”的钢筋混凝土。

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凭着“路径依赖法则”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它也揭示了人生发展的规律: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现在可能的选择。人们关于习惯、方式的一切理论,都可以用路径依赖法则来解释。它也启示我们,知识、分数、作业和试题,并不能给人生好的路径依赖;恰恰相反,它们提供的是一条扭曲的依赖路径。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下力气思考和研究人的“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

人的“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素养”

近期,钟启泉教授尖锐地指出,当下基础教育缺乏常识的种种弊病。钟教授认为基础教育的第一大特性是公共性,教育具有公共的使命,要“有教无类”,要让每个人得到应当的发展,这也是每个人的追求。第二个特性是基础性,基础性是指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一定是培养国家公民基本修养与“核心素养”。学校里教的、学生学的,都是基础性的东西,不是专业教育。

作为基层校长,我非常认同钟教授的观点,这也正是我研究、实践从“知识至上”走向“素养为重”的变革意图。不过,也存在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科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色调,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主色调。尊崇“素养为重”的育人价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条:学科教学必须“素养取向”。为此,我们研究了学科素养的形成机理:知识怎么转化为能力,能力怎样内化为素养。这一点在《从“知识至上”走向“素养为重”》一文中已有阐述。除此之外,本文要补充几点:

首先,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底色。以往的教学研究,一直以知识、能力为重点,以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为要点;学习科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懈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其次,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力内化为素养,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它要有一个充满文化关怀的环境。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有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今天看来,一个只知道教知识、练能力的教师,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只有懂得将“人性”和“道德”弥散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中的教师,培养优秀学习品格的教师,才是一名真正的师者。如前文所述,学科教学中学生要在探究中“学”,可以是自主的探究,也可以是合作的探究;可以是科学的探究,也可以是人文的探究。学生的探究学习成为一种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精神、顽强的意志的学习行为,学科能力也就转化为了学科素养、人的素养。

再次,关注“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关键素养”。学科能力的“点”很多,“关键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学科关键能力”,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建构起自己的“师本课程”。“学科关键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简化了,教师才能更从容地将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将佝偻的腰从无边的知识、无尽的训练中挺立起来。

多年来,强调“能力”多,强调“素养”少;强调学科能力、学科素养多,而强调人的“核心素养”少。“学科素养”和人的“核心素养”互为整体,课程改革需要一种新的统整,即“素养统整”。以人的“核心素养”为基础价值取向,学科教学是实现人的“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而不只是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的载体。人性的、道德的、饱含兴趣的、耐挫的“核心素养”基础没有打好,知识和能力的价值与意义,都值得怀疑。

“素养统整”下的课程与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的孔企平教授认为,数学课堂要四“本”:学生为本、能力为本、道德为本、评价为本。道德为本,即数学教师除了完成显性的教学任务外,必须渗透隐形课程。这种隐形课程就是给孩子们一个人性的、道德的教育。应用题的内容设计不只呈现数量关系,也呈现人性关怀;学习活动不只有知识和能力,师生的交往活动中的情感与态度更为重要。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征。应试教育让老师丢了“育人”。“育人”成为班主任、德育处的事,而不是每个教师的事。“素养为重”下的课程与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人性和道德将成为课堂自觉。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将成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在学校,“课程、教师、评价”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稳定的“教育铁三角”。关系图如下:

图中的背景是人的“核心素养”,三角的顶点――课程,这是学校教育的要点。“素养统整”理念下的课程,我们认为有三类:(1)分科的国家课程,要实行“关键素养”化。把握了“学科关键素养”,教师可以“师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个性化地开发“教师微课程”,实现“国家课程”与“师本课程”的和谐统整。我们也有一个课程方程式:优秀的课程=国家课程+师本课程;师本课程=学科关键素养点×教师的学科专长+微课程形态。(2)综合性的国家课程,更要“核心素养”化。有的学校劳动课学生种植物,语文课学生写植物,美术课学生画植物……表面看似乎有了“统整”,骨子里各科依然做各自的事。我们追求的“综合课程”,不是由主题来统领的,而是由人的“核心素养”来统整的。(3)校本课程,需要“个性素养”化。校本课程要基于学生的“个性素养”,呈现丰富多样的、可供选择的“社团课程”,而不是倾学校之力打造数个“特色课程”。

学校教育现行的分科教育,教师往往以学科的“教学”为本,而非以人的“教育”为本。当下的任课制度、职称制度、专业评审制度,也完全与之呼应。现实下的学科统整很难实现。“素养统整”的提出,正是基于现实的考虑。人的“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统整,每个学科的教学首要考虑的不再是本学科知识,而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每个学科都有作业,对于“核心素养”来讲,作业里的责任、抗挫、时间观、效率观,比作业本身更重要,而这些“素养”,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课堂、集会中的自控和自律,讨论、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学校运动会上的拼搏、包容、团结、意志,也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关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回归,回到“育人教书”,先“育人”再“教书”。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立德树人”具有一致性。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否快速进入正轨,实现突破,前提是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人生态度和对职业的深刻理解。因此,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要,支撑教师专业能力的非专业素养――即人性与道德、热情与坚持――更重要。所谓“非专业素养”,其实正是人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八年前,我们做了基于道德关怀的“感动校园人物”评选;三年前,做了基于亲近儿童的“魅力教师”评选,及至2014年要做的“学校教育家”评选,其价值取向是,关注课程与教学,更关注教师的人文精神、道德修养,工作热情和抗挫能力。

“素养取向”的考试评价怎么做,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意见》指明了方向。这个完全以素养取向的综合评价,到了学校该怎样落地生根?我们的“一师一卷”已经成功跨出了第一步。我们正在路上。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

上一篇:课堂教学“伪合作”批判 下一篇:教育人生的美感和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