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问在农村语文课堂不同阶段的实现方式探究

时间:2022-07-12 09:35:53

教师提问在农村语文课堂不同阶段的实现方式探究

【摘 要】

教师提问对打造农村语文高效课堂十分重要,教师要在不同课堂阶段下善用提问,在文本阅读导入时,提问要精彩,先声夺人,在文本初读时提问要简洁,切入准确,在文本精读时,要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提问,在进行文本总结时,要善于发掘文本中隐藏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关键词】

教师提问 课堂阶段 实现方式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样教导过我们:“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那么,怎样才能把学生的“独立思路”诱导出来呢?这就需要教师用提问来引导课堂,盘活课堂氛围,而好的教师提问语言方式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引导作用,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课堂激情,使农村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1.在文本阅读导入时进行提问

课堂导入也就是“开场白”,这是一堂课的起点,好比电影的“序幕”,如果教师的语言在一堂课开始时就平淡无奇,每天都以“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某某课文”或“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某某课文”开始,那么,这样的导入显然是不能调动学生情绪。

所以,教师要运用自己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生动风趣的语言,以抑扬顿挫且具有亲和力的语调快速导入文本,刺激学生的探究冲动,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从而产生强烈的文本阅读欲望。欲望产生兴趣,兴趣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动机。

如在教学《黄山奇松》时,教师可以用这样引人探究的话语说:“同学们,古今文人墨客,用他们美丽的语言描写松树的诗文非常多,诗人白居易眼中的松树是‘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另一位诗人崔涂眼中的松树是‘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岁寒三友’真的是名不虚传啊!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素有‘天下第一奇山’美名的黄山,去欣赏那里的松树。不过,老师有点纳闷:咱们神州大地处处皆有松树,为什么作者对黄山的松树情有独钟呢?难道黄山的松树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教师可以用这样几句具有文化内涵的铺垫和激情的提问语言引导学生,学生自然就按捺不住内心探索文本的冲动了。

2.在文本阅读初始时进行提问

一般来说,文本阅读有“初读”了解大意阶段和“精读”精研文本阶段两个阶段。在“初读”阶段,教师可以把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让其在自读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在文本中进行探究和发现了。

如在教授《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谁的衣袋装满昆虫?为什么要在衣袋里装满昆虫?”等问题入手去阅读文本,有了问题的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注意、去寻找相关内容,从而感受到法布尔对大自然、对昆虫的喜爱之情,深切感受到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而《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在教学时,就可以提出像“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林冲是怎么棒打洪教头的?”的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的目光能够聚焦,思维能够凝聚。而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也会阅读地更加仔细,在满足其探究欲望的同时,在“初读”阶段就能把文章大意了解清楚。

在“初读”阶段,教师的提问语言一定要简洁明确,有方向性,有针对性,可以从课题入手,有方向性,集中发力,切不可大片撒网,一下子抛出很多问题,让学生无所适从,或是“初读”做了“精读”时的事。

3.在文本阅读精研时进行提问

在文本精读钻研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疑难问题,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词语、标点、修辞、语段等引导学生去思考。

在《海伦・凯勒》这篇课文,就可以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中的“不屈不挠”这个最能表现海伦精神的词语进行提问。如“同学们,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呢?请画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只要抓住了这个中心句,这篇课文就有了“主心骨”,可以串联在一起了。

又如在教授《诺贝尔》这一课的最后一段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通过诺贝尔的遗嘱,你明白了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思考诺贝尔把自己的遗产无偿捐给全人类,这是多么地无私啊!对科学是那么热爱!多么具有奉献精神啊!品德是多么高尚啊!这样,通过教师的直中要害的提问,可以让学生自己想明白很多道理,学生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道理一定会比从老师嘴里听到的道理更加触动其心灵。

4.在文本阅读总结时进行提问

在文章结束进行总结时,教师可以抓住文章中的潜在的问题进行提问,这个问题是隐藏在文章当中的,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这既是对文本的总结,也是对文本的延伸。

比如讲解《嫦娥奔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嫦娥为了阻止逢蒙,自己把仙药吃了,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月亮上,你觉得嫦娥这样做值得吗?”这个问题一出来,立刻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需要学生立足文本又高于文本,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教师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学生大语文的素养必然会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的提问语言确实是一门艺术,恰到好处地进行提问,可以让教师更好地组织语文课堂的教育教学,用提问引起兴趣,用兴趣带动思考,用思考来获得知识,把学生的好奇心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让其拥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究欲望。如果每一位农村语文教师都可以善用提问,把传统的满堂灌的讲授课堂变成“设疑――探索”课堂,那么农村语文课堂将会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安德鲁・索贝尔(美),杰罗德・帕纳斯(美),提问的艺术. 陈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汪凯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教育革新,2010(12)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浅谈集市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东方莫斯科”的俄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