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村中学生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

时间:2022-07-12 10:44:38

强化农村中学生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

摘 要:在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更为强烈深刻。所以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各自所需的信息量,达到资源共享。而在农村,最直接的信息传递及获取方式是计算机,能有机会直接接触到信息化教育的是初出茅庐的中学生。在这一片他们从未触及过的领域里,我身为在职的中学生计算机课程教育老师,在这些张白纸上画图的任务极为艰巨。本文结合实际,针对农村中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根据当前农村信息化现状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试图推动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技术水平,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到强化农村中学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信息化教育 现状 对策 必要性

一、农村中学生信息化教育现状

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了中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程度的步伐,信息化教育建设正在全国积极推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虽很渴望能真切实施国家对农村信息化教育的方针,但仍在执行期间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我总结的现状,以强化有关领导部门及执行部门对此问题的认识,唤醒认识。

(一)资金及人力投入不足,时间分配比例失调,设施设备老旧。毋庸置疑,信息化教育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而较农村贫困地区这个问题更是最根源的难题。我们村由于经济不发达,中学生信息化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自筹。硬件环境上看来,绝大多数学校不但计算机数量较少,不足30台,而且机器配置档次低:CPU是赛扬600,硬盘5-10G,内存只有32MB;达不到各市教育部门关于中小学师生微机配置的基本要求,急需更新,根本无法满足正常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在我学校,学生对信息接触的时间极少,每周只上一节课,课时十分匆忙,往往刚学会的信息操作,一节课就结束,则下一节课我需要再花半节课时间进行温习,这样的教学效率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软件环境上看,学校根本没有教学软件。已有的软件质量也较差、实用性不强,且盗版软件占有率几乎为100%,可以说,真正符合学校师生课堂需要的软件数量微乎其微。

(二)对农村中学生信息化教育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认识不到位。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忽略学生自主操作能力的提高,忽视目前社会信息量的传递和获取可以更为简易的操作和获取,看不到中学生们现在正是要融入大千世界的时候,有充实自己思想的极度渴望。有的学校领导甚至公开说:“开电脑课,就是摆摆样子的,我们这里是农村很多人都不需要,做做样子就行。”有的教师也公然说:“电脑不好,虽然能教些基础应用,但很容易教坏小孩。用处不大,还是以主科为主。”如今应试教育仍在社会广泛延伸,造成广大农村学校“以考试成绩论学校教学质量”的现象还依然普遍存在。所以在我们这次评岗位上我们教计算机的都没有考试成绩。在思想上存在种种沮丧的情绪,他们大多数认为信息技术离农村还很遥远。

(三)信息化教育队伍较为薄弱,教师自身文化知识水平有待提高,教学任务分配不合理。由于信息化教育在农村刚兴起,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教育师资队伍也相对薄弱。一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任课教师还没有达到知识标准化、技能专业化。其次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较低,大约90%的教师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只是会简单的打字、排版,不能对计算机操作自如。再次大部分老师对计算机课程并不重视,就着在农村的现状,敷衍了事。也有一些比较负责任的老师,但由于教学任务分配不合理,所以影响了教师积极性。像我们学校每周一节课,但是学生机才20台,也就是要三周才能完成一节课才知识。对教学效率影响很大。

二、强化中学生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

认识到现状后,我们更应该让有关部门认识到强化中学生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必要性总结如下:

(一)强化信息化教育,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我国70%左右的中小学生在县城及以下的农村地区。今天的孩子是明天社会的主人。他们将在未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工作和生活。如果现在不能接受基本的信息技术教育,就会在未来社会里处于不利地位。

(二)强化信息化教育,有利于突破局限,实现资源共享。 计算机可以实现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手段则完全可以避免农村山区孩子想学习又由于路程及交通原因无法实现真正学习的情况。它往往不受时间和时空限制,只要你有学习的愿望,老师就在身边,而且是互动性的,时间上可以更灵活的进行安排。只要想学习,对于孩子们也对于老师们来说,更能突破局限,实现资源共享。

(三)强化信息化教育,是充实中学生发掘自身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且可很好的锻炼发散性思维。传统的教育模式,我们总用“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来总结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通过计算机,是在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让课堂变的生活活泼,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我们的农村孩子的视野从大山、草原、田野延伸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和海角天涯。枯燥的学习生活必将成为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生活一部分。

(四)强化信息化教育,是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需品,是社会的一大趋势。人们对信息化的渴望,在很多科幻电影中我们都会有感触,在城市化发展中也十分显著。可见是社会的大趋势,也将代表人类进步的发展。对于中学生,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必须引导他们跟上时代的潮流,想象着如果他们考上大学了,到了一个城市,对电脑,对这个信息化社会全无了解,会对他的身心带来何种打击。所以中学生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让他们认识到越多,他们越懂得如何取舍,如何自我提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许多难题,但这些难题并不难解决,如果被认识到,那很有可能能促进信息化快速建设发展。其实,你也可以想想,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中 学,可以上升到整个农村的教育。强化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是重中之重,虽然曲折,但是充满阳光的,需要我们全体教育系统的全力配合。

参考文献:

[1]赵小和,浅谈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重大意义,教育专区,2012/11

[2]王静,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专区, 2012/05

上一篇:对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的感悟 下一篇:职高生自信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