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心劳力勿过度

时间:2022-07-12 09:39:12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对从事社会各项工作的体力、脑力劳动者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尤其是在许多企业、公司,白领们的工作压力大,往往以增加劳动强度来保证工作效率,如果不注意调节,就容易积劳成疾,影响身心健康。传统中医理论中就有不少关于劳心、劳力勿过度的内容,至今对我们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操劳费心有节有制

劳心,就是指用脑,从事脑力劳动。《黄帝内经》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认为心主宰全身,并负担情志精神活动,包括大脑的活动在内。脑力劳动者主要劳心,与劳力一样,也要掌握一定的限度,否则,就可能损伤心神。

从中医理论的角度讲,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要消耗更多的“精、气、神”,而传统中医称这三者为人身之“三宝”,提出要积精、养气、全神,才能保持健康长寿。所以用脑也要适度,不要让大脑过度紧张,不要用脑持续时间过长。

首先,用脑要注意休息。如果长久用脑不息,精、气、神损耗过多,一时间难以补充,就会使心神受损,智能减低,就是所谓“心劳神拙”。所以连续用脑之间必须有适当的休息。休息的形式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决定,可以走出户外,也可以在室内静坐休息,使大脑得到休息。其中静坐养生法是北宋文学家坡极为推崇的一种方式。他说静坐时“世间何药能有此效?既无反恶,又省药钱,此方人人收得”。 静坐时,要坐姿端正,吸长呼短,用意念将气送至脐下丹田,排除杂念。静坐的时间短则10分钟,长则半小时。我国现代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早年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读书时,由于用脑过度,得了神经衰弱症,痛苦得几乎想自杀。后来,偶然发现了这帖“良方”,使用后果然灵验,于是,经常练习,一生获益匪浅。

脑力劳动者还应注意进行体育锻炼。脑力劳动者的工作多数是坐着进行,除了用脑、用手之外,身体其他部分很少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多肥甘厚味,长此以往很容易演变成“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的“三高”人群,对健康的危害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脑力劳动除了要适度以外,体育锻炼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们,不妨每周安排2~3次的体育锻炼,跑步、打拳、瑜伽、健身、跳舞等等,这样不仅不浪费时间,而且对工作非常有益。

还值得提醒脑力劳动者的是,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应该调畅情志。脑力劳动者思维较为敏捷,往往想的较多,遇到一些困难或是不顺心的事情就会耿耿于怀,这样反而增加了精神的负担,更容易损伤心神,加速衰老。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情志不调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值得注意。其实解决的方法并不难,就是要有意识地平易近人,广交朋友,开阔胸怀,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感情,不要太过执着。培养适合自己的、有益于身心的业余爱好是个好办法,在自己的爱好中完全放松,精神有所寄托,乐在其中。

体力劳动不能过度

劳力,就是指从事体力劳动。每个人的体力劳动都是有限度的,人体的生理规律也需要劳逸结合。所以劳力必须适度,《黄帝内经》中强调“不妄作劳”就是这个意思。体力劳动时,应该注意劳动的强度、时间等,强度过大,时间过长就会有损健康。故《备急千金要方》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所谓“小劳”就是用力不过度,恰到好处的体力劳动。因为这样的“小劳”,可以起到调畅气血、舒筋坚骨、强心健肺的功效。劳动强度过大,轻者损伤肌肉筋骨,引起腰背酸痛,四肢软弱,全身乏力;重者可以损伤内脏。时间过长的体力劳动同样违背人体生理规律。就算是看起来基本上不用过分用力的劳动,如果持续时间过久,也会损伤机体。“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就是这个问题。久站不动,身体的重量全部压在脊椎和下肢上,下肢骨骼、肌肉的负担增加,血液回流也不畅,结果就容易发生下肢和关节的病变,出现两足浮肿、下肢静脉曲张、痔疮等。久行不歇,长途跋涉,筋脉紧张而得不到松弛,就会失去其柔和坚韧、屈伸自如的特性,引起抽筋,或弛软无力,甚至扭伤、跌倒,以及其他意外事故。因此劳力不要过强、过久,否则就会“积劳成疾”。

有人认为体力劳动已经锻炼了身体,再作体育锻炼多此一举,其实不然,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运动。从事体力劳动是可以活动身躯,但是这种活动往往是在较长时间内重复同样的动作,结果,身体的某些部分活动了很多,另一些部分却活动很少,这种劳逸不均也是不利于健康的。调节的办法,一是在工作间隙做些让身体各个部分都可以活动的运动,二是按照工作特点选做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例如:弯腰干活间隙,做扩胸运动;久坐干活之中,做下蹲、小跑、踢腿等以下肢运动为主的运动。

此外,根据人的体质和年龄的不同,应该注意劳动量,不能强求,以不感到费力为宜。一般来说,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差的人从事的劳动强度不能过大,时间不能过长,如果都按照青壮年去要求,必然会对身体有所损伤。

上一篇:给小儿做按摩长身体增心智 下一篇:只有辨别层次才能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