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大宋:皇帝的老师也逗趣

时间:2022-09-21 07:24:22

奇趣大宋:皇帝的老师也逗趣

宋代皇帝重用读书人,自己也会每天学习,提高文化修养,他们甚至有专门授课或陪读的老师。有意思的是,这些老师都不怎么怕皇帝,相反,他们很放松,有些老师很幽默,经常把皇帝逗得呵呵直乐,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宋仁宗上课的地方有很多处,天章阁是其中之一。这天,上课的是杨安国,听课的人,除了皇帝还有大臣和其他的侍讲。杨安国是山东人,说话幽默风趣,讲课时爱用市井俚语,课堂气氛很是活跃。那日,杨安国给宋仁宗讲的是《论语》中的《雍也》篇,其中有这么一句话:“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大家都竖起耳朵,想听听杨安国如何解释这句经典名句。只听杨安国操着一口地道的山东话说道:“颜回甚穷,但有一箩粟米饭,一葫芦浆水。”话音刚落,上至皇帝,下至在一旁伺候的小宦官,都乐不可支,课堂气氛一时欢乐无比。在仁宗皇帝的老师中,杨安国不仅知识渊博,还被宋仁宗评价为“行义淳厚”的人。

然而,厚道的杨安国偶尔也会与皇帝开开玩笑,或是发发牢骚。有一次,杨安国讲孔子的一句名言“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时解释道:“孔子说:‘只要自愿拿十条干肉,来见我,我从来都愿意教诲他。’”解释完大意后,杨安国忽然想起,老师们一直是免费给皇帝上课的,于是忍不住向宋仁宗发了句小牢骚:“官家,昔孔子教人也要钱。”此话一出,有的大臣暗暗发笑,有的侍讲惊出一身冷汗。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宋仁宗在听课之前,宣布发给每个侍讲14匹缣绢(专门用来写字绘画)。面对皇帝交来的课时费,杨安国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其他侍讲却不好意思起来,商量着把这些缣绢再捐献出来。宋仁宗听说后,幽默地说道:“你们把缣绢再捐献回来,杨安国的面子往哪儿搁呢?”此话一出,众人都放下心来,各自抱着各自的缣绢高高兴兴回家了。

相比宋仁宗,宋哲宗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的老师是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和哥哥程浩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严格克制自己的欲望。程颐为人严肃,凡事一本正经。有一天,他见到坡的学生秦观,劈头就问:“那句‘天若有情,天亦为人烦恼’是不是你写的?”秦观还以为程颐很欣赏这句词,拱着手谦虚地说:“多谢先生抬爱。”没想到,程颐满脸正气地批评秦观说:“苍天具有至高无上的威严,你怎么能随便侮辱呢?”说得秦观灰头土脸地走了。

作为宋哲宗的老师,程颐认为老师就应该有个老师的样子,所以他上课的时候很严肃,经常会联系实际,旁击侧敲地规劝皇帝。当时的宋哲宗只有十岁多,面对如此严厉的老师,哲宗心里还真有点害怕。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宋哲宗在花园的小亭子里,请各位老师一起喝茶聊天。当时正值桃红柳绿之际,一株新发芽的柳枝摇曳在哲宗身边,小皇帝童心未泯,折下一枝柳枝玩耍。程颐看到这一幕,腾地一下站起身来,很认真地批评皇帝:“现在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柳枝也是有生命的,不能无缘无故地摧折。”玩心正兴的小皇帝一听这话,嘟嘟囔囔地把手中的柳枝扔掉了。

虽然老师的治学风格千差万别,但宋朝皇帝的读书热情却只增不减。宋太祖、宋太宗兄弟,虽然出生草莽,却追求文化治国,他们也一心向学,尤其重视皇子们的教育,给宋朝的后世皇帝做了榜样。宋真宗继位后,继续保持爱读书的好习惯,为此还专门制定了皇帝读书的制度“经筵制”,为皇帝设立了侍讲和陪读,这对于皇帝治国理政和道德修养都是十分有利的。

宋神宗继位后,他的读书热情更是让老师们欣慰。史书记载,宋神宗天性好学,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若有人提醒他吃饭,他就说:“听读方乐,哪里知饥?”读书的境界真正是达到宋神宗提倡的“书中自有千钟粟”。如此勤奋,神宗皇帝自然博学多闻,提的问题常常都把老师难倒了。坡的弟弟苏辙就曾给宋神宗讲过课,每次讲课都会紧张到出汗。面对自己的老师,皇帝们都相当尊重,比如宋神宗,上课之前,他都是先正好衣冠,然后再拱手拜师,态度极为谦恭,上课时也不搞特殊化,即使是酷热难耐的大暑天,也从不叫人给他扇扇子。

正因为宋朝皇帝的尊师重教,才促进了北宋时期教育的发展,使得各领域得到均衡发展。

Email:

上一篇:四十春秋如一日,当年此刻一样情 下一篇:刍议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